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选用基质固相萃取技术,采用正交优化设计试验,研究野菊花中天然活性成分蒙花苷提取的最佳工艺。在四氟芯层析柱中加入硅胶氧化铝野菊花花序粉,用正己烷-乙酸乙酯-丙酮的溶液组合进行极性洗脱,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花苷的含量。结果表明,野菊花花序中蒙花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1.5 h,萃取温度为30℃,洗脱剂体积比为1∶2∶3。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M的视频可视域提取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充分发挥森林防火GIS和视频监控系统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根据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特点,以视频视线的可视域分析为基础,基于视频监控系统中摄像机和镜头等参数,提出了基于DEM的视频可视域提取算法,实现了视频可视域的提取及在DEM上的同步跟踪,以及防火GIS和视频监控系统间的联动。利用浙江省临安市森林防火GIS和锦城街道的DEM,分别对摄像机和镜头等在不同参数下进行实验与验证。结果表明:基于DEM的视频可视域提取算法与视频监控设备的参数有密切的联系,跟踪效果基本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3.
柴红玲  金伟  任萍 《北方园艺》2016,(13):82-84
以郁金香品种‘金色牛津’为试材,分别栽种于种植箱、花盆和露地苗床上,在出芽期、开花期和采收期分别观测其出芽率、开花率、株高、叶片数、叶宽、叶长、花葶高、花纵径、花横径、子球个数和子球直径。结果表明:不同的栽培方式影响了二代郁金香的生长和开花,采用箱栽方式的二代郁金香生长情况和开花性状要明显好于采用盆栽栽培方式;而采用地栽方式的子球生长状况要明显好于盆栽方式和箱栽方式。栽培方式中箱栽的总体性状最好,盆栽的总体性状最差,地栽的介于二者之间。研究表明二代郁金香种球在浙江丽水地区可采用箱式栽培,且在园林美化方面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应用锥形量热仪对茶、冬青、蚊母树、木荷等树种枯落物燃烧特性进行了测量研究.通过这些树种枯落物(小枝和落叶)的含水率、热释放速率、火发生指数和CO<,2>释放量等4个因子的比较分析,初步摸清了被研究的树种枯落物抗火能力和火灾危害性的类别,对于防火树种的选择有参考作用.结果表明:木荷是生物防火树种的首选,其次是蚊母树、甜槠、紫楠和红花橙木,而冬青不是理想的生物防火树种.  相似文献   
15.
连续2 a对间作白三叶草茶园及单作茶园开展大田对比试验,调查分析间作白三叶草对茶树生长、氮素吸收和新梢品质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白三叶草的茶树新梢发芽密度、百芽重、新梢产量和修剪物生物量均高于单作茶园。2021年,间作茶园的新梢发芽密度、百芽重和产量显著高于单作茶园;间作茶园的新梢全氮含量、成熟叶全氮含量及修剪物全氮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单作茶园。此外,间作茶园新梢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单作茶园,茶多酚含量无显著差异;间作茶园新梢酚氨比低于单作茶园,二者间显著差异。由上可知,白三叶草间作对茶树地上部生长具有积极促作用,本研究可为茶园间作白三叶草提供评价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北界红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有机红提的重要意义,剖析了发展有机红提在施肥、病害防治、产品研发及质量监控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即科学使用肥料、生态防病治虫、重视科技研发延长保鲜期、全程质量控制和加强品牌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采用2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栽培方法及措施对金色牛津二代郁金香生长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露地栽培的二代郁金香的生长、开花性状均优于温室大棚栽培和简易大棚栽培;药剂处理中,以生长期施肥、现蕾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外源激素GA_3、6-BA混合滴入叶丛,对二代郁金香的生长和开花影响最明显。在露地栽培环境下,生长期施用复合肥及现蕾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有利于二代郁金香植株营养生长,达100%出芽率、叶片长度为21 cm、叶片宽度为6.78 cm;而从株高5 cm开始,向花筒内滴入100 mg/L GA_3+25 mg/L 6-BA溶液5 mL,每隔3 d进行1次,连续3次处理后,二代郁金香植株的生殖生长最佳,具有87%的开花率、花冠高度7.33 cm、花冠直径5.00 cm。  相似文献   
18.
以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的配子体为试验材料进行组织培养,通过观察外观变化并定期记录其一级分枝长度、一级分枝个数等指标,研究了沸石培养基对大羽藓配子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02%NaClO消毒60 s效果最好,以沸石为培养基7 d后污染率、死亡率均为0,存活率100%;沸石培养基促进大羽藓配子体的生长受沸石浓度、培养基pH值、琼脂浓度、蔗糖浓度的影响。沸石培养基促进大羽藓配子体生长的最适条件是: 沸石浓度20%、培养基pH值75、琼脂浓度10%。在此条件下,大羽藓30 d后一级分枝长度为344 cm、一级分枝数量达270个。  相似文献   
19.
丽水市花境植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境是自然生态与艺术之美相融合的一种园林绿化应用形式,近年来关注程度与实际应用日益提升。植物材料是花境的基本组成单元,对花境的构成、表现及长期效益有着重要影响。该研究以浙江省丽水市30个花境为研究对象,对植物基本特性进行实地调查,从植物的科属、类型、色彩、季相和高度5个方面的应用进行统计与分析,指出丽水市花境植物应用中存在冬季季相效果欠佳、应用范围不够广泛、养护管理有待提高、景观元素搭配尚少等不足,提出注重各类植物搭配,丰富花境季相景观;扩大花境应用范围,丰富花境应用形式;提高花境永续观赏,加强养护管理水平;结合多种园林要素,改善花境配置模式等建议,以期为花境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不同白黄化茶树品种的香茶适制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感官审评和品质成分生化分析,对浙江丽水茶区5个主栽白黄化茶树品种的香茶适制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5个白黄化品种,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低,成茶滋味浓醇鲜爽,品种香显,辨识度高。其中黄金芽综合评分最高,适宜作为黄变香茶重点开发;景白2号适宜开发高香型特色香茶;中黄1号适宜开发醇爽型香茶;景白1号可作为浓醇型特色香茶产品开发。对于白叶1号,宜在现有基础之上,适当提早芽叶采摘,增进茶汤鲜爽度,开发鲜爽型特色香茶。综上,参试的5个白黄化茶树品种综合品质优良,特色鲜明,均具备开发优质香茶必要的物质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