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8篇
  22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研究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影响,为精准提升土壤肥力质量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方法  以北京市副中心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施肥方案,即不施肥(NF)、氮磷钾单施(MF)、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单施(GF)、氮磷钾和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混施(MF+GF),每种施肥方案氮磷钾施入量均为N 10 g/kg、P2O5 1.5 g/kg、K2O 5 g/kg,分别在施肥后1、3、6、9、12个月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土壤有机碳组分研究。  结果  不同施肥方案下,土壤富里酸碳、胡敏素碳和球囊霉素碳含量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施肥后1个月达到最高,分别为0.98、5.03 g/kg和215.48 mg/kg。施肥1年后,土壤富里酸碳、胡敏酸碳、可溶性碳、碳水化合物和球囊霉素碳含量均表现为在GF和MF+GF方案下最高,而土壤胡敏素碳含量则表现出在MF方案下最高。施肥对球囊霉素碳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其他有机碳组分,敏感性指数4.80% ~ 229.03%。MF方案对土壤有机碳组分最不敏感,GF方案显著提高了土壤胡敏酸碳,胡敏素碳和球囊霉素碳敏感系数,MF+GF方案提高了土壤可溶性碳,富里酸碳和碳水化合物敏感系数。土壤球囊霉素碳与全氮和有效磷含量线性相关系数最高,分别为0.703 8和0.867 6。土壤碳水化合物与硝态氮和速效钾线性相关性系数最高,分别为0.524 6和0.586 9。  结论  不同施肥方案对土壤碳组分均有影响,球囊霉素是有机碳组分最敏感指标,且与土壤全氮、有效磷含量线性相关性较强,可作为苗木施肥管理过程中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42.
为探讨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GWC)对重金属污染下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GWC施用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2%、5%)对铅(500 mg·kg-1)、锌(1 000 mg·kg-1)单一和复合污染下小白菜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WC施用量的增加,铅、锌单一和复合污染下小白菜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MD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施用GWC能提高铅、锌单一和复合污染下小白菜CAT活性。施用适当量的GWC能促进小白菜生长,改善小白菜生理特性,提高小白菜抵御铅、锌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43.
以老秃顶子毛榛子灌丛、岳桦林、云冷杉与枫桦混交林、落叶阔叶林4种典型林分为对象,研究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全氮质量分数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其它土壤基本属性(土壤m(碳)∶m(氮)、全磷质量分数、全钾质量分数、密度和p H值)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的土壤有机碳、全氮质量分数都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有明显的降低,且不同土壤层次间呈现显著性差异。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在23.45~46.98、1.42~2.91 g/kg,其中云冷杉、枫桦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46.98、2.91g/kg。各林分土壤m(碳)∶m(氮)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岳桦林带、云冷杉与枫桦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毛榛子灌丛带;各林分0≤h5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云冷杉与枫桦混交林、毛榛子灌丛带、岳桦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别为96.36、89.73、81.93和66.16 t/hm2。与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的为土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的为土壤p H值,没有显著相关性的为土壤m(碳)∶m(氮)、全磷质量分数、全钾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44.
滨海盐碱土壤改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土壤的改良效果,采用有机改良剂、沸石和园林废弃物3种改良剂的组合,通过5种不同的配比处理对河北省黄骅市中捷友谊农场的滨海盐碱土进行改良,通过田间试验,改良1年后取样,测定8大离子含量及土壤总盐分,探讨3种改良剂的对滨海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5种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滨海盐碱地的总盐分含量,与对照相比,T4、T5、T1、T2、T3分别降低了65.03%、47.48%、47.34%、45.24%、41.78%;T4处理下土壤总盐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4种处理;5种处理均能显著降低Na+含量,与对照相比,T4、T5、T3、T2、T1分别降低了69.55%、65.43%、62.96%、57.61%、54.73%;5种处理均能显著降低Cl~-含量,与对照相比,T4、T5、T1、T3、T2分别降低了76.35%、64.97%、61.49%、55.84%、50.17%;T4处理还能够显著降低K~+、Ca~(2+)、Mg~(2+)和SO_4~(2-)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93.33%、76.09%、68.75%、55.01%。  相似文献   
45.
林权抵押贷款是以林业主管部门颁发的《林权证》所载明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作为抵押物的贷款新品种,开办这项贷款业务,既可有效解决林农抵押难、融资难问题,推动林业经济快速发展,促进林农增收致富,又能为金融机构自身开辟新的业务领域,提升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该文根据现阶段林权抵押贷款的发展现状,针对林权抵押贷款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6.
好氧堆肥-蚯蚓堆肥结合法处理绿化废弃物与牛粪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促进绿化废弃物和牛粪的资源化利用,采用赤子爱胜蚯蚓Eisenia fetida对绿化废弃物和牛粪的混合物进行好氧-蚯蚓结合堆肥处理。在绿化废弃物好氧堆肥60 d后,按0(T1),2%(T2),4%(T3),6%(T4),8%(T5),10%(T6)的质量分数在绿化废弃物中添加牛粪,并加入蚯蚓,继续蚯蚓堆肥60 d,以无牛粪无蚯蚓的绿化废弃物堆肥作为对照(T0),最终将堆肥产品用作基质进行美丽竹芋Calathea veitchiana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蚯蚓堆肥处理(T1~T6)产品在营养元素含量和美丽竹芋生长量上显著高于对照(T0)。不同蚯蚓堆肥处理中,绿化废弃物与牛粪混合处理在蚯蚓存活率、蚯蚓生长和繁殖速度、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堆肥产品营养元素含量及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以及美丽竹芋生长(株高、冠幅、叶片数、鲜质量)上均显著高于纯绿化废弃物处理(T1)。在绿化废弃物与牛粪混合处理(T2~T6)中,添加质量分数8%(T5)和10%(T6)牛粪的处理在蚯蚓生长量、繁殖率、产品质量指标和美丽竹芋生长指标上优于其他处理。可见,利用好氧堆肥-蚯蚓堆肥结合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应用于绿化废弃物处理,其中以添加质量分数8%(T5)和10%(T6)牛粪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7.
[目的]为解决滨海地区土壤盐分高和生态环境恶劣的问题,研究发酵园林废弃物与膨润土不同比例配合施用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方法]通过滨海地区田间试验,采用单独施用68 kg/m~3发酵园林废弃物(T_1)、单独施用15 kg/m~3膨润土(T_2)和二者混合施用(T_3)的方法,分析不同处理组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结果]有机无机改良剂混施(T_3)在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氮方面具有更显著的效果。脲酶、蔗糖酶和脱氢酶分别为对照的10.1,9.0和4.5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4.8%和78.1%。此外,混施也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使土壤盐分降低了62.7%,养分各项指标增幅为57.2%~101.4%。同有机改良剂处理相比,无机改良剂对土壤酶活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较小。速效钾与速效氮是影响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量的主要因子,而含盐量、容重则与土壤酶和微生物量呈负相关,具有抑制作用。[结论]发酵园林废弃物的加入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的增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最佳施用处理组为原土混合掺拌68 kg/m~3发酵园林废弃物和15 kg/m~3膨润土。  相似文献   
48.
金叶莸(Caryopteris clandonensis)和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具有耐修剪、易成活、管理粗放、开花期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等特点,能够弥补屋顶绿化常见植物种植中景观单一、易产生病虫害和易损伤等不足.但目前有关二者在轻型屋顶绿化基质中栽培效果的研究和报道较少.本研究针对每种植物设计两个处理(1+金叶莸、基质2+金叶莸、基质1+扶芳藤和基质2+扶芳藤),其中,基质1为m珍珠岩 ?m粉煤灰=100?15,基质2为m珍珠岩 ?m粉煤灰=100?20,探究珍珠岩和粉煤灰配制的轻型屋顶绿化基质对这两种植物生长一年后栽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2中金叶莸和扶芳藤的株高、地上生物鲜重、地上生物干重、根干重、根长、根面积、根直径和根体积均显著高于基质1(P<0.05),基质2中金叶莸、扶芳藤的叶绿素含量和根冠比与基质1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基质的pH、全氮和全磷与植物生长状况极显著相关(P<0.01),田间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和电导率与植物生长状况显著相关(P<0.05).综合评价排名依次为基质2+金叶莸、基质1+金叶莸、基质2+扶芳藤和基质1+扶芳藤.综上所述,基质2为本研究中栽培金叶莸和扶芳藤的最优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49.
北京市挂甲峪地区土壤全硒含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北京市挂甲峪地区土壤全硒含量分布特征,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海拔高度对土壤全硒含量的影响,采集挂甲峪地区表层土壤(0~20 cm)样品122个,采用GIS方法对土壤全硒含量进行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挂甲峪地区土壤全硒含量变幅为0. 06~0.76 mg/kg,平均值为0. 30 mg/kg。86.88%的土壤全硒含量处于足硒及以上水平( 0.175 mg/kg),其中有20.49%的土壤属于富硒含量(0.40~0.30 mg/kg)。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以草地土壤全硒含量平均值最高(0.40 mg/kg),其次是林地(0.37 mg/kg),最低为园地(0.25 mg/kg)。表层土壤全硒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土壤硒元素的块金值为0.0014,块金系数为88.10%,空间相关性弱。挂甲峪地区整体上呈北西向带状分布,存在富硒土壤。  相似文献   
50.
有效微生物群在玉米生产中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有效微生物群(EM)对萌发种子中酶活性有较大影响。除EM原液外,各种浓度的EM稀释液浸种都能不同程度提高a-淀粉酶活性和CAT活性。叶面喷施EM能显著提高叶片光合作用速率及干旱条件下SOD和CAT活性,具有促生长和抗旱作用。EM还能加速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养分供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