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6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林业   388篇
农学   363篇
基础科学   343篇
  236篇
综合类   1973篇
农作物   287篇
水产渔业   158篇
畜牧兽医   981篇
园艺   369篇
植物保护   9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控释氮肥全量基施对宁夏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淋洗损失的影响,为控释氮肥全量基施技术在宁夏引黄灌区应用提供技术依据。以宁粳50号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以不施氮肥(CK)为对照,参考农民常规施肥(FP)施氮量,设置了4个控释氮肥减量施用处理:控释氮肥135 kg/hm~2(C-135)、控释氮肥180 kg/hm~2(C-180)、控释氮肥225 kghm~2(C-225)和控释氮肥270 kg/hm~2(C-270)。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水稻生育期不同深度淋溶水浓度和淋失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C-180处理和C-225处理在氮肥用量分别降低了25%和40%的条件下,水稻籽粒产量没有降低,原因在于提高了水稻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与FP比较,控释氮肥施氮量控制在270 kg/hm~2以下时,控释氮肥全量施用各处理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C-135、C-180、C-225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比FP处理提高了10.22,11.10,12.75个百分点。控释氮肥各处理水稻生育期内田面水和不同土体深度淋溶水中的TN浓度均低于FP处理,且延迟了田面水中TN浓度峰值出现的时间,减少了因稻田排水和径流导致的氮素损失。FP处理全生育期氮素淋洗损失总量为24.57 kg/hm~2,控释氮肥各处理素淋洗损失总量在11.54~17.35 kg/hm~2,其中C-180,C-225处理总氮淋失量分别比常规施肥降低了46.17%和49.40%。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和氮素损失因素,宁夏水稻控释氮肥全量基施适宜施氮量在180~225 kg/hm~2。  相似文献   
102.
试验旨在研究3种转染方法对猪肾上皮细胞(PK15)的转染效率,为以PK15细胞为模型研究外源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本研究以PK15细胞为研究对象,用脂质体、电穿孔、慢病毒3种转染方法转染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GFPNR2F2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进而比较3种方法的转染效果。结果显示,转染PK15细胞后,电穿孔和慢病毒方法转染效率极显著高于脂质体(P<0.01),但电穿孔方法和慢病毒方法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EGFPNR2F2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慢病毒方法效果最好,脂质体方法较差,与细胞转染效率基本一致;CCK-8结果显示,电穿孔转染后细胞存活率最低,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脂质体方法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慢病毒方法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转染效率及细胞活性,本研究认为慢病毒转染方法最适合转染PK15细胞,为今后高效转染PK15细胞提供了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3.
104.
草甘膦飘移到敏感作物大豆田,会造成对大豆的伤害和产量降低。为解决这一生产实际问题,对飘移控制剂控制草甘膦飘移及除草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飘移控制剂不改变草甘膦的除草效果,可显著减小草甘膦的顺风飘移距离,降低草甘膦飘移对大豆株高、地上部及根系干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毒害。在风速为4m/s时,顺风12m及以上距离,飘移控制剂可控制草甘膦不造成对大豆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5.
云南省小麦条锈菌越夏规律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8年全国小麦锈病防治研究协作组,根据国内自四十年代以来的研究结果,按地理位置将我国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formis)越夏区划分成西北、华北、西南三大片。西北片有5个主要越夏区;华北片有2个越夏区;西南片仅1981年黄光明报道,存四川境内的阿坝、甘孜、凉山3个州存在着较多的越夏菌源。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地貌复杂,层状结构明显,小麦呈垂直分布。自六十年代以来,小麦条锈病曾于1963、1973、1979、1980、1981年度发生过五次大流行,是小麦条锈病  相似文献   
106.
NaCl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NaCl胁迫处理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浸种、水环境下发芽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小,只有在高浓度NaCl胁迫下,才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对黄瓜种子发芽的影响有显著差异;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大。对发芽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种子活力指数、发芽指数、胚根一级侧根数比发芽率对NaCl胁迫的反应更敏感。在225mmol/L 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对外源Ca^2 反应较为敏感,适量的外源Ca^2 (10mmol/L CaCl2)对盐胁迫有一定的缓解效应,浓度过高对发芽起抑制作用。适当时间的吸湿-回干处理能缓解NaCl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7.
调查了美洲班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在武威市日光温室及蔬菜产区的发生与分布情况,根据其发生特征,将全市划分为严重发生,中度发生和轻度发生3个区域,提出了不同区域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8.
福建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取自然性,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对福建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和权重的确定,计算出该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76,说明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质量较好,分析了该自然保护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9.
综述了新疆脱脂葡萄籽的基本成分,脱脂葡萄籽天然蛋白的分离方法、功能性研究以及改性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提高对灰飞虱在稻田的监测预报与持续控制水平,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幂法则,研究了浙西北水稻田灰飞虱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灰飞虱在水稻田呈聚集分布为主,聚集强度随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强。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测定,当成虫、成若虫平均虫口密度分别在1.3978头/丛、1.4883头/丛以下时,λ<2,聚集是由周边环境、移栽期、生育期等某种环境因素所引起的;当成虫、成若虫平均虫口密度分别在1.3978头/丛、1.4883头/丛以上时,λ≥2。而若虫:λ均≥2。其聚集因素是由灰飞虱自身特性与环境因子共同作用所引起。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n=(1.96)2/D2(1.35595/m+0.41366)和T(n)= 5n±4.13778 。研究结果为稻田灰飞虱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