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1株分离筛选自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真菌菌株F1的分类学地位及对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凋落物的分解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形态学和rDNA-ITS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菌株F1的分类学地位进行了确定,初步鉴定为Microdochium bolleyi;应用摇瓶液体发酵法,通过接种和不接种处理,分别以2种草坪草凋落物为底物,于25℃,150 r/min震荡培养42 d,测定了2种草坪草凋落物诱导真菌分泌木质纤维素酶活力动态变化和草坪草凋落物细胞壁物质(CWM)的降解率。结果表明,1)接种处理后,2种草坪草细胞壁非水溶性物质(ICWM)的量显著减少(P<0.05);2)漆酶出现最早,其次是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邻苯二酚氧化酶和愈创木酚氧化酶出现最晚;3)与白三叶凋落物为底物的发酵体系相比,黑麦草凋落物ICWM和CWM降解率高,且差异显著(P<0.05);4)除漆酶之外,以黑麦草凋落物诱导菌株F1分泌的滤纸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邻苯二酚氧化酶和愈创木酚氧化酶活力比白三叶诱导相应的酶活力高(P<0.05)。  相似文献   
102.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返青期不同草地型土壤氮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在东祁连山选择代表性的7种高寒草地型为研究对象,在返青期对其土壤微生物量氮、全氮、K2SO4浸提氮、碱解氮、氮密度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全氮、碱解氮和氮密度分别介于4.2~7.9 g/kg、104.1~234.0 mg/kg和0.38~0.61 kg/m2。2005和2006年土壤K2SO4浸提氮分别介于3.4~11.4和1.8~13.9 mg/kg,占土壤微生物量氮的3.93%~11.62%和3.88%~15.37%。微生物量氮在2005和2006年分别介于49.0~143.0 mg/kg和35.9~171.7 mg/kg;与K2SO4浸提碳在灌丛草地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草本草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K2SO4浸提氮在杜鹃灌丛和高山柳灌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金露梅灌丛和草本草地呈显著正相关(P<0.05)。除嵩草草地外,微生物量氮与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磷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2005年K2SO4浸提氮和微生物量氮对土壤全氮贡献率分别为0.07%~0.16%和1.16%~1.93%。在东祁连山高寒草地,草地型间土壤全氮、碱解氮、K2SO4浸提氮及微生物量氮有明显差异,且草地型决定了微生物量氮的数量和生态分布,植物群落是影响微生物量氮数量和生态分布及其与土壤K2SO4浸提碳、氮相关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微生物量碳、氮、磷间的相关性由土壤微生物本身或其群落结构决定。  相似文献   
103.
2 西藏设施蔬菜根病的发生特点 2.1 病原物种类增多且危害加重自2000 年以来,由于西藏地区设施面积猛增,设施条件的不可移动及设施内环境条件较适合发病,加上连茬栽培,生产中又缺乏抗(耐)病品种,设施蔬菜病害种类随之增多,病害发生加重,特别是土壤中各类病原微生物大量累积,导致根部病害的病原物种类增多,危害程度越来越重,致使为害多种蔬菜的根腐病、菌核病、疫病、枯萎病等病害大面积发生。据调查,设施蔬菜中以辣椒疫霉菌引起的辣椒根部病害发生较重,在堆龙德庆县、蔡公堂乡及林芝地区病株率分别高达30.4% 、10.0% 和33.6% , 其中个别棚病株率达到62.8% ;菜豆根腐病病株率也较高,达43.0% ,病情指数为16.6;西瓜枯萎病在多个地区普遍发生,严重时病株率在35.0% 以上,甚至毁棚,但菜农对此病知之甚少,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导致众多菜农不敢种植西瓜。这些作物受根部病害为害后田间死株率较高,给生产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此外,在蔡公堂地区种植的茄子上有黄萎病和菌核病发生,病株率分别为1.0% 和6.0% ,总体较轻。  相似文献   
104.
对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内生细菌部分生物功能进行鉴定及测定;采用组织分离法从青藏高原青海省海西线叶嵩草根部分离出10株内生细菌。结果表明,10株内生细菌均能固氮,2G1和2G10能够产IAA;其中2G2、2G3、2G4、2G5、2G6、2G7、2G8和2G9对指示菌均有拮抗作用,对马铃薯炭疽菌Colletotrlchum coccodes的拮抗作用最强,抑菌率达88.58%。通过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结合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将2G1和2G10分别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和Bacillus simpix,2G2和2G9鉴定为亲甲基醇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2G3和2G6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2G4和2G5鉴定为云南苏铁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2G7和2G8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研究结果为青藏高原极端生境牧草根部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及功能菌株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5.
为明确高寒草地牧草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内生细菌262AG6的生防潜力,采用平皿对峙法测定其抑菌功能,并综合形态学特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262AG6对马铃薯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的抑制效果达到81.33%,对其他多种病原真菌也具有良好抑制能力,且抑菌能力稳定;在含100mg·L~(-1)色氨酸和不含色氨酸的King培养液中分泌IAA的量分别为8.04mg·L~(-1)和7.98mg·L~(-1);具有溶解无机磷和固氮的能力;262AG6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杆状,菌体大小为(1.63~3.65)μm×(0.38~0.95)μm,综合形态特性、16SrDNA和gyrB DNA序列分析将菌株262AG6鉴定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106.
珠芽蓼内生菌ZA1对马铃薯的防病促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方法对莫海威芽孢杆菌ZA1分泌吲哚乙酸(IAA)、固氮、溶磷和产抑菌酶等能力进行定性测定,并在室内和大田条件下对其防治马铃薯病害及促生作用进行了研究。ZA1在含和不含色氨酸的King培养基中分泌IAA分别为12.17和9.75 mg/L,具有固氮能力并能分泌胞外蛋白酶,但无溶磷能力,且不能产生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10倍液喷雾对贮藏期马铃薯坏疽病的防效达85.9%;20倍液拌种对田间马铃薯晚疫病防效为26.56%,但马铃薯商品薯增产率达36.29%,每hm2增产率达33.88%。采用10倍稀释液对马铃薯块茎拌种后盆栽55 d,根、茎及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经10倍ZA1处理后,根长与干、鲜重分别增加8 cm、0.75 g和5.07 g,株高、茎粗及茎干、鲜重分别增加2.74 cm、0.27 cm、0.52 g和5.73 g,干湿根冠比分别增加0.214和0.094,叶绿素含量增加0.54 mg/g;且可诱导马铃薯植株内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 )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增加。本研究明确了菌株ZA1对马铃薯的防病促生作用及对其防御酶的诱导,为ZA1开发成为微生物农药及菌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采用三因素四水平完全实施方案,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孜然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10(N2P2K3)处理在生育初期和中期均能明显提高孜然对养分的吸收量,吸氮量和吸钾量均达到最大值,虽然后期对养分的吸收量很小,而T10处理籽粒产量为1 523.55 kg/hm2,籽粒产量最高处理T7(N...  相似文献   
108.
从珠芽蓼中分离的内生细菌ZA1对马铃薯坏疽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鉴定为莫海威芽孢杆菌。本文通过平板对峙法对ZA1分泌物抑制马铃薯坏疽病菌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ZA1抑菌粗提物的稳定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ZA1的最佳培养基为B培养液,最佳发酵温度为17.8℃,培养基的最佳pH是6.9,150 mL三角瓶的最佳装液量为20 mL,最佳培养方式为暗处理振动培养96 h,经对ZA1进行优化培养,其对马铃薯坏疽病菌的EC50=0.1228 μL/mL,是优化前EC50=4.5888 μL/mL的37倍。ZA1的抑菌粗提物90℃下处理2 h,其相对活性达到76.62%,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对紫外线照射30 min后相对活性差异不明显; pH为3和11时,其相对活性分别为92.87%和85.11%;对蛋白酶和Ag+、Cu2+、Zn2+和Fe3+等金属离子不敏感,经Ag+处理后的相对活性可达到86.93%。  相似文献   
109.
通过2年对番茄自粉病田间扩展流行动态调查和药剂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白粉病菌首先由中心病株下部叶片向上部作垂直扩散,随后进行水平传播,且顺垄传播快;在甘肃省张掖市一般7月中旬至下旬开始出现,田间蔓延快;环境条件适宜时,从植株上部叶片显症到发病率达91.5%仅需5d。田间防治试验表明,喷药7d后,24%噻呋酰胺悬浮剂12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0倍液、30%苯醚甲环唑&#183;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和62.25%代森锰锌&#183;腈菌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效达到最大,依次为83.4%、81.4%、81.3%和68.7%,而喷药10d后40%氟硅唑乳油3个浓度梯度(3000、5000倍液和7000倍液)的药效均达到最高值,依次为72.2%、73.3%和78.5%,表明40%氟硅唑乳油持效期较长,药效稳定。  相似文献   
110.
对甘肃省天水市辣椒炭疽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经致病性测定分离物LC8可以引起典型症状,为致病菌;LC8菌落呈圆形,初期乳白色绒毛状,后中央变为墨绿色,菌丝无色,有隔,有分枝,分生孢子长圆柱形,单孢,无色,内含油滴,大小(12.624~18.645)×(3.928~4.995)μm,分生孢子盘垫状,其上生无色、具分隔的分生孢子梗;经ITS、CHSI、ACT、TUB2和GAPDH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分离物LC8与斯高威尔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covillei)同源性为100%,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一支,将其鉴定为斯高威尔炭疽菌(C.scovillei)。该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25℃、pH 6.0和全黑暗,碳源为甘露醇,氮源为蛋白胨;最适产孢温度35℃、pH 8.0和12 h光暗交替,碳源为果糖,氮源为蛋白胨;最适孢子萌发温度30~35℃、pH 6.0和全黑暗,碳源为6-脱氧-L-甘露糖,氮源为蛋白胨。该研究结果为甘肃省天水市辣椒炭疽病的诊断及科学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