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1.
为了研究降水量与飞播造林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的关系,利用1997年汉中宁强县飞播油松成苗期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调查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法和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法,分析了成苗效果与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飞播油松成苗效果不仅取决于当地的年降水量,而且与当地降水量的分布密切相关。在不考虑飞播年限因素下,5月降水量是决定对照飞播油松成苗效果的关键因子,对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模型值贡献率分别为96.9%和96.7%。而7月降水量对多效抗旱驱鼠剂(RPA)处理种子飞播油松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作用最大,对模型值贡献率分别为71.6%和69.8%。在飞播年限协同作用下,5月降水量对对照和RPA油松成苗效果作用最强,贡献率均在95%以上。以飞播年限为权重,2月降水量与对照油松成苗效果相关性强,但5月降水量对模型值贡献率最大,分别为95.6%和96.2%。RPA成苗量与降水量关系与对照相同;而有苗样方频度与5月降水量关系紧密,其中7月降水量贡献率为63.9%,高于5月和2月的32.3%和3.8%。在当地降水量范围内,RPA模型值均大于对照,RPA拌种飞播后单位降水量的油松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高,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幼树群落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草兔啃食对幼树的生长和保存产生了负面影响,严重影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围栏是常用的预防兔害的方法,但建造围栏费工、费时,且成本高.另一种选择是利用围栏原理,将幼树与草兔隔开,而不限制其进入林内.本研究采用延安市桥北林区和咸阳市旬邑林区试验材料,验证了用灌木枝条(沙棘、黄刺玫和其他灌木)围罩幼树的效果.试验在当年油松定植时布设,设罩盖与不罩盖处理,5次重复,苗龄3 a,各处理300株.2006年5月定植时统计用工量,并对处理区的油松进行测量、标记.处理后2007-2011年5月各调查1次.结果表明,灌木枝条篱笆预防效果优于围墙,2种处理前5 a的综合预防效果桥北为57.3%±1.81%和47.1%±2.93%,旬邑为47.6%±2.08%和37.33%±2.34%.灌木篱笆预防有效期在5 a以上,围墙有效期为3 a.  相似文献   
13.
灌木围障是预防林木兔害的有效方法.为了评价灌木围障方法的经济性,研究了灌木围障的投入产出比和投资收益率.结果显示,灌木围障成本主要是用工支出,总效益取决于处理区和对照区林木的保存率、单价和定植株数.试验期内,桥北林区2种处理的净增益分别为(2 806.25±37.84)元·hm-2和(490.33±3.47)元·hm-2,旬邑为(711.84±5.45)元·hm-2和(388.25±3.30)元·hm-2.桥北灌木篱笆投资回收期2 a,投入产出比1∶5.98;灌木围墙投资回收期为3a,投入产出比1:2.50.旬邑2种处理的回收期均为4 a,投入产出比为1∶2.05和1∶1.41.证明灌木围障,尤其是灌木篱笆处理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林木兔害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多效抗旱驱鼠剂(RPA)为参照,利用蘸浆造林方法比较了不同地区采用纳米型植物抗逆剂(NPA)和RPA油松蘸浆造林的整体效果,分析了干旱、鼢鼠、草兔和其它因素对林木致死作用的变化。结果显示:干旱、鼢鼠咬根、草兔剪株和其它因素是引起黄土高原油松幼苗死亡的主要原因,定植当年对油松致死贡献率依次为86.5%,11.1%,1.0%和1.4%~0.3%,定植3 a的依次为,71.3%,18.2%,9.3%和1.2%。NPA和RPA处理区这4项因素对油松致死贡献率:定植当年干旱分别比对照高8.3%和9.0%,鼢鼠分别比对照降低10.5%和10.2%,草兔为零;定植3 a干旱分别比对照高19.3%和13.3%,鼢鼠分别低14.5%和13.8%,草兔分别为7.8%和6.8%;其贡献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NPA和RPA在定植当年的总体预防效果分别为72.3%和58.5%(P=0)。其中,对干旱预防效果分别为69.6%和54.0%(P=0),对鼢鼠分别为98.4%和96.3%(P=0.280),对草兔的均为100%。定植3 a的总体预防效果为83.1%和73.1%(P=0),其中对干旱的预防效果分别为78.6%和66.7%(P=0),对鼢鼠的分别为97.1%和91.7%(P=0),对草兔的分别为97.2%和91.7%(P=0.002)。  相似文献   
15.
16.
对陕西省不同地区的5个杨树品种进行了杨树水泡型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结果显示:同一地区不同杨树品种之间抗病性呈显著性差异,关中地区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抗病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中林美荷杨、84K杨、107杨、毛白杨.同一杨树品种在不同气候区的溃疡病病情指数也呈显著性差异.毛白杨水泡型溃疡病总体上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异地试验跟踪调查,在药剂蘸浆造林成本核算、产值分析和药剂经济效益估算的基础上,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结合林木鼠(兔)害治理规律,对药剂蘸浆造林投入产出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技术贡献率、投入产出比、投资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指标进行药剂蘸浆造林效益分析。产值贡献率NPA>RPA,油松>侧柏。经济效益贡献率,定植当年米脂和麟游县的NPA<RPA,宝塔区的NPA>RPA,定植3 a NPA>RPA;油松<侧柏。统计投入产出比侧柏>油松,NPA>RPA>CK;效益投入产出CK>RPA>NPA,系数CK<RPA<NPA;定植当年油松<侧柏,定植3 a油松>侧柏。投资收益率NPA>RPA,定植当年油松>侧柏,定植3 a油松<侧柏。药剂处理投资回收期比对照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8.
花椒落叶病寄主抗病性及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西省渭北和宝鸡地区花椒落叶病病情指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常见花椒品种的抗病性序列为:米椒>豆椒>大红袍.对于同一花椒品种,在温暖高湿地区易感病,在海拔较高且降水量少的高山地区则发病较轻;花椒树冠下部感病指数高于树冠上部.对花椒落叶病病原茵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花椒盘二孢茵的生长最适温度为25℃,以燕麦片培养基生长状况最佳,碳源以蔗糖最佳,氮源以蛋白胨为适宜;病茵茵落在偏酸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照对其茵落生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纳米型植物抗逆剂(NPA)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鼠害治理研究中心研制的无公害多功能植物保健剂,集抗旱、保水、促长和预防鼠(兔)害功能于一体。为了研究NPA对苗木作用的效果,以多效抗旱驱鼠剂(RPA)为参照,采用模拟蘸浆造林方法,比较了2种药剂对油松和侧柏抗旱促长作用差异。结果显示,用150倍NPA和RPA水溶液兑成泥浆对苗木抗旱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NPA对苗木保存率、苗高、地径和根长的促进作用大于RPA,且在低水分组和油松上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营林技术措施对红脂大小蠹控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停止割脂、封山育林、抚育管理、降低油松在林分中的比率4种营林技术措施对控制红脂大小蠹危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停止割脂后第3年有虫株率下降42.72%、株均虫口减少49.37%,封山育林后第3年有虫株率下降78.68%、株均虫口减少54.89%,抚育措施对该虫的危害影响较小;混交林与纯林比较,当油松在林分结构中的比例低于40%时,第3年有虫株率下降5.91%~26.27%、株均虫口平均减少6.44%~34.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