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1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林业   324篇
农学   183篇
基础科学   290篇
  211篇
综合类   1818篇
农作物   187篇
水产渔业   288篇
畜牧兽医   690篇
园艺   319篇
植物保护   8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8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对映异构体的生物活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方法精制脱落酸(ABA)异构体试样,改变以往靠光学离析法分离racemic型(SR)-(±)-ABA,提高了(S)-(+)-ABA与(R)-(-)-ABA两镜像体纯度。抑制生长试验和残留量分析结果表明:天然型(S)-(+)-ABA活性,显着高于非天然型(R)-(-)-ABA或(SR)-(±)-ABA活性。抑制莴苣种子发芽50%的活性强度(S)-(+)-ABA约是(R)-(-)-ABA的5倍,(SR)-(±)-ABA介于二者之间。抑制萝卜下胚轴生长试验,最显着有效期2~6天,(6天后差异渐小,8日甚微),生理作用期约为一周,(S)-(+)-ABA活性是(R)-(-)-ABA的3.6倍。差异原因可能是两异构体分子立体结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32.
老龄垃圾渗滤液混凝-催化臭氧氧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制备了载有Fe、Mn、Co、Pd、Cu金属氧化物的活性炭纤维(M/ACF)催化剂,用于老龄垃圾渗滤液催化臭氧氧化反应.渗滤液预先混凝.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后,COD去除率为41%,臭氧投加量为1.26 g·L-1时,催化臭氧氧化能够显著提高渗滤液的BOD5/COD比值,从0.15提高到0.5左右,COD去除率达到69.5%.在410 nm处吸光度去除率达到90.1%,色度得到很好去除.UV254去除率达到65.9%.超滤结果表明,催化臭氧氧化之后,分子量小于1 kDa的物质所占COD的百分比从35%升高到81%.5种催化剂中Fe/ACF的效果最好.M/ACF催化剂作用的机理包括两种途径:催化臭氧氧化分解产生了高活性自由基和催化剂吸附有机物形成表面环状螯合物,形成较强的亲核部位,提高臭氧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33.
为了提出适合我国三江平原的高精度ET0预报方法,基于该区6个气象站点的天气预报数据和实测气象数据,以FAO56-Penman-Monteith(FAO56-PM)公式计算值为基准,比较Hargreaves-Samani(HS)、Thornthwaite(TH)和Blaney-Criddle(BC)3个ET0预报模型的效果,对最优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模型1~7 d预见期平均绝对误差均值分别为0.66、0.65、0.65 mm/d,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3、0.96、0.95 mm/d,相关系数分别为0.857、0.828、0.840。1~5 d预见期最优预报模型为HS模型,6~7 d为TH模型。总体上预报精度由高到低为HS、TH、BC模型,建议采用HS模型在三江平原开展ET0预报,HS模型预报对最高温预报的敏感性大于最低温。其预报值在夏季受温度预报误差影响最大,冬季最小,4季整体误差较小。研究可为灌溉预报提供较准确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34.
冬小麦杂优组合产量构成因素及育种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对28个冬小麦杂优组合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研究,认为单位面积穗数是提高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在稳定穗粒数的同时,增加单位面积穗数,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5.
三种酚酸类化感物质对花生根际土壤微生物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探明花生连作障碍的机理,通过外源添加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及其混合物对花生开花下针期、结荚初期、结荚末期根际土壤微生物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降低了各生育期花生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微生物量生物量以及呼吸强度,增加了真菌的数量。随浓度增加,化感作用增强,以3种酚酸类化感物质混合物的化感作用最强。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对真菌的化感作用增强,对其他指标的化感作用减弱。各处理均显著降低了花生产量(P < 0.01),处理浓度越高,花生减产幅度越大。最高浓度(初始含量为90mg·kg-1干土)的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对羟基苯甲酸以及混合物处理使花生每盆荚果产量分别降低了43.2%、32.9%、40.2%和47.3%。这三种酚酸类物质的累积与连作花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相关,是花生连作障碍产生的可能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6.
以杭嘉湖稻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优质水稻品种甬优1540为材料,研究甬优1540稻米品质、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对不同播期(4月30日、5月10日、5月20日)的响应,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播期适当推迟,可显著提高甬优1540产量(产量峰值出现在播期5月10日和5月20日),增产主要源于除有效穗外产量构成因子不同程度提高;甬优1540的加工、外观和蒸煮品质随着播期延迟亦不同程度提升,但营养食味品质有所不同。由此可见,杭嘉湖稻区优质稻甬优1540在5月10日左右播种能一定程度上实现产量与米质的协同变优。分析不同播期播种水稻,穗发育、籽粒灌浆阶段的气候因子与产量及米质指标相关性发现,日均日照时数、日均气温、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与每穗粒数(R=-0.25~-0.82, P<0.001)、加工品质(R=-0.28~0.90, P<0.001)负相关;而灌浆期昼夜温差与千粒重(R=0.6, P<0.001)、碱消值(R=0.50, P<0.001)、胶稠度(R=0.87, P<0.001)和蛋白质含量(R=0.74, P<0.001)正相关,与稻米直链淀...  相似文献   
37.
加速棉花世代的方法很多,有利用自然气候条件到海南岛去冬繁的,也有人工采用试管培养和温室培养等方法的。为加速棉花育种进程,我们利用温室控制棉花的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缩短生育期。在南京19810年秋获得的杂交种子,到1981年10月底获得杂种第三代,大大缩短了育种进程。1、杂种第一代。1980年11月13日,把当年收的杂交种子,先用水浸一夜,拌多菌  相似文献   
38.
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近日联合下发《2012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预案规定,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每公斤2.50元,粳稻最低收购价每公斤2.80元,以2012年生产的国标三等中晚稻为标准品,具体质量标准按稻谷国家标准(GB1350-2009)执行。执行最低收购价的中晚稻为2012年生产的等内品。相邻等级之间等级差价按每公斤0.04元掌握。最低收购价是指承担最低收购价收购任务的收储库点向农民直接收购的到库价。非标准品中晚稻最低收购价的具体水平,按照有关规定确定。整精米率低于38%的中晚籼稻和整精米率低于  相似文献   
39.
玉米专用缓控释复合肥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缓控释复合肥一次性施用,能满足玉米各生育阶段的养分需求,具有明显的长效机制;与常规施肥相比,玉米增产310.95~559.70 kg/hm2,增幅为4.61%~8.29%,效益增加604.27~2012.15元/hm2。  相似文献   
40.
低糖无花果果脯的加工技术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350013)何志刚胡昌泉魏勤沈朝贵果脯蜜饯系我国传统名特食品。传统果脯的特点是含糖高(60%以上)、甜度高和有原果味。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于健康和营养的目的,对含糖高的甜食渐渐不感兴趣,对果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