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毛乌素沙地17年间植被覆盖度变化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揭示毛乌素沙地植被变化规律,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像元分解模型,建立了TM影像尺度下的毛乌素沙地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毛乌素沙地1990年和2007年2个时期植被覆盖的进行了等级的划分。采用转移矩阵的方法,分析了该区17年来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类型的主体为低盖度植被(NDVI,<0.3),其面积由1990年的33176.7369km2下降为2007年的30671.6454km2,年变化率为-0.048%;中盖度(NDVI,0.3-0.6)、高盖度(NDVI,>0.6)的总面积由1990年的1313.5023km2变为2007年的3818.5938km2,年变化率分别为3.91%和3.48%。整个研究区17年间发生正向转移的面积为3209.5153km2,占总面积的9.31%;负向转移的面积为633.0195km2,占总面积的1.84%。毛乌素沙地植被覆盖状况总体呈良性转移趋势,但局部退化的问题也应该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2.
在毛乌素沙地采用样线法调查了油蒿植冠下生物结皮分布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蒿植冠下生物结皮厚度分布不均匀,生物结皮厚度的最大值出现在距油蒿根部20 cm处,厚度值为0.84 cm,20 cm处向外生物结皮厚度呈环带状降低,距离每增加10 cm生物结皮厚度平均下降约0.07 cm。东南方向上生物结皮分布半径长于其他3个方向,西北方向生物结皮分布半径短于其他方向;距油蒿根部相同距离处东南方向生物结皮最厚,西北方向生物结皮最薄。油蒿植株下生物结皮的分布与枯落物的分布关系密切,枯落物是影响油蒿植株下生物结皮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枯落物的分布又受到油蒿植冠形态和当地风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结合本馆的讲座实践,阐述了公益讲座的发展、特点及需要加强的方面。公益讲座是图书馆服务的一种延伸,同时也提升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7.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已到极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4年年会上,中外专家指出中国农民滥用化肥和农药(尤其是造成的氮污染)已严重危害到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中国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已到极限。国际合作委员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课题组研究得出:中国氮肥施用量的一半在被农作物吸收之前就以气体形态逸失到大气中或从排水沟渠流失到水体环境中,造成巨大危害:首先是累积于饮用水源特别是井水中的化肥和农药对至少13个省份数以百万计的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其次是引起湖泊、河流的富营养化(中国近一半的湖泊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水藻疯长,鱼类等水生动物因缺氧数量…  相似文献   
18.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不同植被盖度下土壤水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利用EC-5土壤水分探头对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土壤水分进行了定位观测,分析了不同植被盖度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土壤蓄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固定沙地土壤水分含量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土壤水分含量为:夏季>秋季>春季。在垂直方向上,固定沙地整个剖面土壤水分变化成"S"型曲线变化,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土壤水分成反"S"型曲线变化。0~200cm沙层中,流动沙地土壤蓄水量最大,半固定沙地次之,固定沙地最差。  相似文献   
19.
毛乌素沙地飞播区植被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毛乌素沙地不同飞播年限的4个播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盖度、重要值以及生活型的研究和分析,说明飞播对沙地退化植被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分析表明:飞播后飞播植被盖度随时间逐年增加,由14%增加到33%,说明飞播后植被得到良好的恢复;飞播后在不同的沙丘部位植被盖度各不相同,但是随着飞播年限的增加沙丘各部位的盖度相差不大;各飞播植物种的盖度和重要值随飞播年限的增加而变化,在飞播后的24年中呈现出不同的消长动态。飞播改良了沙地土壤的性质,使多年生和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群落中得以生长,随着飞播年限的增长,飞播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群落更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生产是一个非闭合性的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系统,土地生产力的利用和培养是这个系统中极其重要的方面。本文从有机质和养分上阐述海城县农田的用养状况和改进途径。文中对海城县农田肥力、施肥状况及其与粮食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该县粮食产量的增长与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趋势基本一致;而与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前期趋势一致,近三年显得氮肥用量偏高,效益下降,肥料氮磷比仅为1:0.20。同时,该县无机肥料增加得快,有机肥料增加得慢,作物残体返回土壤的量少,以致有机、无机物质返回农田的碳氮比仅为9.46:1。文中列举三个典型大队农田养分的氮磷收支状况。龙凤峪大队农田养分输入全部大于支出,属于地力上升型。东柳大队当年施入的有机态氮、磷全量略高于当年作物吸收量,但施入农田的当年可利用氮量略低于当年的作物吸收量,可属于地力基本保持型。张仙屯大队施入农田的有机肥少,无机肥多,磷少氮多,形成地力衰退,产量不前,可属于地力下降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