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4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62篇
林业   341篇
农学   192篇
基础科学   302篇
  217篇
综合类   1870篇
农作物   189篇
水产渔业   300篇
畜牧兽医   718篇
园艺   325篇
植物保护   8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8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研究外源豌豆铁蛋白基因(Pea-Fer)导入水稻后对受体重要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实验以原始受体亲本粳稻(Oryza sativa ssp.japanica)品种秀水11为轮回亲本,外源豌豆(Pisum sativum)铁蛋白转基因纯系Fer34为非轮回亲本,采取连续回交,结合gus标记基因辅助选择技术,在BC6F3获得含Pea-Fer的Fer34-XS11,它与秀水11构成一对近等基因系。结果显示,(1)Pea-Fer导入显著提高了水稻籽粒中的铁元素含量,但对镁、钙、锰和锌等元素的积累作用影响不大;(2)Pea-Fer导入对种子发芽特性和苗期植株生长速率无显著影响;(3)Pea-Fer导入没有改变成株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和组成,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植株的净光合速率;(4)Pea-Fer导入对水稻的成熟期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均无不良影响。外源豌豆铁蛋白基因的导入除使水稻籽粒的铁含量有明显增加外,研究结果表明对水稻其它重要生物学性状并无明显负作用,这为开展富铁水稻新品种培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2.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质量及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轮作藜麦、玉米及连作对马铃薯根系生理及根系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比较了3种种植模式(轮作藜麦、轮作玉米及连作)对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环境、根系生理、根系发育及植株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减轻马铃薯连作障碍、筛选较好的轮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轮作藜麦、玉米明显降低土壤pH,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增强土壤肥力相关酶的活性,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和细菌与真菌数量比值(B/F),降低真菌数量,改善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环境,对植株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表现在马铃薯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根干重、单株薯重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2)轮作藜麦、玉米使得马铃薯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上升,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减少,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表明通过轮作藜麦和玉米使得连作对马铃薯植株造成的胁迫得到了一定程度缓解。(3)轮作藜麦、玉米显著提高了马铃薯根系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和根尖数,说明轮作藜麦及玉米促进了马铃薯根系的生长发育,这与轮作藜麦及玉米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及促进马铃薯地上部分的发...  相似文献   
83.
浙江奉化市池塘的底泥经过反复培养、驯化,从中筛选、分离出反硝化细菌,在模拟实验条件下,研究其对不同浓度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情况,讨论反硝化菌种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初始浓度为1、25、50mg·L^-1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模拟池塘中,随着实验的进行,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逐渐提高。其中在1mg·L^-1的浓度组中,3d内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去除率就分别达到了95.8%和90.2%;在25mg·L^-1的浓度组中,第6d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93.8%和87.8%;在50mg·L^-1的浓度组中,第6d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89.7%和78.7%。此外,反硝化菌对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略优于亚硝酸盐氮,而且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浓度越低,对其去除效果越好,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越短。在模拟池塘中,菌种的生长情况与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浓度呈负相关,即污染物的浓度越高反硝化菌的生长情况越差。对反硝化菌的生态影响因子研究表明,其反硝化最适宜的pH值为6~7,温度为25~35℃;而且在同一pH值和温度条件下,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越低,反硝化菌对其去除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84.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淤地坝纪录的泥沙沉积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淤地坝是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在拦蓄泥沙的同时,也记载了小流域侵蚀产沙的历史变化过程及特征.该研究根据流域历史降雨资料,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关地沟小流域淤地坝1959~1987年泥沙沉积旋回变化及各旋回层泥沙中、小流域沟间地和沟谷地表层土体中放射性同位素137Cs含量,研究了小流域侵蚀产沙变化过程及泥沙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该小流域在淤地坝建设初期,侵蚀产沙强度很大,其后产沙强度由强变弱,呈显著降低趋势,淤地坝内沉积泥沙的70%来源于沟间地;微小流域与较大流域在泥沙来源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5.
本文对细菌性败血症发病鱼池细菌数量及气单胞菌的数量、溶血性及致病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在28.5℃以下时,细菌数量与水温基本成正比,发病池与不发病池的细菌数量无显著性差异;水体中广泛存在气单胞菌,其占水体总菌量比例随水温的上升而升高;发病池及未发病池中均存在能产生hec毒素和不产生hec毒素的嗜水气单胞菌株,两者数量上无显著差异;水体中存在血清型为TPS—30及PBJS—76的嗜水气单胞菌,且大多数对鱼体有毒力,以5×10~7CFU/尾腹腔注射,可使试验鱼大部分或全部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86.
紫叶桃是重要的园林彩叶树种,叶色美丽,观赏期长,具有很高的园林应用价值。以紫叶桃的叶片和嫩茎段为外植体,用不同浓度生长调节物质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建立紫叶桃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时,MS+2mg/LBA+1mg/L2,4-D对叶片诱导效果最佳,其诱导率达80%;MS+1mg/LBA+1mg/L2,4-D对茎段诱导效果最佳,其诱导率达100%。在MS+1mg/LBA+1mg/L NAA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能直接分化出不定芽。  相似文献   
87.
以金昌市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对金昌所面对的现实和经地系统现状作出全面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运用植物复合生态结构系统与绿地规划理论,提出金昌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思想范畴和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88.
89.
厌氧消化系统中硫酸盐对重金属化学形态的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不同浓度的硫酸盐对铜、锌、镍三种重金属化学形态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硫酸盐的存在能够促进污泥中重金属向稳定的硫化物形态转变。  相似文献   
90.
样点灌区的选择对于农业灌溉用水量统计有着重要意义。根据《用水总量统计方案(试行)》中用水大户逐一计量统计、一般用水户抽样调查、综合推算区域灌溉用水的技术方法,结合各省灌区基本情况,综合确定灌溉用水量统计的样点灌区选择和布局方法。各省级区样点灌区选择和布局包括省级区样点灌区数量确定、灌溉分区样点灌区数量分配和灌溉分区样点灌区布局。省级区样点灌区数量根据《用水总量统计方案(试行)》和统计学相关理论确定;灌溉分区样点灌区数量根据分区内灌区数量权重按比例分配;灌溉分区样点灌区布局根据灌区信息按照非随机抽样方法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