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科学   48篇
  19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以簸箕李灌区为例,分析了该灌区水资源不均等分配及其所带来的对水资源利用方式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区内部从上游到下游,水资源可利用量很不均等,上游享用更多的水资源,地下水起到了调节水资源可用量年内波动的作用。上游地区地下水调节了春季水资源可用量的变异性,下游汛期储存的地下水在来年春季被重新利用,年平均利用量达到降雨灌溉总量的40.7%。下游农民应对水资源短缺的另2种途径是进行排水管理和减少种植面积,平均排水再利用量达到40 mm,因此下游地区具有更高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水资源配置中应注意配置方案对水资源利用方式和效率的影响,同时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相似文献   
72.
簸箕李灌区土壤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圭夫渗透仪测定簸箕李灌区的土壤田间饱和水力传导度,运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和地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空间变异特性,并比较其分析结果,认为该灌区土壤呈现较大的随机变异性,具有空间变异结构,经典统计学方法分析土壤空间变异性有一定缺陷,地质统计学则比较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73.
为获取冬小麦根系层水量转化情况,该文采用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思想和Vensim软件构建了冬小麦一维逐日土壤水量平衡模型。模型将2m土层概化为十个串联的水箱,计算了灌溉降雨后的土壤水分下渗、土壤蒸发、作物蒸腾、毛管上升补给和水分重分配等物理过程。利用河北省石津灌区军齐干渠北二支一斗渠2007-2009年两季冬小麦的田间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结果显示率定期和验证期的平均残差比例和分散均方根比例均在15%以内。三种极端条件测试和六种参数的敏感性测试以及与Hydrus-1模型的比较表明模型假定合理,没有发生结构性错误。对灌区两季冬小麦生育期的土壤水分转化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降雨和灌溉是主要供水水源,毛管水上升量很小,底部渗漏较大,而土壤储水量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