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94篇
农学   65篇
基础科学   61篇
  53篇
综合类   566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225篇
园艺   133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野菜在中国有悠久的使用历史,是栽培蔬菜的重要补充,也是人类获取矿质元素、氨基酸、维生素、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功能性成分的重要来源之一,开展野菜的基本成分研究对全面了解其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综述了野菜的主要营养与功能性成分,总结了当前野菜生物活性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内容包括:①野菜基本营养成分;②野菜功能成分;③野菜活性成分分析及其功效性;④常见检测分析方法与技术。主要结论为:野菜含有丰富的基本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其中维生素、酚类和萜类等化合物在抗菌、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炎症等方面具有良好功效,今后野生蔬菜的研究可聚焦于功能性成分及生物活性分离提取与功能鉴定,为后续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表2参74  相似文献   
992.
响应面优化法在纤维素酶合成培养基设计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RUTC30为产酶菌株,经酵母发酵除去葡萄糖后的脱葡萄糖淀粉水解液为碳源,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法寻找培养基组成中对产酶影响最大的因素,并经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最佳产酶条件。试验得到对产酶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分别为脱葡萄糖淀粉水解液质量浓度和氯化钙质量浓度,经最陡爬坡和响应面试验建立了滤纸酶活与两者之间的模型。对此模型求解得到,当脱葡萄糖淀粉水解液质量浓度为28.85 g/L、氯化钙质量浓度为0.67 g/L时,产酶120 h理论酶活为7.52 FPIU/mL,156 h达到最大酶活为11.16 FPIU/mL,β-葡萄糖苷酶活最大为0.79 IU/mL。  相似文献   
993.
会计管理是通过会计的职能来实现的,会计的职能就是会计在管理经济过程中,客观上具有的功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会计工作的本质要求。有人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会计回归企业,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会计监督职能已不复存在,至少是大大削弱了,这是一种误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监督的职能不仅不能削弱乃至消失,而且应当强化;会计监督不仅仍具有监督企业财务收支合规、合法的职能、而且更应当成为企业强化内部管理,进行自我约束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994.
杨静  牛艳  吴燕  赵子丹  刘霞  苟春林 《保鲜与加工》2021,21(10):108-112
建立了水稻糙米、稻壳和稻杆中噁唑酰草胺及代谢物HPMFPA、HFMPA、6-CBO的残留分析方法.采用乙腈为提取剂,PSA和C18为分散剂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噁唑酰草胺及代谢物在0.01~0.5 mg·kg-1添加水平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70.1%~108.8%,相对标准偏差为1.8%~11.9%.在储藏温度-18℃、储藏时间为32周的试验期间,噁唑酰草胺及其代谢物降解率均小于30%.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且灵敏度高,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检测分析方法.储藏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噁唑酰草胺及其代谢物在水稻样品中均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995.
利用MT选择性培养基从来自日本的菜豆种子样品上分离到1株细菌分离物(编号1160),对该分离物进行培养性状观察、特异引物PCR检测、多位点序列分析、烟草过敏性反应和致病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分离物菌落在MT上呈白色、略扁平、无水解圈,经菜豆晕疫病菌(Pseudomonas savastanoi pv. phaseolicola,Psp)特异引物PHA19/PHA95及P5.1/P3.1扩增,获到437 bp及500 bp目的条带,并与Psp菌株LMG2245及GenBank中Psp(基因登录号:AB237164、CP000058)的序列相似性均为100%。选择gap1、gltA、gyrB、rpoD 4个看家基因进行多位点序列分析(MLSA),系统发育树显示分离物1160与Psp菌株LMG2245、1448A聚在同一分支。该分离物人工接种菜豆叶片能引起典型的黄色晕疫病害症状,接种菜豆荚果引起水渍及褐变病害症状;接种烟草叶片可产生过敏性反应。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将分离物1160鉴定为菜豆晕疫病菌。这也是全国首次从进境商品中截获菜豆晕疫病菌。  相似文献   
996.
双滚筒气力循环式花生脱壳机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双滚筒气力循环式花生脱壳机总体结构方案、二次循环脱壳与气力输送工作原理,进行了双滚筒脱壳装置、清选装置和传动系统等关键工作部件的结构设计.双滚筒脱壳装置由直径、转速不同的一次脱壳滚筒和二次脱壳滚筒以及各自的凹板筛构成;清选装置主要由振动筛和风机组成.花生脱壳试验结果表明:适宜含水率下花育23品种花生,在一次脱壳滚筒和二次脱壳滚筒转速分别为296、392 r/min时,花生脱壳综合性能指标最优,即花生脱净率为99.12%,花生仁破碎率为1.82%,花生仁损失率为0.40%.  相似文献   
997.
不同施肥水稻土可溶性有机氮组分差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可溶性有机氮(Soluble Organic Nitrogen,SON)在研究土壤供氮能力方面至关重要,而目前关于水田生态系统SON组成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楚。运用红外光谱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研究了长期(33年)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土SON含量、组分的影响及其主控因子。结果表明:单施化肥、化肥+牛粪、化肥+稻草处理土壤SON较不施肥处理提高23.49%、58.70%和106.30%,游离氨基酸氮提高32.27%、84.42%和95.21%,可溶性蛋白氮提高20.83%、70.00%和95.83%;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游离氨基酸组成均以中性氨基酸占优势;土壤可溶性氮官能团组成均具有酰胺类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峰;RDA结果表明,土壤SON含量和组成差异明显,CK和NPK处理主要受土壤容重影响,而NPKM和NPKS则主要受有机质、全氮、微生物量氮、蛋白酶和谷氨酰胺酶影响。因此,SON含量和组分变化与施肥处理密切相关,长期添加有机肥能够显著增加土壤SON及其组分的含量,提高土壤供氮潜力。  相似文献   
998.
高分辨率的DEM往往可以囊括更多更详细的地形信息,但过于详细的数据可能会造成数据冗余给计算带来不便。为了研究不同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在对地形信息表达的现实意义,基于不同比例尺、不同栅格空间分辨率的DEM进行了地形特征的提取与分析,结果表明:(1)地面整体坡度随着分辨率降低逐渐减小,对地形的描述越来越粗糙,概括性越来越高,地形整体趋于平坦化。(2)基于较小分辨率DEM提取的坡向更具有宏观意义,而高分辨率DEM提取的坡向可反映地形的细部朝向。(3)随着DEM分辨率下降,地面平面曲率能更加概括区域地形,使山谷线和山脊线更明显,但会导致大量细部信息的丢失。(4)DEM所提取的地面剖面曲率值随着DEM分辨率的下降显著减小,即地面坡度的变化减小,地面的转折棱角逐渐趋于平滑,地形起伏变化特征精度降低。  相似文献   
999.
黄土高原山丘区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及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1—2010年晋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PSR框架模型构建了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晋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动态评价,并采用GM(1,1)模型对未来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晋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等级从2001年的Ⅲ级变成2010年的Ⅱ级,土地生态安全状态从2001年的“敏感”状态变成2010年的“较安全”状态。晋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空间分异显著,不同区县(市)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状况、环保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布局的不同,导致全市土地生态安全格局分布的差异性和空间演化的异质性。该研究为黄土高原山丘区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提供一种思路,为制定科学有效的生态环境相关政策和土地整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旱涝交替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生产分配及倒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揭示旱涝交替胁迫水稻干物质生产和分配规律,研究其对水稻倒伏相关形态性状、力学性状及化学成分的影响,于2013年5—10月在江苏省河海大学南方地区高效灌排与农业水土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不同灌溉方法的粳稻盆栽试验。试验共设分蘖期涝-轻旱交替胁迫(T-LD)、分蘖期涝-重旱交替胁迫(T-HD)、拔节期涝-轻旱交替胁迫(J-LD)、拔节期涝-重旱交替胁迫(J-HD)和全生育期浅水勤灌(CK)5个处理。结果表明,在开花期以后,各灌溉处理的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与水稻移栽后天数呈二次曲线关系,且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7(P0.01);在开花期后,水稻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存在线性正相关(P0.001)。分蘖期旱涝交替胁迫处理(T-LD和T-HD)的剑叶面积、开花后平均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速率为CK处理的1.1~1.2倍,而茎鞘贮藏物质的平均输出率和转化率则分别为CK处理的32%和22%;拔节期旱涝交替胁迫处理(J-LD和J-HD)的剑叶面积、茎鞘贮藏物质的平均输出率和转化率分别为CK处理的84%、33%和37%,而开花后其平均光合速率为CK处理的1.19倍。与CK及分蘖期旱涝交替胁迫处理相比,拔节期旱涝交替胁迫处理显著提高基部以上第1伸长节间的抗折安全系数(P0.05)。研究可为通过灌溉方式实现水稻抗倒和高产的目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