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6篇
  21篇
综合类   159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文中以环境情感(未践行垃圾分类的愧疚感、践行垃圾分类的自豪感)为中介变量、道德认同为调节变量,构建了宣传教育对居民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机理模型,分析了环境情绪(未践行垃圾分类的愧疚感、践行垃圾分类的自豪感)及道德认同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对389位普通居民的问卷调查,并运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及bootstrap方法对上述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宣传教育正向影响环境情感(未践行垃圾分类的愧疚感、践行垃圾分类的自豪感)及垃圾分类意愿。2)环境情感(未践行垃圾分类的愧疚感、践行垃圾分类的自豪感)在宣传教育和垃圾分类意愿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3)道德认同调节了以上关系。  相似文献   
92.
为探究土壤中具有降解氟咯草酮能力的菌株。采用富集法和平板稀释法筛选菌株,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分析各菌株对氟咯草酮的降解率,结合形态学观察、16S rDNA和ITS测序分析对筛选得到的优势降解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室内生测法对各菌株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从土壤中获得3株优势降解菌株FL-M-2、FL-M-3、FL-G-2,经鉴定分别为紫色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avendulum、小双胞腔菌属Didymellaceae sp.和小链霉菌Streptomyces parvus;在接种量为5%,28℃、180 r/min振荡培养7 d,对1 mg/L的氟咯草酮的降解率分别为39.63%、72.09%和68.80%,其中菌株FL-G-2降解效果最好,培养14 d后降解率达到84.37%;安全性试验表明,3株菌的发酵液对小麦和油菜幼苗的生长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菌株降解氟咯草酮作用机理提供了研究基础,也为进一步开展吡咯烷酮类除草剂的降解提供了新的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93.
新疆杨在宁夏引黄灌区秋季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杨在宁夏引黄灌区秋季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杨可以在宁夏引黄灌区进行秋季造林栽植,只要管理措施到位,不仅栽植成活率高,还具有萌芽早、造林用工成本低等优点,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4.
【目的】建立并优化葡萄种质资源稳定的ISSR—PCR体系,为葡萄种质资源研究和种质创新奠定基础。【方法】以新疆22个葡萄种质资源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葡萄基因组DNA,并利用单因素法对影响ISSR反应体系中的各个影响因子进行优化。【结果】优化的最佳ISSR—PCR反应体系为:模板DNA30ng,dNTPs0.3mmol/L,引物0.5μmol/L,Taq DNA聚合酶1.0U,反应体系为25.0μL。【结论】优化了新疆葡萄种质资源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各个影响因子,利用该体系能够扩增获得清晰、稳定的条带,可以用于葡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喷施赤霉素(GA3)对延后栽培酿酒葡萄西拉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降低酿酒葡萄生产成本、提高果实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延后栽培新梢长至3~5片叶的酿酒葡萄西拉新梢和花穗分别喷施2.0、4.0、6.0、8.0和10.0 mg/L GA3,在相应的生长期测定花序长度、果穗形态、枝叶生长状况,果实成熟收获时测产并测定果穗重、果穗纵横径、单粒重、果粒纵横径、单果平均种子数、果蒂粗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酸含量等性状.[结果]2.0、4.0、6.0、8.0和10.0 mg/L GA3处理的花序长度分别比对照(CK)提高31.71%、39.83%、49.32%、62.48%和82.48%.2.0和4.0 mg/L GA3处理的产量(11177.76和23111.64 kg/ha)、果穗重(146.20和162.32 g)、单粒重(1.42和1.50 g)、果粒纵径(12.18和13.10mm)、果粒横径(11.14和11.46 mm)、种子数(1.69和2.15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92%和19.40%)及酸含量(5.35和6.15 g/L)等均优于其他处理,而6.0、8.0和10.0 mg/L GA3处理的穗轴表现弯曲、硬化,果粒僵化并出现大小粒现象,进而影响果实的单粒重、种子数、果穗重、果粒纵径和横径等性状,降低产量和品质.[结论]对延后栽培酿酒葡萄西拉长至3~5片叶的新梢和花穗喷施4.0 mg/L GA3可拉长其果穗长度,减少人工蔬果工作量,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6.
李玮 《现代农业》2009,(7):91-92
针对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甘肃经济下滑的局面,甘肃省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出口模式等方面来刺激经济快速复苏.  相似文献   
97.
为获得多浪羊IFN-γ地高辛探针,并对其标记效率进行检测。将多浪羊pMD-18T-IFN-γ克隆菌进行PCR扩增,经切胶回收及目的基因浓缩后获得目的基因IFN-γ,然后用地高辛标记和检测试剂盒对IFN-γ基因进行标记,获得IFN-γ地高辛探针。IFN-γ的PCR扩增产物经8g/L琼脂糖电泳分离后转移至Hybond N+膜,膜上显影后进行敏感性检测并计算探针质量浓度,结果显示,IFN-γ地高辛探针在杂交液中的质量浓度为30μg/L。Southern杂交显示,Hybond N+膜上有IFN-γ基因的双链DNA,且浓缩后的DNA(2.5μg)标记的特异性探针质量浓度较高,可以在Hybond N+膜上呈现出清晰的杂交条带,证明获得的探针质量浓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98.
覆膜滴灌对玉米生长及苗期土壤温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河套灌区玉米不覆膜滴灌对其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2015年在内蒙古河套灌区中游开展了玉米不覆膜滴灌试验研究。定株测试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株高、茎粗和产量对比分析,得出:在苗期和拔节期,覆膜滴灌玉米株高和茎粗显著优于不覆膜处理,抽雄期后对玉米植株生长性状影响差异不显著,但不覆膜处理玉米产量较覆膜处理下降了15.87%;在玉米苗期,0~40cm耕层土壤,覆膜处理较不覆膜处理土壤温度平均增加了5.62℃。土壤耕层温度的提高为玉米生长提高良好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99.
水稻粒形基因GW8 的功能标记开发和单体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裔传灯  王德荣  蒋伟  李玮  成晓俊  王颖  周勇 《作物学报》2016,42(9):1291-1297
水稻粒形性状包含粒长、粒宽、粒厚和长宽比, 是一类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性状。基于基因GW8序列分析, 在该基因启动子区10 bp的Indel和第3外显子A/C和T/G的2个变异位点分别开发了功能标记, 并将其用于294份水稻微核心种质和2007-2013年江苏省审定的65份粳稻品种的基因型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这3个变异位点的等位变异对主要的粒形性状有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 其在水稻微核心种质存在的8种单体型对水稻粒形性状有着极显著的影响, 其中分别有126、85和58个代表品种的Hap3、Hap6和Hap1是最主要的单体型, 单体型Hap7对应水稻籽粒的粒长最长、长宽比最大、千粒重最大; 而江苏省审定的粳稻品种中仅发现分别有63个和2个代表品种的单体型是Hap6和Hap2。这些研究结果为水稻产量和品质育种中充分利用基因GW8的优异等位基因或单体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
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6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5个恢复系配置30个杂交组合(6×5)。对这30个杂交组合及其亲本6个同型保持系、5个恢复系的16个农艺性状进行了2 a重复鉴定,发现不同性状及同一性状不同年份间,配合力表现不尽一致,综合2 a结果,父本的优劣顺序为L161>Q3>Q1>Yuyou 1>227,母本为L89>L451>L656>Zhong 2>D89>1500100285。不同性状及同一性状不同年份间,遗传力存在差异,以初花期、单株产量、主花序长度和单株角果数的遗传力比较稳定,幼苗重、主花序角果数和千粒重的遗传力变化较大。除抽薹期和开花期的超中亲优势不显著外,其他14个性状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正向优势,单株种子产量和小区产量的超亲优势值最高,其次为幼苗重、分枝高度、角果数。参试组合中,有2个组合(L89×Yuyou 1、L451×Q3)的小区产量表现出较明显的超标优势(5.44%、4.87%)。种子产量的3个主要构成性状(角果数、角粒数和千粒重)中,角果数的杂种优势最大,说明单株角果数的优势是引起小区产量优势的主要原因。最后还对捷克等欧洲优质油菜的利用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