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香优质绿茶杂交新品种‘云茶春毫’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云茶春毫’是从‘福鼎大白茶’(♀)ב长叶白毫’(♂)杂交组合F1中单株选育出来的新品种。1992—2010年品比、区试鉴定结果表明:‘云茶春毫’品比产量比对照‘云抗10号’高39.6%,比‘福鼎大白茶’高29.6%,区试产量高于‘云抗10号’2.5%(保山点)及10.1%(澜沧点)。制绿茶具花香显露、滋味鲜爽、叶底绿较亮等品质特点,绿茶品质总分为91.13分,超过对照‘福鼎大白茶’(90.75分)和‘云抗10号’(88.85分)。1芽2叶蒸青样含茶多酚28.0%,氨基酸2.7%,酚氨比值10.4,酚氨比值低于对照‘福鼎大白茶’(10.6)和‘云抗10号’(17.3)。抗旱、抗茶饼病能力超过‘云抗10号’,扦插繁殖和移栽成活率高于对照品种,适应能力强,在云南大叶茶种茶区推广种植良好。‘云茶春毫’品种于2010年10月12日通过省内有关专家鉴评为高香、优质、丰产绿茶杂交新品种,在2013年4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委员会品种登记,登记名称为‘云茶春毫’,登记编号为滇登记茶树2012002号。  相似文献   
12.
冬麦播种与春麦播种相比因土壤结构和作物茬口不同,对播种机的性能要求不同。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冬麦播种机具对冬麦种植至关重要,该文对冬麦播种机具在宁夏引黄灌区选型、改造提升过程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在土壤松软的情况下宜选用2BFT-12型播种机,在旱茬或沙壤稻茬地宜选用2BMFS-6/12B型简式播种机。  相似文献   
13.
野生古茶树资源主要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古茶树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是最具有保护和研究价值的初级茶树种质资源。以23份野生古茶树资源为供试材料,采摘夏梢1芽2叶制备蒸青茶样,进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总量、咖啡碱和各儿茶素组分含量等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水浸出物变幅为43.65%~51.19%,高水浸出物(>45.00%)资源有21份;茶多酚变幅为12.02%~38.60%,高茶多酚(>25.00%)资源有16份;氨基酸变幅为1.46%~3.41%;咖啡碱变幅为2.17%~4.91%;儿茶素总量变幅为15.52%~25.89%;非酯型儿茶素变幅为5.09%~9.84%;酯型儿茶素变幅为5.02%~16.57%,其中EGCG变幅为2.87%~10.01%,高EGCG(>8.00%)资源有4份;除茶多酚和氨基酸生化指标外,酚氨比也可以作为茶树品种适制性生化指标,初筛选出适制绿茶资源有5份,红绿茶兼制资源有11份,适制红茶资源有7份。供试23份野生古茶树资源内含物质丰富,可以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资源,也为有针对性地合理开发利用和培育茶树品种提供优良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14.
基于EST-SSR标记的云南大叶茶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丰富的遗传变异对提高作物的环境适应性和加快遗传改良进度至关重要。为进一步了解云南大叶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利用28对SSR引物对94份大叶茶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到等位基因128个,平均每个位点为4.57个;Shannon信息指数(I)在0.91~1.66之间,最小为5087位点0.91,最大为1696位点1.66,平均每个位点为1.30;多态性信息含量(PIC)数值在0.476~0.753之间,最小为5087位点0.476,最大为1696位点0.753,平均值为0.64;平均观测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71、0.70。通过对94份供试材料来源地遗传分化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材料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不同来源地之间而非同一来源地内。并且多数同一来源的材料分散在不同类群中,材料来源地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研究认为,聚类结果与多态性信息含量等参数值分析结果一致,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可为云南茶树资源的育种和创新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5.
绿茶新品种“佛香2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云秀  黄玫  杨兴荣  张艳梅  李友勇 《茶叶》2010,36(4):210-212
采用人工杂交育种方法,1978年以国家级良种云抗14号和福鼎大白茶为亲本,通过人工授粉,从杂交F1材料中单株选择,经过多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性试验,2003年选育出具高香、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制名优绿茶的杂交新品种佛香2号,适宜在云南大叶茶种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国家植物保护新品种“紫娟”茶树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梅  包云秀  杨兴荣  黄玫  伍岗 《茶叶》2010,36(2):81-83
本文介绍了"紫娟"茶树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习性、繁殖方法以及保健功效,阐述了观赏特性以及在园林构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云南茶树杂交良种选育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佛香系列五个品种,是1978年用云南大叶良种和国家级良种福鼎大白茶作为亲本,采用人工杂交方法育成的茶树新品种。本文介绍了其选育过程、育成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应用现状,提出了云南茶树杂交选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稀有茶树品种“紫娟”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品种简介 紫娟是1985年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在该所13.3 hm^2茶园中60多万株云南大叶种茶树中发现的1株芽、叶、茎都为紫色的茶树,由其鲜叶加工而成的烘青绿茶,干茶色泽为紫色,汤色亦为紫色,香气纯正,滋味浓强。因该茶树具有紫芽、紫叶、紫茎,并且所制烘青绿茶干茶和茶汤皆为紫色,  相似文献   
19.
1佛香系列概况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根据云南大叶种成茶香气高,抗寒、抗旱能力弱而小叶种成茶香气高,适应性、抗寒、抗旱能力强的种性特点,选用云南大叶良种和小叶良种做亲本,进行人工授粉杂交育种,1982年完成不同父母本杂交组合14个,获得杂交F1材料203份,  相似文献   
20.
以云抗10号和当地大叶种为对照,在保山市茶树良种场和澜沧县县乡企业开发公司茶果场对云茶春毫开展生态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云茶春毫的移栽成活率在92%以上,生长势较强;属丰产品种,产量比对照品种提高4.04%-31.25%;其内含物质丰富,尤其是氨基酸含量较高,达2.6%-3.1%,酚氨比值较低,为10.7%-12.3%;用其鲜叶制备的绿茶具有色泽鲜绿、白毫显露、香气高长、汤色明亮、滋味鲜醇等特点。另外,从茶树种植、茶园施肥、茶树修剪与采摘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