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林业   489篇
农学   271篇
基础科学   214篇
  217篇
综合类   1859篇
农作物   267篇
水产渔业   257篇
畜牧兽医   1022篇
园艺   261篇
植物保护   8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草间小黑蛛雌成蛛对小菜蛾和菜青虫幼虫的捕食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雌成蛛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和菜青虫(Pierisrapae)幼虫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草间小黑蛛对小菜蛾2,3,4龄幼虫及菜青虫1龄至2龄初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瞬间攻击力口和日最大捕食量1/Th分别为0.7435,0.6571,0.5490,0.5796和47.85,9.93,2.66,4.21头。草间小黑蛛有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大,捕食作用率相应降低;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捕食作用率(E)与自身密度(P)的函数关系式为E=0.2026P^-0.3430。相互干扰会降低草间小黑蛛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寻找效应,但对其捕食量影响不大。在小菜蛾和菜青虫幼虫的混合种群中,对草间小黑蛛进行选择性观察,结果表明草间小黑蛛偏嗜小菜蛾。  相似文献   
162.
玉米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群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杂种优势群划分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可以划分杂种优势群,并在结合育种实践的基础上构建杂种优势模式.分子标记技术已成为分析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工具.对不同分子标记系统的比较分析表明,SSR标记最适合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系谱分析方法、数量遗传学方法和分子标记技术是分析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常用方法.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并结合双列杂交和NC-Ⅱ方法对中国玉米种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当前玉米育种主要使用3个杂种优势群(DOM,Reid,Lancaster)或5个亚群(四平头,旅大红骨,BSSS,PA,Lancaster).  相似文献   
163.
安徽省主要作物最佳施硫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安徽省土壤有效硫含量分配和丰缺频率研究的基础上,自1993到1998对小麦,大豆,油菜和水稻进行了30个田间小区试验,证明了这几种作物施硫的增产效应,找出最佳施硫水平和施硫与N(P)的最优配施组合30个田间小区试验中,(1)9个小麦,大豆和油菜简单对比试验表明,施硫使产量分别提高15%、14%和17%,产出/投入比(VCR)依次为34、29和8,大多数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增加2~5个百分点;(2)两个大豆和两个油菜的施硫水平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了施硫的正效应.两个大豆试验表明,施硫比对照增产4%~15%(每公顷增产113~527 kg),产出/投入比(VCR)6~15.蛋白质含量从对照的40%提高到施硫处理的42%左右,但对含油率未表现多大影响.5个硫水平中,S90表现最好.两个油菜试验结果表明,施硫增产4%~11%,产出/投入比(VCR)2~7,菜籽粗蛋白含量由对照的23.8%提高到施硫的26%左右.从两种作物施硫水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在安徽省目前情况下,大豆和油菜的最佳施硫水平为60~90 kg/ha;(3)用"2因素-2次饱和D-最优设计"进行的五个点的小区小麦6个N-S水平的交互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处理的产量均有提高,单施N或N-S配合的比N0S0的增产2%~48%,所有N-S配合的,绝大多数比N262.5S0的增产1%~19%,增产率低的或表面减产的,因减N节本,实际效益仍然可观.5个试验点绝大部分N-S配施的,每公顷的节本和增产带来的实际增收大约为150~2000元人民币.N-S水平与产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二元二次相关,Y=a+bN+cS+dN2+eS2+fN*S(R2=0.7695*-0.9658**)(n=6),此方程经进一步验证修改,有助于小麦施肥中N、S用量的选择5个试验点F值达1.6707*-33.3185**,在0.05~0.01水平显著.N-S配合施用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2个百分点左右.N-S配合施用对油菜和水稻的产量影响,同样表现了积极的经济效益.(4)6年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土壤磷酸二氢钙浸提性S(MCP-S)含量分别与1 kg S的净增产量(kg)、增产率(%)和VCR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r2=0.2997-0.3923,n=17),曲线示明,土壤MCP-S含量在22 mg/kg以下的土壤情况,作物施硫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4.
犀角金线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犀角金线纪SinocyclocheilusrhinocerousLietTao是作者前已描记的新种[李维贤和陶进能1994],属典型的洞穴鱼类。具有典型的适应洞穴生活环境的形态结构,是研究第四纪鱼类对环境适应和石灰岩岩溶地貌发育历史的好材料,有重要科学价值。同时,由于其形态特殊,头上长有一个骨质长角,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为此,我们对犀角金线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该鱼种的发现和命名早在十年前,作者从事云南鱼类研究中就听到过许多有关头上长角的鱼的传闻,经分析研究认为这是一个好线索,应有意识地进行调查采集。经过5年的调查访问,终于在19…  相似文献   
165.
就延安苹果园土壤现状进行了总结,对近年来土壤改良过程中存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归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当地农民进行土壤改良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6.
[目的]找出赤水乌骨鸡和泰和乌鸡TYR基因外显子的多态位点(SNP),为后期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选育乌度更深的赤水乌骨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DNA混池结合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分析赤水乌骨鸡和泰和乌鸡TYR基因外显子的SNP位点,并对筛选出的SNP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泰和乌鸡中发现4个SNPs位点,分别为Exonl-C829T、Exon1-C921T、Intron 1-A 1018G和Intron2-T79A,其中,Exon1-C829T和Exon1-C921T为同义突变;在赤水乌骨鸡中发现5个SNPs位点,分别为Intron1-G156A、Intron2-T7C、Intron4-G201A、Intron4-C221T和Exon5-A205G(非编码区).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TYR基因突变前后编码区序列的mRNA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发现赤水乌骨鸡的mRNA二级结构未发生变化,而泰和乌鸡Exon1-C829T和Exon1-C921T的突变均引起mRNA二级结构改变,使得TYR基因mRNA二级结构最小自由能减小,即二级结构稳定性增加.赤水乌骨鸡TYR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β-转角及扩展链组成,分别占26.65%、55.31%、3.41%和14.63%.[结论]Exon1-C921T突变可能会对鸡的肉色产生影响,故推测Exon1-C921T是影响赤水乌骨鸡和泰和乌鸡乌度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7.
为明晰油菜BnaYUCCA10基因与油酸含量之间的关系,以miRNA测序得到的BnaYUCCA10基因为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研究BnaYUCCA10基因在30份不同油酸含量的甘蓝型油菜不同部位和生长时期的表达情况,并对BnaYUCCA10基因是否参与油酸的代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大...  相似文献   
168.
西花蓟马的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及危害特点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西花蓟马是危害极其严重的害虫.2003年6月在我国大陆首次发现此虫,在我国尚未对其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及危害特点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及检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9.
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与配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都匀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48个半同胞家系9年生测定林的胸径、树高、材积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家系间树高、胸径、材积差异极显著,具有较高的遗传力。从中选择出9个优良家系,其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为7.12 m、9.84 cm和0.037 97 m3,遗传增益分别为10.44%、7.73%和20.80%。从优良家系内选择46株优良单株,其树高、胸径、材积分别增加了53.81%,56.65%和150.18%、材积预期增益为55.05%。这些优良单株可作为贵州省营建马尾松高世代种子园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170.
以‘小×胡8号杨’叶片为试验材料,探讨叶片预处理、无机盐浓度、不同温度和光强、抗氧化剂与吸附剂等对褐化控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经过5℃、12h预处理能减轻外植体褐化现象;使用1/2MS培养基较MS培养基褐化程度减轻;低温暗处理和常温暗处理都能一定程度上减轻褐化;抗氧化剂和吸附剂对褐化作用较明显,其中PVP效果较好,VC次之,Na2S2O3最差;6-BA和IBA浓度变化对褐化现象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