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8篇 |
农学 | 1篇 |
基础科学 | 1篇 |
22篇 | |
综合类 | 50篇 |
农作物 | 1篇 |
畜牧兽医 | 7篇 |
园艺 | 7篇 |
植物保护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4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珠江源头区不同地类人工恢复植被树种选择及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珠江源头区主要的6个造林树种,通过设置固定观测样地和观测设施,对不同地类人工恢复植被树种和其生态效益进行了4a对比分析。(1)树高生长以云南松为最慢,旱冬瓜最快,旱冬瓜、圆柏、藏柏、柳杉、川滇桤木树高分别是云南松的4.9,2.8,2.5,2.3,1.7倍。胸径生长依次为旱冬瓜〉圆柏〉藏柏〉柳杉〉川滇桤木〉云南松。从长势来看,旱冬瓜、圆柏、藏柏、柳杉、云南松为珠江源头区适宜的造林树种。(2)从6个树种的香浓—威纳指数来看,依次为阴坡退耕地〉荒草地〉退化林地〉阳坡耕地。均匀度指数则依次为阴坡退耕地〉阳坡耕地〉荒草地〉退化林地。(3)各地类的容重均减小,土壤毛管孔隙度比造林恢复前明显提高,表明土壤的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耕地的板结状况也得到显著改善。(4)试验区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降为1087t/(km^2·a),土壤侵蚀减少了38.48%,水土流失面积由188.27hm^2减少到104.83hm^2,水土流失面积减少44.32%。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燕麦作为一种优良的禾本科牧草在卓尼县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单一品种的禾本科牧草在牲畜的舍饲和冬春补饲中明显暴露出蛋白质营养匮乏,不能满足牲畜营养需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馨香木兰种群的生态学特性,为了解该植物所处群落的性质和与其生境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其生态学上的濒危机理,以及为制定该树种的合理保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开展野外调查工作,采用设置样地调查的方法,计测了馨香木兰所处植物群落的乔木树种的重要值、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优势度和群落均匀度,通过分析获得馨香木兰的种群结构特征及动态变化。[结果]馨香木兰散生在各群落中,优势不明显。在馨香木兰所处的3种群落中,物种多样性以青冈林最高,西畴润楠林次之,圆果化香树林最低。馨香木兰的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为增长型种群。[结论]由于馨香木兰生长缓慢,在物种竞争中处于劣势,再加上人为的破坏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其生长前景不容乐观,对馨香木兰的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相关分析法对主要造林树种旱冬瓜体内各营养器官的
7种矿
质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元素之间以及植物与立地土壤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旱冬
瓜不同器官各元素含量有着显著的差异,K、Mg、Fe、Zn、Cu、Mn在叶片中含量最多,C
a在树皮中
含量最高;大多数元素在树干中含量最低。旱冬瓜对K、Ca、Mg、Zn、Cu有较强的吸收富
集能力,
对土壤富集系数大小依次为Mg>Ca>Cu>K>Zn>Mn>Fe,一般叶的富集系数最高。元素间和
元素与立地土壤的相关分析表明,K、Mg、Mn、Fe、 Cu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Ca和Mn之
间的相关
性显著,除Fe元素外,植物体中K、Mg、Mn、Zn、Cu元素含量与土壤中元素含量关系相一
致。 相似文献
20.
瑞丽山龙眼幼苗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高黎贡山南段2种环境(野外、大棚)下生长的我国特有种植物瑞丽山龙眼幼苗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1)2种环境下生长的幼苗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出现"双峰"曲线,有"午休"现象,但峰值出现的时刻与大小不同,野外幼苗在10:00、16:00出现高峰值,分别为4.608、2.118μmol/(m~2·s),大棚幼苗在11:00、15:00出现2个高峰值,分别为4.102、3.982μmol/(m~2·s);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一致,也有"午休"现象;水分利用率(WUE)无明显变化规律;胞间CO_2浓度(Ci)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相反。(2)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偏相关性分析表明,环境因子: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_2浓度(Ca)、空气温度(Ta)、相对湿度(RH)对幼苗PN值影响均为:PARCaTaRH;(3)两地幼苗光饱和点(LSP)均较高,野外为2 674.995μmol/(m~2·s)、大棚幼苗为2 228.754μmol/(m~2·s),光补偿点(LCP)分别为38.250、8.322μmol/(m~2·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