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2篇
  1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总结棚室蔬菜病虫害物理防治方法,包括种子消毒、土壤消毒、定植前低温炼苗、高温闷棚、地膜覆盖、灯光诱杀、趋避与趋性的利用、防虫网覆盖、人工扑杀等。  相似文献   
82.
[目的]鉴定河南郑州周边地区玉米田的4种暗色丝孢真菌.[方法]从郑州市周边玉米田分时期采集典型土样24份.结果]分离鉴定出4种暗色丝孢菌,分别是腐质霉、穗状平脐蠕孢、黑细基格孢和葡萄穗霉,对其进行了详尽的形态描述,并讨论了他们与近似种的关系,所研究玻片标本与活菌种,均保存于河南农业大学菌物学标本室.[结论]为该地区玉米病害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3.
采用绿茶工艺加工山苦茶,经真空包装2 kGy剂量辐照杀菌,与当地百姓采摘后直接晒干的山苦茶相比较,水浸出物、茶多酚、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咖啡碱含量降低;卫生指标经检验符合国标,产品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回甘,清香怡人。  相似文献   
84.
采用青茶工艺制作山苦茶,之后经真空包装辐照杀菌,与当地百姓采摘后直接晒干的山苦茶相比较,水浸出物、茶多酚、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咖啡碱含量降低;卫生指标经检验符合国标。产品汤色橙红明亮,滋味醇厚回甘,清香怡人。  相似文献   
85.
86.
一、病因及症状胡子鲶“黑体病”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与饲料及水体污染有密切关系。投喂霉变饲料,或带病菌水体流入传播精原都会直接引起病发。长其投喂单一饲料,或时饥时饱,导致胡子鲶消化系统失调,降低抗病能力也会发生“黑体病”。患病鱼体主要症状是体色变黑,胸鳍基部红肿,有的头北部出现霉斑点、鳍条溃烂、肛门红肿、腹腔积水等症状。此病传染快,患病鱼类食欲显著下降,常悬垂于表层水体,最后死亡。死亡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87.
大肠杆菌病是养鸡业中常见的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且易产生耐药性。该病的发病因素较多,包括鸡舍环境恶劣,空气质量差,饲养密度大,免疫接种,饲料、饮水被污染等原因,还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或继发病。当鸡群中存在慢性呼吸道病、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炎等时,就会并发或继发大肠杆菌病,以慢性呼吸道并发或继发本病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88.
以植物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为供试材料,以辣椒为研究对象,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环境,研究了植物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对辣椒幼苗株高、叶长、茎粗、鲜重、干重、须根数等形态指标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细胞膜相对透性、脯氨酸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植物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幼苗生理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椒幼苗经次生代谢产物处理后,试验组株高高于对照组30.91%,叶长高于对照组14.76%,茎粗高于对照组129.57%,须根数高于对照组33.33%,鲜重高于对照组33.37%,干重高于对照组43.79%,叶片相对含水量高于对照组8.71%,细胞膜透性低于对照组14.63%,脯氨酸含量高于对照组14.90%;该研究表明,植物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通过对辣椒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等方面的干旱适应性调节,来提高其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89.
介绍了丰花3号的特征特性,阐述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0.
玉米茎基腐病是由病原菌复合侵染所引起的病害,在山西省分布广、危害重,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此病可以危害幼苗,但主要发生在生长后期。其症状分急性型和慢性型,前者整株很快青枯死亡:后者一般在吐丝后发病,较常见,一般表现为:叶片由下向上逐渐枯死,发病后期茎基纵剖面髓部变色收缩,果穗下垂,易倒伏。经试验证明:其主病原(uajor pathogen)为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串珠胶孢变种(F. moniliforme var.subglutinans)、禾谷镰刀菌(F. graminearum)、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sp.),其中串珠镰刀菌致病力最强。通过玉米不同发育阶段的连续分离证明:四种主病原都有潜伏侵染现象,串珠可以扩展到茎基第三节间,但并不扩展到穗部。次病原(Minor pathogen为木贼镰刀菌(F. equiseti)、交链孢菌(Alternaria spp)、半裸镰刀菌(F. semitectum)、多隔镰刀菌(F. decemcellulare)、弯角镰刀菌(F. camptoceras)等,它们是在主病原侵入后才侵入寄主的,本身致病力弱,但与某些主病原有协生作用,可加重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