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3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林业   565篇
农学   293篇
基础科学   289篇
  223篇
综合类   1989篇
农作物   422篇
水产渔业   166篇
畜牧兽医   1244篇
园艺   381篇
植物保护   175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8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提取冬小麦苗期叶绿体,研究了La3+离子作用下的Hill反应活性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La3+离子对于Hill反应过程的两个关键部位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这两个关键部位结合La3+离子的别构位点数目分别是5~6,9~10个。这可能是La3+离子促进冬小麦光合作用机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92.
993.
在改良MS培养基上从5个大豆品种成熟种子来源的幼苗未展开叶片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利用2个月月龄的这些愈伤组织在摇床上建立了细胞悬浮培养系,细胞悬浮培养系每1至2周转培1次,并用于原生质体分离,转培后3到5天的细胞经酶解后原生质体的产量最高,纯化后的原生质体用3种方法进行培养,即液体培养法、琼脂包埋法和琼脂底层法,在琼脂底层法中,培养皿底层先浇上无甘露醇的琼脂培养基,而原生质体则悬浮在2到4毫升含0.45 mol甘露醇的培养基中,3种方法以琼脂底层法最佳,原生质体在培养后2到3天内能见到第1次细胞分裂,在适当的条件下1周内高达80%的原生质体发生分裂,置板频率一般在40%到60%之间,5个供试品种中4个的原生质体愈伤组织在固体和液体培养中出现体细胞胚胎发生,在液体培养条件下得到了大量子叶和胚根发育良好的体细胞胚,但由于这些胚未进一步萌发,故未能得到完整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994.
水稻用旱育秧栽培具有秧苗矮壮、根系活力强、栽后起发快、分蘗旺盛等生长优势,而且还具有显著的省秧田、省种子、省工及增产增收的效果。与常规半旱育秧栽培相比,一般每亩大田可以增产稻谷50公斤左右,增产幅度在10%以上,节省用工1.5工左右,节省秧田60~80%,节省种子20~50%,共可增收节支100元左右。近年来,这项技术深受浙江省的广大农民的欢迎,应用面积迅速扩大,1996年全省应用面积达到250万亩。在早稻上推广应用这项技术,不仅增产效果显著,而且还可以解决常规育秧法育秧期遇低温发生烂秧,栽后遇低温发生僵苗等问题。早稻旱育秧栽培的关键是设法培育出矮壮秧苗并努力提高成秧率。现将早稻旱育秧培育壮秧的主要技术环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明确耕作深度对红壤坡耕地季节性干旱期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的影响。  方法  依托2015年设置的红壤坡耕地耕作深度试验,选择免耕(NT)、耕翻10 cm(P10)、耕翻20 cm(P20)和耕翻30 cm(P30)共4个处理,研究了耕作深度对红壤坡耕地季节性干旱期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的影响。  结果  强降雨后红壤坡耕地0 ~ 60 cm土层对雨水的接蓄能力在P30处理达到了最大值,P20处理次之,P10、NT处理相对较差。耕作深度对0 ~ 30 cm土层雨水接蓄能力有显著影响( P < 0.05),而对30 ~ 60 cm土层雨水接蓄能力无显著影响(P > 0.05)。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耕作深度对季节性干旱期红壤坡耕地0 ~ 6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 < 0.01),耕作深度、土层深度和持续天数三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季节干旱期0 ~ 6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也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 < 0.01)。从0 ~ 60 cm土壤储水量变化来看,P30处理造成季节性干旱期耕层和亚耕层土壤水分消耗过快,而NT和P10处理增加了季节性干旱期亚耕层土壤水分的消耗,P20处理土壤储水量变化最小,比其它处理低2.26% ~ 11.79%。  结论  耕翻20 cm有利于雨水接蓄且季节性干旱期水分消耗最少,最有利于红壤坡耕地季节性干旱期0 ~ 6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的稳定,研究结果为红壤坡耕地季节性干旱期土壤水分调控耕作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明确旱地红壤微生物活性及作物产量对花生壳及其生物炭的响应规律。  方法  本研究在江西旱地红壤区进行田间定位试验,根据“等碳量还田”原则设置7个处理。包括常规管理(CK),施用花生壳3000 kg hm?2(S1)、4500 kg hm?2(S2)、6000 kg hm?2(S3),施用花生壳生物炭1000 kg hm?2(BC1)、1500 kg hm?2(BC2)、2000 kg hm?2(BC3),各处理均种植红薯。通对红薯生育期内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探讨花生壳及其生物炭对旱地红壤微生物活性及红薯产量的影响。  结果  施用花生壳及其生物炭均能提高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花生壳及其生物炭的施用提高了土壤FDA水解酶和土壤脱氢酶活性,且均以苗期S2比CK增加最显著,增幅分别达54.78%和47.79%。花生壳及其生物炭的施用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有促进作用,在块根形成初期S3增加最显著,达31.33%,土壤蔗糖酶活性以苗期S3增加最显著,达69.42%;施用花生壳及其等碳量生物炭均能提高红薯产量,红薯产量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  适量的花生壳及其生物炭还田可以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增加红薯的产量。  相似文献   
997.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是我国农业经济中一大优势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参业有了长足发展.人参栽培区域、栽培面积、单产及质量均有明显变化。但参业内部发展  相似文献   
998.
玉米杂交种正红2号群体结构与密肥优化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两因素五水平裂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玉米新杂交种正红2号的产量及其群体结构的影响,建立了优化栽培模型。结果表明,正红2号产量在7500kg/hm2以上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为:种植密度为58542.2~75474.3株/hm2,施氮量为188.50~336.50kg/hm2。  相似文献   
999.
自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县级开始建设以来,随着建设速度的加快、投入力度的加大,国内农工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初步形成,这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00.
玉米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组织培养及再生,目的是让外植体能够高频率地诱导出愈伤组织,建立高效的体细胞再生体系,为玉米遗传转化和细胞工程研究创造有利条件。主要综述了玉米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并就玉米组织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