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5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林业   680篇
农学   329篇
基础科学   524篇
  265篇
综合类   4285篇
农作物   306篇
水产渔业   144篇
畜牧兽医   2381篇
园艺   557篇
植物保护   464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32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302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392篇
  2018年   512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402篇
  2015年   414篇
  2014年   553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615篇
  2011年   535篇
  2010年   607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53篇
  1987年   112篇
  1986年   113篇
  1985年   111篇
  1984年   74篇
  1983年   75篇
  1982年   84篇
  1981年   89篇
  1980年   62篇
  1979年   45篇
  1960年   22篇
  1959年   40篇
  1958年   24篇
  1957年   59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前养牛生产中突出的问题是应用冷冻精液配种后牛产母犊的比例下降,据统计农牧区产母犊率约40%,国营大型养牛场母犊率在40%~47.5%,严重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养牛户的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奶牛自然繁殖率低,繁殖速度慢,使得国内现有奶牛种群扩繁受到很大限制,从国外大批引进种奶牛要花费大量的外汇,也受到成本高和进口国牛源的限制。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动物繁殖课题研究组,为了能开发出一种最简单易行,经济实用的性控技术,从1996年开始经配方筛选、试剂合成、毒性实验、初试应用、受胎率及受体牛安全调查,经过多年的探索、…  相似文献   
62.
红提葡萄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阿瓦提县引种红提葡萄 ,该品种表现果穗大 ,丰产 ,适应性和抗病性强。阿瓦提县年平均气温 10 .4℃ ,年均降水量 4 5 .7mm ,年均日照时数2 5 97.5h ,≥ 10℃有效积温 394 4 1℃ ,全年无霜期192 6天。试验园系砂质壤土 ,pH值 5 5~ 7 5 ,土壤有机质含量 0 .1%~ 0 .3%,地下水位 1m以下 ,排灌条件良好。1 主要性状1 1 果实经济性状 外观色泽艳丽 ,果穗较大 ,呈圆锥形或长圆锥形 ,果粒圆形至卵圆形 ,紫红色或深红色 ,果肉硬而脆 ,果皮较薄不易剥离 ,果肉味甜 ,风味纯正。含糖量达 18%以上 ,平均穗重 80 0 g ,最大穗重 2…  相似文献   
63.
兔舍应建在通风、干燥处,所用材料要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在兔舍前搭建凉棚,或在向阳处种植大叶树遮荫,防止阳光直射兔舍。兔舍周围地面尽量种植草坪,不使地面裸露。兔舍顶部、四壁应涂成白色,减少对热量的吸收。夏季来临前,长毛兔应将毛剪短,兔舍不能太挤。炎热夏季,要保证有充足清洁的饮水。当舍温超过32℃时,要向兔舍顶部或地面洒水降温,同时要打开全部窗口,安装换气扇等通风装备,增加通风量。  相似文献   
64.
乳酸性酸中毒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酸性酸中毒,是牛、羊等反刍动物多发性的代谢疾病,本病是由于突发过食谷物或不为牛、羊所习惯的易于发酵的各种碳水化合物类饲料,在瘤胃内迅速产生大量乳酸,使渗透力增强,出现前胃障碍。临床上以发病快、症状重、病程短、死亡率高等为特征。为了减少今后此病的发生,在此对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剖检变化、治疗和预防措施等加以整理,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5.
新疆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畜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新疆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相比,新疆畜牧业发展已相对滞后,因此,如何加快推进新疆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使畜牧业尽快成为新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出发,结合新疆实际。对如何加快推进新疆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6.
养羊业在新疆畜牧业经济中占有主要位置,因新疆的绵羊品种基本上是季节性多次发情的品种,它对外源激素的效应不太敏感,遗传性能比较稳定的土种本地品种羊,数量比较多,所以养羊生产受季节性限制,同时影响新疆养羊业经济收入.满足不了畜产品种市场的全年需求,制约着养羊业高效发展.为探索应用激素调控绵羊繁殖生产,诱导绵羊非繁殖季节发情配种,挑选细毛羊和部分土种羊经产母羊共计187只,分成两组,第Ⅰ组157只细毛羊和Ⅱ组30只哈萨克羊,用外源促性腺激素进行诱导发情处理,结果Ⅰ组产羔率达到了32.48%,比Ⅱ组的6.67%高出25 81个百分点,P<0.01,研究表明应用外源生殖激素对细毛羊在非繁殖季节实施诱导发情是可行的,但是哈萨克羊对外源促性腺激素的应答没有细毛羊敏感.  相似文献   
67.
土壤酶(soil enzyme)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组分之一,是生态系统的生物催化剂,在土壤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1191~2656 m海拔草原黑钙土为研究对象,选择土壤酶进行研究,以期解释土壤酶垂直分布特征及土壤肥力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不同海拔及土层土壤酶活性变异特征,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活性0.237~0.722 mg·(g·20 min)-1,碱性磷酸酶活性0.767~2.673 mg·(g·24 h)-1,脲酶活性0.029~0.106 mg·(g·24 h)-1,蔗糖酶活性3.384~23.801 mg·(g·24 h)-1。土壤表层酶活性均大于中、底层,且酶活性随海拔的增加而上升,各土层、海拔间差异显著(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得知0~20 cm土层,海拔与脲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r=0.854**),与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r=0.724*);20~40 cm土层,海拔与碱性磷酸酶呈显著正相关(P<0.05,r=0.766*);在40~60 cm土层,海拔与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r=0.796*)。在研究中还发现随土层的增加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相关性降低。  相似文献   
68.
为了调查塔里木河中下游天然草地小花棘豆危害状况,并筛选灭草剂的最佳剂量,试验采用7种不同剂量(100m2的用药量分别为2.5,5.0,7.5,10.0,12.5,15.0,17.5mL)的GF-871(迈士通)对小花棘豆进行灭除试验。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流域中下游天然草地小花棘豆分布面积为12.3万hm~2,严重危害面积为1.5万hm~2,主要危害羊和马。施药15d后,第3~7处理区小花棘豆叶片均有不同程度发黄现象;施药45d后,第3~7处理区小花棘豆全部枯死,其他牧草无明显变化。说明迈士通对小花棘豆最佳灭除剂量为每100m27.5mL。  相似文献   
69.
为了建立马梨形虫病双重PCR检测方法,试验根据Gen Bank发表的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18S rRNA保守基因序列分别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以核酸混合物为模板,优化反应条件建立马梨形虫病双重PCR检测方法,并检验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用该双重PCR检测方法对采自昭苏种马场的马疑似病例全血进行检测,并与镜检法和单重PCR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双重PCR检测方法能对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核酸扩增出大小为529 bp和789 bp特异性目的片段,而对双芽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羊泰勒虫、牛巴贝斯虫核酸的扩增均为阴性;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阳性DNA被稀释1×108倍时均能检出其相应目的片段;对采集的46份马疑似病例血样进行PCR诊断,其中驽巴贝斯虫感染率为30.4%(14/46),马泰勒虫感染率为41.3%(19/46);双重PCR检测方法与单重PCR方法的符合率为100%。说明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临床感染隐性病例的联合检测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0.
为探索小檗果提取物的体外抑菌和抗炎功效,本试验以乙醇和水为溶媒提取了小檗果粗体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检测对奶牛乳房炎常见致病菌即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的抑菌活性,并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抗炎作用。结果显示,小檗果水提物和醇提物对3种致病菌均有抑菌作用,达到高敏或中敏,抑菌圈直径为(10.69±0.16)~(16.89±0.67)mm。与模型组相比,小檗果水提物和醇提物低剂量组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1),抑制率均高于58%。本试验为小檗果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