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5篇
  7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比较不同模式短程栽培番茄生产表现,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北方地区简易设施结构下番茄高效生产的短程栽培模式,以番茄丰收74-560 RZ F1为材料,设置3个试验处理,即土壤栽培(S)、岩棉栽培(R)和水培(H),分析短程栽培3种模式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水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且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短程栽培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R处理能够明显增加番茄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叶片数,其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与S、H处理相比显著提高86.12%、42.45%。水培可以改善番茄的品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中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最高,比R处理显著高出40.18%、29.37%,比S处理显著高出22.19%、27.40%,水分利用效率比R、S处理显著高出5.53%、22.78%。在试验中,R、H处理与S处理相比单株产量均表现为增产,通过产量和成本计算利润,H处理单位面积利润最高,分别是R、S处理的7.70、1.53倍,净利润为38.692元/m2。进一步对番茄的主要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其中H处理的综合得分最高,通过综合得分发现短程水培番茄模式具有较好的推广...  相似文献   
32.
软米“2808”由原江苏省武进县稻麦育种场育成,2010年宝山区罗店镇引入试种,表现为产量高、米质好,达到软米标准。为进一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丰富人们的饮食文化,经几年试验示范,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及其栽培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糯玉米的开发利用与优质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玉米市场已由过去的粮食需求转向鲜食、饲料、青贮及加工业等多样化需求,这就促使玉米生产必须由普通产量型向高层次专用质量型转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乡居民对鲜食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鲜食甜、糯玉米育种、生产和加工利用发展逐步加速。糯玉米营养丰富,口味佳,市场销售旺,经济效益高。充分发挥适宜种植优势,因势利导调整种植结构,大  相似文献   
34.
水墙封闭温室夏季降温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封闭温室(closed greenhouse)是一种建筑结构全封闭式的透光型温室,能够实现节能减排、室内蒸散水回收利用、维持高水平CO_2浓度以及隔绝气传病菌孢子等。但在夏季,封闭温室内高温环境难以有效控制,或需消耗巨大电能,无法投入生产。为降低夏季封闭温室内环境温度,从低碳节能的角度出发,设计并建造了一栋水墙封闭温室。2015年7月26日至9月10日,对水墙封闭温室夏季降温特性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正午前后(10:00-16:00),室内平均气温为29.4~34.3℃,比室外低0.8~6.8℃,降温效果明显;且太阳辐射越强烈、环境温度越高,则水墙封闭温室的降温幅度越大(P0.01)。白天作物进行光合生产期间(06:00-18:00),封闭温室内气温有94.6%的时间被控制在35℃以内,可有效避免高温胁迫。夜间(18:00-06:00)室内湿度被控制在80%以下,平均湿度为54.7%~73.7%,比室外低7.2%~17.5%,降湿效果明显;且室内外湿度差与室内外温度差呈线性负相关(P0.01)。白天室内水平方向平均太阳辐射量为31.5~67.4 W/m~2,约为室外的11.9%~17.8%。太阳辐射由室外进入水墙封闭温室内,远红光占比由41.9%降低至9.2%,透过率仅为6.0%,有利于抑制室内高温。在室内太阳光谱中红、蓝光占比最大,分别为23.9%和27.1%,较之室外均有提升;其透过率分别为32.4%和37.5%,远高于紫外光和远红光。可见,水墙封闭温室可以有选择性的透过太阳光谱,抑制室内高温的同时保证充足的光合有效辐射。此外,墙体水温及室内气温分布、日变化均呈现一定规律。综上,水墙封闭温室能在夏季通过自身结构达到理想的降温效果,并获得适宜的湿度、光照等条件,是一种可行的、低碳节能的封闭温室型式,可为封闭温室的应用发展提供参考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5.
正绿叶菜是上海市民喜食的蔬菜种类之一。为保证绿叶菜周年生产,持续稳定供应市场。宝山区蔬菜科学技术推广站结合上海市绿叶菜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围绕茬口安排、良种选用、栽培管理、土壤保育等技术开展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红米苋-青米苋-鸡毛菜-荠菜-蓬蒿周年生产高效茬口模式,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6.
水培营养液硝态氮浓度在线标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氮素浓度检测技术中电极标定过程与离子检测过程分离,难以实现在线检测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双传感器冗余控制的水培营养液硝态氮浓度在线标测系统。系统的标定过程为利用丝杠滑块线性导轨完成电极清洗和标准液电压获取,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辨识所采集电压与离子浓度对数之间标准曲线的参数。系统的检测过程为基于最大误差原理,采用双传感器冗余控制方法进行数据融合和标定决策,最终实现硝态氮浓度的连续在线检测。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双传感器冗余控制方法可靠,在线检测值与离子色谱法获得的实验室检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仅为5.64%,平均绝对误差只有1.172×10-5,二者呈现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P0.01)。综合分析得出,该系统能够实现营养液连续消耗情况下硝态氮浓度的在线检测,其结果与实验室检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解决了人工标定电极费时、费工的问题,提高了检测效率,为营养液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7.
以“富兰德里”生菜为研究对象,设置0.6(T1)、1.5(T2)、2.4(T3)、3.0(T4)和6.0(T5)mmol/L-1共5个营养液钾浓度处理,探究不同营养液钾浓度对水培生菜的生长、产量、品质、营养液消耗及营养液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4处理叶面积最大,比其他处理增长了9.33%~65.91%;营养液钾浓度处理对生菜叶片SPAD值影响不显著;T4处理冠部鲜质量最大,比其他处理增加了5.91%~145.82%,T3处理根部鲜质量最大,比其他处理增加了0.30%~71.88%;营养液钾浓度与生菜的可溶性糖呈负相关,对VC含量影响不显著,对生菜硝酸盐含量影响不明显;T1处理的营养液消耗量最少,比其他处理减少了16.01%~35.63%,T5处理的营养液消耗量最多,比其他处理增加了2.39%~55.48%;T1处理的营养液利用效率最低,T4处理的营养液利用效率最高,比其他处理提升了2.21%~61.89%;通过生菜产量、营养液利用效率与营养液钾浓度的关系,进行了营养液钾浓度优化,得到营养液钾浓度为3.9 mmol/L时,生菜产量最高,为142.03 g/株;营养液钾浓度为3.5 mmol/L时,生菜营养液利用效率最高,为186.16 g/L。综合考虑,优化得到3.7 mmol/L为水培生菜适宜的营养液钾浓度。   相似文献   
38.
日光温室空气余热热泵加温系统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中国日光温室是低碳节能设施结构类型的代表,但昼夜能量分布极不平衡,白天室内热量富余,而夜间低温高湿,冷害、病虫害时有发生。为实现日光温室内热量在时间、空间上的转移,以提高空气热能利用效率,提升日光温室抵御低温能力,设计了一套日光温室空气余热热泵加温系统。白天适时运行系统,将日光温室内富余空气热能泵取并储存于蓄热水池中;夜间室内气温较低时,首先开启风机和水泵,以对流换热方式通过表冷器直接散热;当蓄热水池水温降至一定温度,逆向运行热泵系统强制放热;此外,在连阴天及极端低温天气条件下,可开启风机与翅片式电加热对温室进行应急加温。对加温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温室相比,系统运行期间,试验温室夜间平均气温高出2.8~4.4℃,相对湿度降低8.0%~11.5%;白天平均气温降低3.7~5.2℃,相对湿度降低12.3%~16.5%。系统不仅夜间加温、降湿效果显著,同时白天降温、除湿效果显著。系统白天集热功率为12.5~16.4 kW,制热性能系数为3.3~4.2;夜间表冷器散热阶段系统放热功率为9.3~10.3 kW,性能系数为6.6~7.4;逆向运行热泵强制放热阶段系统性能系数为3.8~4.1。加温周期内系统集、放热过程始终处于制热工况,整体性能系数达2.7,节能效果显著。该研究为日光温室夜间节能加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9.
随着农业4.0的到来,物联网、机器视觉、机器制造、自动化技术等新技术在设施农业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农业生产也迎来装备化、无人化的发展阶段.针对我国设施生菜生产装备应用还处于发展阶段,总体生产装备应用不广泛的现象,阐述我国设施生菜生产及其机械化管理的必要性,全面梳理从播种、种苗培育、幼苗定植、田间管理到收...  相似文献   
40.
以番茄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在温室内基质栽培负水头供液条件下的日耗液量、空气相对湿度、气温和太阳辐射强度等气象因子数据,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计算各气象因子对番茄日耗液量的直接通径系数、间接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和对回归方程估测可靠程度R~2的总贡献值。结果表明:作物系数和日平均太阳辐射强度的直接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个因子的决定系数和对R~2总贡献值最大,是影响番茄日耗液量的重要因子;气象因子减少对番茄日耗液量影响的通径分析发现,敏感性最强的气象因子是日平均太阳辐射强度,其次分别是作物系数和日最高太阳辐射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