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8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8篇
  5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构建VAR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析等方法对贵州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贵州产业结构升级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较大;贵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受到产业结构变动冲击产生较弱反应;短期内贵州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比贵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受到贵州产业结构变动感应敏感度低。针对这些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当前采茶音乐发展状况进行剖析,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未能对其价值进行深层次了解,以至于了解采茶音乐艺术的人群日益减少,整个艺术传承发展遭遇巨大危机。随着全球融合层次、内涵不断完善,当前以采茶音乐为代表的茶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面临更严峻的形式。我们也认识到一种音乐艺术想要继承,需要创新,因此采茶音乐要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环境,结合各种先进艺术,创新采茶音乐的表现形式,从根本上完善其传承发展思路。本文拟从采茶音乐的简介分析入手,着重探讨这一艺术形式的文化价值,从而探究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采茶音乐的文化价值体现方式。  相似文献   
23.
为了解决Ⅱ型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enotypeⅡ,GCRV-Ⅱ)含量和滴度测定方法的选择问题,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mmunoperoxidase monolayer assay,IPMA)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fluorescent assay,IFA)三种方法来对GCRV-Ⅱ进行检测和含量测定,从特异性、敏感性、可靠性和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来比较这三种方法对于GCRV-Ⅱ定量检测的差异。结果显示:qPCR、IPMA和IFA三种方法检测GCRV-Ⅱ的最低限分别为8.6、86和86拷贝/μL,qPCR的检测灵敏度比IPMA和IFA高一个数量级;特异性分析表明,qPCR、IPMA和IFA三种方法均只能检测出GCRV-Ⅱ型分离株,而其它病毒和未感染病毒的阴性对照细胞均为检测阴性,表明这三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3种方法分别检测60份已知临床样品,qPCR、IPMA和IFA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7%(29/30)和100%(30/30)、100%(30/30)和93.3%(28/30)及100%(30/30)和100%(30/30);三种方法对于GCRV-Ⅱ的定量检测结果中病毒拷贝数和病毒滴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拟合曲线分别为:Y(IPMA,TCID_(50)/mL)=23.629X-536 174(qPCR,拷贝/mL)(R~2=0.996)、Y(IFA,TCID_(50)/mL)=20.318X-575 062(qPCR,拷贝/mL)(R~2=0.995)和Y(IPMA,TCID_(50)/mL)=1.161X-1 176(IFA,TCID_(50)/mL)(R~2=0.999)。结果表明,GCRV-Ⅱ病毒滴度的测定,除了用IPMA和IFA外,也可以采用qPCR方法通过测定病毒的核酸拷贝数来测算其病毒滴度。  相似文献   
24.
鲤疱疹病毒3型T分离株主要免疫原性蛋白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鉴定鲤疱疹病毒3型(Cyprinid Herpesvirus 3,CyHV-3)主要免疫原性蛋白,研究采用CyHV-3-T分离株感染CCB细胞系,运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方法对CyHV-3进行纯化,纯化的病毒颗粒经SDSPAGE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后,用锦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抗CyHV-3阳性血清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结果表明,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大量完整囊膜包裹或只有裸露核衣壳的CyHV-3颗粒,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抗CyHV-3阳性血清与多种病毒蛋白具有明显特异性免疫反应,质谱鉴定表明其中4种免疫原性蛋白分别为ORF92、ORF66、ORF72和ORF81,其中ORF66和ORF72为首次鉴定的具有免疫原性衣壳蛋白。本研究将为CyHV-3血清学诊断方法的建立、亚单位疫苗或DNA疫苗的研制提供更多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25.
不同干豆豆浆机制备豆浆的主要品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豆为原料选用我国2个主导品牌的3款豆浆机(九阳精磨豆浆机、九阳无网干豆豆浆机、美的无网干豆豆浆机)制作豆浆,从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回收率、豆浆颗粒度及感官特性等方面对豆浆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豆浆的蛋白含量为1.72%~2.66%,蛋白回收率为47.13%~68.66%,带有精磨器的豆浆机制备的豆浆蛋白含量及蛋白回...  相似文献   
26.
为探明覆膜条件下深翻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以‘伟科702’为供试材料,在覆膜条件下设深翻(FS)和旋耕(FR)2个处理,测定并计算不同处理下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结果表明:吐丝期后,FR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FS,且随生育进程差异增大。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持续时间均表现为FR>FS,最大速率出现时间为FS>FR。FR吐丝后的营养器官的转运量、转移效率和对子粒贡献率均显著高于FS,各器官表现为叶>茎>穗部。  相似文献   
27.
白果蛋白过敏动物模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白果蛋白致敏的小鼠模型进行研究,以明确白果蛋白是否具有致敏性。【方法】以Tris-HCl缓冲液为阴性对照、卵白蛋白为阳性对照,设置白果蛋白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隔7d经口灌胃致敏1次共3次,末次致敏7d后腹腔注射激发,致使小鼠过敏。【结果】经白果蛋白及阳性对照激发后的小鼠血清产生高水平IgE及IgG抗体,体外激发小鼠致敏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免疫期间血浆中组胺也显著升高,小鼠肠、肺、肝均见炎症病灶,高剂量处理及阳性对照的肾脏也呈炎症细胞浸润。【结论】该模型可用于研究白果蛋白致小鼠发生的IgE介导的Ⅰ型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28.
摘要:以十个秸秆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差异明显的青贮玉米杂交组合为材料,研究了生育时期青贮玉米蔗糖合成酶活性与秸秆NDF含量之间的关系。为改善青贮玉米NDF含量,育成低纤维高品质青贮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青贮玉米组合的秸秆NDF含量与蔗糖合成酶活性有关,且秸秆NDF含量与蔗糖合成酶活性成负相关。验证了蔗糖合成酶作为纤维素合成的关键酶,通过将蔗糖分解为UDPG,为纤维素合成提供直接底物的规律。  相似文献   
29.
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山27和先玉335为供试品种,在西辽河平原研究了农户模式(目标产量11.25 t.hm-2,以NH表示)、高产模式(目标产量12.75.thm-2,以GC表示)和再高产模式(目标产量14.25 t.hm-2,以ZGC1、ZGC2表示,ZGC1和ZGC2密度相同,施肥时期不同)下春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玉米籽粒灌浆过程均可用Logistic方程进行描述,2个品种籽粒的终级生长量,除先玉335中下部籽粒外均表现为NH>GC>ZGC1>ZGC2。2个品种起始生长势均表现为NH>GC>ZGC,其中,金山27表现为ZGC1>ZGC2,先玉335则为ZGC2>ZGC1。4种栽培模式下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均表现为NH>GC>ZGC2>ZGC1,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均以NH最快,ZGC2最慢;有效灌浆期总体上表现为ZGC1>ZGC2>NH>GC。籽粒平均灌浆速率的大小,在灌浆不同阶段存在一定的差异,灌浆渐增期和快增期均表现为NH>GC>ZGC,而灌浆缓增期则表现为ZGC>NH>GC。灌浆快增期积累的干物质量对产量的贡献率为ZGC2>ZGC1>GC>NH。脱水速率前期表现为NH>GC>ZGC1>ZGC2,授粉后32~60 d的脱水速率为ZGC2>ZGC1>GC>NH,且模式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0.
硫丹降解菌C7在土壤中的降解性能及其酶促降解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Ochrobactrum sp. C7是一株高效硫丹降解菌。本试验对C7在土壤中降解硫丹的效果以及C7产生的硫丹水解酶(粗酶液)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30天内能很好地降解土壤中的硫丹;降解酶在30~45℃、pH5.5~7.5的条件下活性较高;在pH7和40℃时显示最大的硫丹水解酶活性。初步判断水解酶的表达可能是组成型的,此粗酶液可用于果蔬表面农药残留的快速解毒和清除,从而为高效降解菌株的应用与环境中的生物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