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7篇
  10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明确秸秆全量还田对改善耕层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影响,扬州市在50个秸秆全量还田长期定位监测点基础上分析了2006—2010年的数据。结果显示:秸秆全量还田比对照(不还田)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分别提高了9.6 g/kg、4.2 mg/kg、29 mg/kg,土壤容重比对照降低了0.27 g/cm3。秸秆全量还田能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提高产量和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82.
钱永稳  余媛  张爱平  李文西  毛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45+12905
[目的]研究磷钾肥施用对水稻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置N2K2+P0、N2K2+P1、N2K2+P2(N2P2+K2)、N2K2+P3、N2P2+K0、N2P2+K1、N2P2+K3共7个处理,调查水稻有效分蘖、粒数以及实测产量、经济效益。[结果]磷钾肥施用能够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总粒数、实粒数,降低稻谷的空瘪率。N2K2+P1、N2K2+P2、N2K2+P3处理的水稻总产量分别比不施磷增加6.5%、5.2%、4.4%,而钾肥施用的水稻总产量与不施钾基本相当。磷肥施用可以增加水稻的经济效益,而钾肥施用对水稻的经济效益影响较小。[结论]磷钾肥施用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但在丘陵地区施肥时需合理控制磷钾肥用量。  相似文献   
83.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对稻麦轮作体系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影响,为科学合理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提升地力质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在江苏省仪征市的长期肥料试验点,共6个施肥处理:常规化肥(M0),有机肥替代10% (M10)、20% (M20)、30% (M30)、40% (M40)和50% (M50)常规化肥。分析水稻产量及构成,测定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全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替代化肥后的第一年替代比例过大(M40、M50)会导致水稻籽粒产量明显下降,但在替代的第二年所有替代处理均有一定增产作用,以M30和M40处理增产效果最佳。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全磷、速效磷含量略下降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稍有上升趋势,其他测定指标则差异不大。在稳定水稻产量前提下,有机肥替代20%~30%化肥施具有促进作物生长与养分吸收、提高土壤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根据汨罗市1967—2013年雷暴日统计资料、雷电灾害统计及湖南省闪电定位系统资料,应用google mapper和google earth等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并结合汨罗市人口密度特征,选取雷击密度、雷电流幅值、生命易损模数作为汨罗市雷电灾害风险生命易损性评估指标,建立雷电灾害风险生命易损度评估模型,采用4级分区法对上述雷电灾害风险生命易损性评估指标进行分级。将汨罗市29个乡镇按照3个雷电灾害生命易损性评估指标的所属等级获取相应等级值,作为雷电灾害生命易损性评估的评价指数。最后根据适当的权重对评价指数归一化处理,形成汨罗市雷电灾害风险生命易损度区划图。结果表明,高家坊镇、沙溪镇、白塘乡、范家园镇、磊石乡、八景乡为低易损区域,新市镇、白水镇、川山坪镇、黄柏镇、红花乡、李家塅镇、天井乡、智峰乡、古仑乡为极高易损区,长乐镇、大荆镇、城郊乡、黄市乡、新塘乡为高易损区,其余乡镇为中易损区。  相似文献   
85.
调查了2009年扬州市测土配方施肥应用状况。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能够提高水稻、小麦产量,分别较常规施肥增产387.0~660.0、300.0~435.0 kg/hm2,平均增产477.0、376.5 kg/hm2,水稻、小麦生长季分别节约肥料(纯N、P2O5、K2O)36.0、9.0 kg/hm2。全年水稻、小麦节本增收效益分别为1 436.5、1 002.7元/hm2,合计达2 439.2元/hm2,节本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86.
本试验旨在研究体外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对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IL-1β和IL-8的表达及损伤程度的影响。以体外培养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105~1×109 CFU/mL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奶牛子宫内膜组织进行体外感染,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检测两种细菌刺激后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IL-6、IL-1β及IL-8 mRNA与蛋白的表达量,并用HE染色法观察两种细菌感染后奶牛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切片。结果显示,1×105~1×109 CFU/mL大肠杆菌体外感染后,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IL-6、IL-1β和IL-8 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浓度为1×105、1×106 CFU/mL时,IL-6、IL-1β 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感染浓度为1×107 CFU/mL时,IL-6、IL-1β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感染浓度为1×106 CFU/mL时,IL-8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他感染浓度均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奶牛子宫内膜组织感染1×105~1×109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时,IL-6、IL-1β及IL-8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相同浓度的大肠杆菌感染奶牛子宫内膜组织后,IL-6、IL-1β及IL-8 mRNA与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P<0.01)。HE切片染色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感染后仍有部分上皮细胞保留,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上皮细胞全部脱落。本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奶牛子宫内膜组织后,引起的炎症反应不同。大肠杆菌感染后,促炎性细胞因子被显著上调,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破坏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程度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87.
目的:从受体药理学特性分析牛磺鹅去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TCDCA)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作用。方法:采用受体-配体饱和试验,测定荧光标记地塞米松与大鼠肝脏组织GR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平衡解离常数(Kd)和Hill系数;应用荧光偏振分析方法,以荧光标记地塞米松作为示踪物,观察TCDCA与大鼠肝脏GR的结合特性。结果:TCDCA在较低浓度范围内就可抑制地塞米松与GR结合,最大结合容量Bmax=(9.03±1.07)nM,Kd=(28.8±1.89)nM,Hill系数为(1.37±0.328)以及TCDCA与大鼠肝脏GR结合的IC50为10-4.76mol/L。结论:TCDCA能够与大鼠肝脏组织中的GR发生竞争性结合。  相似文献   
88.
不同磷肥用量对油菜产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连续3年在油菜主产区进行不同磷肥施用量对油菜籽产量、磷肥利用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磷肥可促进油菜生长发育,对株高、茎粗、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均有显著提高,施磷78.75kg/hm2时产量最高,增产30%。增施磷肥油菜磷肥利用率、磷肥生理利用率和磷肥农学利用率先升而后降,磷肥利用率变幅在9.35-15.88%、生理利用率变幅在40.82-71.21 kg/kg、农学利用率变幅在6.61-8.73 kg/kg;偏生产力则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增施磷肥可提高部分土壤养分含量,对土壤有效磷含量有明显提高。油菜净收益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过量施磷净收益下降。综合上述研究拟推荐本地区油菜生产中磷肥适用量为78.75 kg /hm2。  相似文献   
89.
江苏省扬州有机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掌握江苏省扬州有机农业现状及问题,在扬州市范围内调查了土壤有机质、pH、基础地力产量状况以及有机农业的分布、规模、产品类型,并选择性调查了具有代表性有机农业区的面积、效益状况。结果显示:目前全市土壤有机质、pH、水稻基础地力产量平均值分别为28.3 g/kg、7.0、5760 kg/hm2。目前全市有机农业区面积2610 hm2,其产品类型主要为水稻、蔬菜、猕猴桃、茶叶、葡萄等,有机农业较传统农业增效36.5%~113.5%,初步掌握当前有机农业的主要技术措施、施肥结构,进一步阐述了有机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0.
本试验旨在探讨牛磺胆酸(taurocholate acid,TCA)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刺激性G蛋白α(Gsα)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阐明TCA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CA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Gsα 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高(15 μg/mL)、中(1.5 μg/mL)和低剂量(0.15 μg/mL)的TCA作用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Gsα 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PS刺激组(P<0.05)。结果表明,TCA能显著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Gsα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