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科学   33篇
  13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为准确模拟排区涝水产汇流过程及水量,以湖北省四湖流域螺山排区为例,通过耦合SCS和MIKE11模型来建立排区尺度的涝水产汇流模型,分别采用1980年、1983年和1991年、1996年螺山泵站站前的实测水位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通过设置不同设计暴雨和外江水位的组合,以评估外江水位变化对排涝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率定期1980年和1983年模拟水位和实测水位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20%和-0.40%,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和0.952,效率系数分别为0.949和0.849;验证期1991年和1996年模拟水位和实测水位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10%和1.70%,相关系数分别为0.919和0.967,效率系数分别为0.782和0.906,表明耦合模型模拟效果较好,适用于螺山排区产汇流模拟。根据5年一遇、10年一遇3日暴雨与5年一遇、10年一遇汛期最高5日平均水位、泵站设计外江水位组合下排涝流量的模拟可知,在相同的设计暴雨下,外江水位越高,泵站的抽排流量越小,并且对内涝造成的不利影响越大。如按排涝泵站水泵的性能曲线进行模拟,精度将提高19.6%~53.8%。  相似文献   
22.
随着城镇化发展,感潮河网地区下垫面原有的透水层逐渐被不透水层替代,涝水的产汇流过程发生了改变;同时排涝期间受外江潮水位顶托,涝灾风险加剧,合理的确定排涝模数对于涝灾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感潮河网地区的排水特点,建立了区域二层排涝模数计算模型。模型将全区域划分为城镇子排区和农业子排区,在子排区层面分别利用SWMM模型和广东综合单位线法进行建模,然后在子排区共同的排水通道(内河道)层面建立全排区的河网区水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以广州市大岗排区为背景,研究了城镇化对该排区排涝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2012年,大岗排区城镇化面积占有率由9.69%提高到24.25%,在20年一遇的同等排涝标准下,排涝模数由1.766 m3/(s·km2)提高到2.808 m3/(s·km2),泵站设计流量需由122 m3/s提高到194 m3/s;当排涝模数均为1.766 m3/(s·km2)时,2003年能够满足20年一遇的排涝标准,而2012年只能满足约15年一遇的排涝标准,同一排涝模数下,城镇化降低了排区的排涝标准。该研究可为城镇化背景下感潮河网地区排涝模数的计算方法选择及其合理取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作物产量对水分亏缺敏感性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灌溉水资源不足时,作物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是确定最优灌溉制度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作物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指标的定义,基于此定义,给出了平均敏感性指标、概化的敏感性指标以及边际敏感性指标的具体表达式。以Doorebos模型、Jensen模型和Blank模型等常见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为基础,导出了各种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最后,根据水稻试验资料,分析了敏感性指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乐山核桃主产区金口河区和马边县本地原生核桃优良单株的调查和筛选,共获得待选优株7株(编号为:MBL01、MBL02、MBQ01、MBX01、JKY01、JKY02和JKH01),分别对其感官指标、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进行了相关测定,结果显示:MBL01、MBL02、MBX01、JKY01、JKY02和JKH01品质优良,其中MBL01和JKH01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特级核桃坚果标准,极具开发前景。本研究为乐山本地核桃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良种选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5.
农田排水技术能够解决大棚种植条件下的次生盐渍化问题,因此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为了分析大棚控制排水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和土壤氮素的变化规律,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采用RZWQM(root zone water quality model)模型对不同控制排水处理下的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氮素含量及氨挥发过程等进行了模拟校正和验证,并利用模型对不同控制排水条件(不同暗管间距和不同控制出口深度)下的水氮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模型在校正阶段的分层含水率模拟均方根误差(RMSE)为0.038~0.050cm3/cm3,验证阶段的分层含水率模拟均方误差(RMSE)为0.040~0.081 cm3/cm3。结果表明:RZWQM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田间水肥变化情况;控制排水对地下水位的控制效果显著但没有对作物的水分利用产生太大影响;不同暗管间距和控制深度下,暗管排水总量、排氮总量和渗漏氮总量都受到了极显著的影响,氮肥利用效率则受暗管间距影响而对控制深度不敏感。  相似文献   
26.
“节水型社会”建设模式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建立“节水型社会”,对“节水型社会”的概念从提出到最终的确立进行了考察,分析了“节水型社会”的内涵及其特点,并根据我国各个地区和流域的水资源特点和开发利用程度将全国分为华北、西北、东北和南方等几个“节水型社会”建设区域,而且给出了每个区域的建设模式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7.
28.
多阶段受涝渍综合影响的农田排水指标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棉花2年(2003~2004年)的涝渍兼治农田排水试验,研究了作物在全生育阶段均受涝渍影响的农田排水指标,还对多阶段涝渍共同作用下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进行了研究。通过对2年的实测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用涝渍共同作用下的农田排水指标与棉花的相对产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并对各生育阶段对涝渍的敏感性进行了排序,可供涝渍综合影响下排水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29.
胎衣滞留是奶牛场妊牛分娩时的一种多发病,有的奶牛场胎衣滞留率高达35%。对这一难题,有的采取宫内消毒药液冲洗,再放置消炎抗菌剂,防止胎衣腐败,待其自然排出,需经数日连续处理,费时费时;有的按常规操作手术剥离,对固着较紧的往往剥离不彻底,还造成流血,尤其是炎热季节,给术者增加更大劳动强度。通过手术剥叶的母牛常续发子宫内膜炎,影响再次受孕,甚至造成淘汰,经济损失很大,影响奶牛业的发展。胎衣滞留的原因较多,根据文献报道,胎衣滞留与饲料中含硒量缺乏或不足有密切的关系。为了验证,我们使用含硒药物添加剂对胎衣滞留做了对比试验,收到一定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蔬菜保护地氮肥过量使用造成肥料利用率降低、增加环境压力,引起了广泛关注。为合理利用蔬菜保护地、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环境危害,在总结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蔬菜保护地氮素输入和输出的各种途径,计算氮素变化量。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蔬菜保护地氮素输入的主要来源为肥料投入,同时,降水、灌溉等也会带入一部分氮素。而蔬菜保护地氮素主要输出项为作物吸收并被作物的收获物及其秸秆带走,同时一部分氮素会以氨挥发、地下水淋失和反硝化的形式损失掉。适当减少肥料投入,增加肥料利用率,是降低氮肥使用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