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86篇
林业   161篇
农学   137篇
基础科学   97篇
  154篇
综合类   914篇
农作物   156篇
水产渔业   90篇
畜牧兽医   473篇
园艺   203篇
植物保护   6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氮高效水稻主要源库性状的基本特点及其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皆在阐明氮高效水稻源库性状的基本特点。【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于2012-2014年设计了两个试验。2012年和2013年,以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遗传群体114个水稻株系为供试材料,依据成熟期吸氮量和产量两个性状将114个株系群体分为6种不同氮效率类型。2014年,在前2两年试验的基础上,以筛选出的氮高效株系(L68)和氮低效株系(L2)为供试材料,研究施氮量对两种氮效率水稻株系产量、源库性状的影响。【结果】1)114个株系群体成熟期吸氮量和产量差异均较大,吸氮量变幅为11.53~27.66 g/m~2,产量变幅为311.74~763.35 kg/666.7 m~2,随着吸氮量的增加,产量呈上升趋势。产量类型与吸氮量类型并不完全一致,高吸氮量是高产的重要基础,但产量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2)氮高效水稻抽穗期叶面积系数(包括有效叶面积、高效叶面积、总叶面积)、成熟期叶面积系数均显著大于氮低效水稻,叶面积构成因子中氮高效水稻绿叶质量明显高于氮低效水稻,但比叶重不同氮效率品种间差异较小;3)氮高效水稻单位面积库容量、单位面积颖花量显著高于氮低效水稻,氮高效水稻单位干质量、单位叶面积和单位氮素库容量大,库容形成能力强;4)氮高效水稻单位叶面积颖花数、单位叶面积籽粒产量大,结实期净同化率高,氮高效水稻"流"畅,叶片光合能力强;5)综合分析表明,库容量对氮素高效吸收影响较大。提高单位氮素库容量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库容量。不同施氮水平下,氮高效水稻叶面积系数、库容量、吸氮量和产量均明显高于氮低效水稻,叶面积系数在低氮水平下两者差异最大,其他3个指标以低、中氮差异较大。【结论】氮高效水稻源库指标均优于其他类型,且这一优势在不同施氮量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972.
焦宏哲  李欢  陈惠  鲍勇  孙颖  杨玉盛  司友涛 《土壤学报》2020,57(5):1249-1258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约提高0.85℃;同时,1980—2010年间我国大气氮沉降以0.41 kg·hm~(–2)的速率逐年增加。全球变暖和大气氮沉降将通过影响环境因子变化进而影响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OM,Dissolved organicmatter)。为探究增温和施氮对DOM数量及其结构的影响,选取我国中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土壤进行增温以及施氮试验,试验设对照(CT,0 kg·hm~(–2)·a~(–1))、增温(W,+5℃,0 kg·hm~(–2)·a~(–1))、高氮(HN,80 kg·hm~(–2)·a~(–1))、低氮(LN,40 kg·hm~(–2)·a~(–1))、增温×高氮(WHN,+5℃,80 kg·hm~(–2)·a~(–1))、增温×低氮(WLN,+5℃,40 kg·hm~(–2)·a~(–1))6种处理。结果表明,与CT相比,W处理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Dissolved organic carbon)和可溶性有机氮(DON,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增加,但其芳香性指数和腐殖化程度低,这很可能是由于增温促进了土壤有机质(SOM,Soil organic matter)向DOM的转化。季节通过影响土壤环境,对施氮后的土壤DOM结构有不同影响:干季(2015年1月)时,施氮使DOM含量增加,其芳香性指数显著升高;雨季(2015年4月)时,施氮处理的土壤DOM含量升高,但其芳香性指数和腐殖化程度呈下降趋势。在增温和施氮的交互作用下DOM含量达到最高,其结构相对简单。除了温度和氮含量的直接影响外,RDA(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和pH也是决定土壤DOM变化的重要因子。增温和施氮均可以降低土壤pH,使得SOM更容易向DOM转化。增温会加速植物残体和SOM向DOM的溶解过程;施氮会通过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土壤DOM的含量。  相似文献   
973.
1998年7月,卢龙县岭沟村0.23hm~2桃园遭遇涝灾,桃园积水1~2天。灾后通过采取及时排水、挖沟晒根等措施,使桃树只出现较轻微的叶片黄化现象,果实正常采收,树势也未受影响,翌年生长结果正常。主要做法如下。 1.挖排水沟,在2天内排除了积水。 2.在排除积水后及时扶正桃树,同时设立支柱防止动摇,清除根系压沙和淤泥,对露出粗根进行培土,  相似文献   
974.
1免疫操作免疫过程中,只有正确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才能保证动物群体接种等量的疫苗和最大限度的减少应激,从而保证整个动物群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同时性。接种的途径有滴鼻、点眼、刺种、注射(皮下、肌肉)、饮水、气雾,每种疫苗均有其最佳的接种途径。总的原则为弱毒苗应尽量模仿自然感染途径接种,灭活苗均应皮下或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975.
一日龄雏鸡爆发链球菌病昊新友(上海嘉定种鸡场201806)1994年8月份,我区集亭乡陈某新近饲养1000只黄羽肉用仔鸡,进鸡的当晚就出现死亡,而且死亡呈明显上升趋势,第1天10只,第2天21只,第3天38只,三天后由于治疗作用,死亡和发病鸡只逐渐平...  相似文献   
976.
植物内生真菌的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近年来,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应用已成为一大热点。植物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能产生抗癌物质,促进植物生长,增强宿主植物的竞争力和抗逆性等,在医药、植物生长促进剂、生物农药、育种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就植物内生真菌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情况进行系统的阐述,并就其开发应用前景作以综合的介绍。  相似文献   
977.
对四川地区有代表性的52份野生狗牙根材料的11项数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狗牙根表现出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变异系数在4%~30.92%之间,平均变异系数达17.28%;外部性状间有一部分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768;通过聚类分析,四川狗牙根被分为高丛型和矮丛型两类,其中,矮丛型又分为长茎宽叶型、长叶型和短叶型,高丛型分为长茎短叶型、长茎宽叶型和长叶型三类。  相似文献   
978.
21世纪南方草业科学研究生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多年的研究生教育中,四川农业大学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地区特色的草业科学研究生教育体系。在此重点对课程体系建设、读书报告与研究生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当前草业科学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79.
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很多,所以仔猪腹泻历来是困扰养殖业的一大技术难题,若管理不到位,将会造成很大损失,据多年临床实践对于仔猪腹泻应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前提下,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980.
1 发病情况  1 997年 8月 1 6日 ,杨凌区一养羊户带一只 3月龄山羊羔来本校兽医院就诊 ,主诉 :此山羊羔出生后就发现两前肢从上到下全部肿胀 ,但吃奶及精神正常 ,3个月以来 ,一直未经治疗 ,腕关节以上部分的水肿自然消失 ,而以下部位的水肿恢复很慢 ,前来治疗。2 诊断 根据一般检查和穿刺液检查作出诊断。2 .1 一般检查 病畜体温 3 8.7℃ ,呼吸 2 1次 /min,心跳 75次 / min,瘤胃蠕动正常 ,两前肢腕关节以下明显肿胀 ,其横径是腕关节以上部位的 2倍左右 ,肿胀部位触诊 ,无热、无痛反应 ,有波动感 ,手压后不留指痕。2 .2 穿刺检查 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