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9篇
  7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光伏温差混合发电系统实际应用中因为温差电池布线及存在尺寸误差等原因,部分光伏电池背板与外界进行自然对流及自然辐射换热,光伏温差界面热耦合特性较为复杂,对混合发电效率的影响规律有待探索。该研究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混合发电系统热场分布,研究接触热阻与辐照度在4种温差电池与光伏电池面积比情况下对混合发电系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混合发电系统中对光伏电池的降温效果随着温差电池与光伏电池面积比增大而提高,标况条件下面积比为0.25、0.50、0.75与1.00的系统分别降低光伏电池温度11.02%、13.34%、13.80%与23.12%。增大温差电池与光伏电池面积比可以提升混合系统发电效率,降低接触热阻能提升同一面积比系统发电效率,通过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面积比为1.00的混合发电系统采用高热导率界面材料时具有最高的发电效率。该研究采用市场化电池研究混合发电系统温度及混合发电效率影响规律,为光伏电池与温差电池联合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2.
为探索CPP转录因子家族在红树莓果实中的功能,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与表达分析结合的方法,在‘海尔特兹’红树莓转录组数据库中检索到的CPP转录因子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转录表达量分析和qRT-PCR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红树莓CPP基因家族包括4个成员,相对分子质量在47 175.57~86 763.46 kD之间,等电点在5.83~9.20之间,为不稳定、亲水性的蛋白质,无信号肽,定位于细胞核,无跨膜结构,含有2个CXC保守结构域,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构成,含有8~12个外显子,7~8个保守基序,与拟南芥的CPP基因亲缘关系较近,含有生长素、脱落酸、赤霉素、水杨酸、防御和应激、干旱诱导等顺式作用元件,转录表达和qRT-PCR表达均分析发现RuCPP-1和RuCPP-4基因在青果时期的表达量最高,RuCPP-2和RuCPP-3基因分别在红果和深红果时期的表达量最高,推测RuCPP基因家族可能参与调控生长素、脱落酸、赤霉素、水杨酸等反应。  相似文献   
133.
对3个商业化栽培羊肚菌菌株进行了鉴定,通过多孢分离及组织分离2种方式分离菌株,并利用冬闲蔬菜大棚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个羊肚菌菌株均鉴定为六妹羊肚菌。2种分离方式下,六妹羊肚菌HY8后代分离菌株产量均高于菌株HA1和HY5。菌株HY8多孢分离后代菌株产量明显低于组织分离菌株,而菌株HA1和HY5多孢分离菌株产量略高于组织分离菌株。说明六妹羊肚菌不同菌株的大田表现差异较大,不同分离方式的后代菌株产量也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为羊肚菌生产中选择表现优良的菌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4.
135.
Ⅱ优42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1年用Ⅱ-32A与镇恢42测配而成的迟熟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该组合于2003~200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试,2004年破格参加生产试验,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Ⅱ优42制种一般产量3.57 t/hm2,最高产量达5.58t/hm2。  相似文献   
136.
江苏粳稻食味品质育种研究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苏省2001—2013年通过审定的83份常规粳稻品种及4份对照品种为对象,利用食味仪测定各品种的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及食味值,分析各生态型品种食味品质的变化趋势,以探讨加快江苏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选育进展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亚硒酸二葡萄糖酯对7~35日龄临武鸭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300只7日龄体况健康的临武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不额外补充硒源;试验组(Ⅱ、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0.20、0.30和0.40 mg/kg的亚硒酸二葡萄糖酯(以硒计)。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亚硒酸二葡萄糖酯对7~35日龄临武鸭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2)Ⅴ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Ⅰ、Ⅲ和Ⅳ组(P<0.05)。Ⅴ组血清硒含量显著高于Ⅰ、Ⅱ、Ⅲ和Ⅳ组(P<0.05)。3)Ⅴ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亚硒酸二葡萄糖酯对7~35日龄临武鸭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无不良影响,但可降低血清甘油三脂含量,并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综合各项指标,7~35日龄临武鸭饲粮中亚硒酸二葡萄糖酯适宜添加水平为0.40 mg/kg(以硒计)。  相似文献   
13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支链氨基酸(BCAAs)比例对29~63日龄攸县麻鸭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发育的影响,以确定其饲粮适宜BCAAs比例。试验选取28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攸县麻鸭公鸭504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饲粮BCAAs维持总量不变,各组(1~6组)中亮氨酸(Leu)∶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比例分别为1∶0.4∶0.3、1∶0.5∶0.4、1∶0.6∶0.5、1∶0.7∶0.6、1∶0.8∶0.7和1∶0.9∶0.8,其他营养成分水平保持一致。试验期35 d。结果显示:1)饲粮不同BCAAs比例对试验鸭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1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其他5组(P<0.05)。4组的料重比最低,且显著低于1和2组(P<0.05)。2)4、5和6组血清中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1和2组(P<0.05);血清中尿酸含量随饲粮Val和Ile比例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其中4组血清中尿酸含量最低,显著低于1、5和6组(P<0.05);4和5组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1和2组(P<0.05);3、4...  相似文献   
139.
140.
正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红小豆应该如何选择品种及主要特性,对如何做好红小豆的种植加以探讨,希望对农民朋友有所借鉴和帮助。红小豆属于豆科类草本植物,一年生,在中医上有多种作用,如它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等特殊功效。红小豆在全国各地有较大的种植范围,黑龙江垦区各农场都有很多农户种植这一作物,其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1红小豆品种的选择及主要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