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6篇
  21篇
综合类   159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杂种优势,阐明其雄性不育的机理。【方法】以引进的油菜杂交种"皖油14"为材料,采用自交、姊妹交、测交的方法,对其后代进行选育;通过石蜡切片法,对选育得到的纯合两型系中的可育株1740B、不育株1740A及全不育系1740CA植株的雄蕊发育特点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选育得到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临保系1740C和纯合两型系1740AB。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可育株1740B的雄蕊发育正常,可形成成熟的花粉粒,花药发育过程主要包括孢原细胞时期、造孢细胞时期、花粉母细胞期、减数分裂期、单核花粉期、二核花粉期和三核花粉期;纯合不育株1740A的雄蕊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后期,由于四分体周围的胼胝质不能解体和绒毡层细胞的径向肥大,使得四分体被挤向药室中央且原生质体浓厚,然后逐渐解体死亡,最后整个花粉囊萎缩变形;全不育系1740CA的花粉败育过程从小孢子时期到二核期均有发生,花粉细胞外只能形成极薄的一层花粉壁,绒毡层脱落并径向肥大,将花粉细胞挤向药室中央,花粉细胞质逐渐降解,细胞变形,最终变成一个无内容物的空壳。【结论】利用"临保系"进行测交选育是从定性的角度来辨别遗传分离比例的差异;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中,纯合不育株与杂合不育株的雄蕊败育时期及特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2.
通过2007—2009年的研究发现,在马铃薯植株生长到现蕾期或开花前期,通过适当的温度控制,利用脱毒马铃薯离体羽状复叶的腋芽,以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刺激,经过4~5周后,能够诱导出有效微型小块茎。其个体一般为3.0~8.0 g,最高可达10.0 g以上,后代植株生长健壮,不退化,产量高。采用马铃薯离体叶片腋芽结薯,时间短、成本低、操作简便、繁殖系数高,提高了单薯粒重,开辟了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3.
2010年5月6日湘中突发性强降雨天气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月  杨琨  李玮  杨亚平  肖硕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292-293,295
对2010年5月6日湖南省1次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次暴雨发生过程中,在川中有低涡移出影响湖南省;高低空急流的配置非常有利于暴雨的发生;物理量诊断分析表明,地面冷空气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从水汽条件来看,该次水汽辐合和暴雨中心对应很好,但是没有提前指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4.
晋北高寒区旱地春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引进国内审定的玉米品种和本地推广品种进行田间对照试验,观测玉米品种生长状况并记录,测定产量。根据试验结果,筛选出最适合晋北高寒区的玉米高产品种。春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长城799、强盛16、泉玉8号三个品种667m2产量分别是660.9kg、648.8kg、636.7kg,分别比对照晋单32号增产14.1%、12.0%、9.9%,产量差异极显著,并且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良好,可以考虑作为晋单32号的替代品种或搭配品种使用。  相似文献   
115.
油菜生态型不育系373S小孢子败育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进一步明确油菜生态型不育系373S的败育时期和特点,利用透射电镜对373S不育系及其正常可育系小孢子发生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373S小孢子发育从花粉母细胞时期就开始出现异常。其特点是花粉母细胞时期,细胞质发生皱缩,核膜不明显;四分体时期,小孢子内出现大量小液泡,亚细胞结构不能区分。内质网遍布绒毡层细胞内;花粉发育到单核期时,花粉外壁加厚正常,但细胞质明显浓缩,细胞内质网分布广泛,但是高尔基体稀疏或基本上全部消失。小孢子发育的整个过程中,都伴随着细胞核核膜的降解;在单核晚期未发现大液泡的形成;绒毡层细胞中高尔基体显著减少,内质网逐渐增多,但线粒体未观察到异常,到成熟花粉期,花粉粒只剩下花粉空壳。  相似文献   
116.
为了摸清欧亚大陆大草原重要的组成部分锡林河流域在外界环境和人类活动干扰下植被的时空变异规律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响应关系,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及基于大气阻抗植被指数(ARVI)的统计模型,反演了1985—2015年4个典型代表年份的LAI,从长时间尺度上分析了LAI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地形因子对其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0 a,锡林河流域LAI总体呈上升趋势,多年平均值为0.8~1.5,从上游至下游逐渐降低。植被恢复状况空间差异明显,主要发展态势为恢复。LAI在0.78~0.82,0.82~0.86所占面积比例随着海拔、坡度的升高而降低,在东南方向上的面积占比大于其他方向;LAI在0.92~1.5,1.5~3.0所占面积比例随着海拔、坡度的升高而增大,在西、西南方向上的面积占比大于其他方向。高程对LAI的直接影响效应为0.438,远大于坡度和坡向对LAI的影响。本研究可为草原型流域陆面过程及生态水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对于天然生态系统的健康维持、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等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7.
园区、社区统筹规划,同时推进的模式,是将小城镇提质扩容同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相结合。"两区同建"模式全面提升了乡镇小城镇建设的层次和档次,挖掘了镇域经济潜力,对建设宜居家园,铸造魅力乡镇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118.
卧息地选择是野生动物生境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物对环境变化的表观体现。以国内外卧息地选择相关研究为基础,从空间尺度、时间尺度与研究方法 3个方面概括了目前卧息选择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卧息地选择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未来卧息地选择研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9.
基于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的内蒙古地区干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1-2015年内蒙古地区52个气象站逐月降水量观测数据,采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从干旱频率和干旱变化趋势率分析了研究区近45 a来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来看,年降水量呈微弱的下降趋势,并于1998年和2012年发生突变;春季、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变化呈上升趋势,夏季降水量变化呈下降趋势;年尺度干旱主要发生在1999-2011年;季节尺度干旱发生频率为冬旱>春旱>秋旱>夏旱。从空间变化来看,多年平均降水量由东向西呈逐级递减趋势,降水分布地域特征明显,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和巴彦淖尔市西部地区降水变化趋势率较高,呼伦贝尔市西北部、通辽市中南部、赤峰市中部、阿拉善盟西部地区降水变化趋势率较低;发生不同等级干旱的几率为轻旱>特旱>中旱>重旱,各级干旱易发生地区集中在呼伦贝尔市西部、赤峰市中北部、通辽市北部、锡林郭勒盟中西部以及阿拉善盟西部地区。Pa变化趋势率表现为,呼伦贝尔市中东部、巴彦淖尔市西部和阿拉善盟东部呈上升趋势,即干旱程度减轻;兴安盟南部至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中西部呈下降趋势,即干旱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20.
李玮  沈硕 《植物保护》2021,47(5):198-203
为明确青海高原地区不同春小麦品种对麦田主要危害杂草旱雀麦Bromus tectorum的化感作用,本研究通过田间一致性试 验对青海高原地区的20个春小麦品种(系)进行化感作用评价,筛选出强化感作用品种。分别于春小麦3~5叶期和成熟期调查受体旱雀麦的生长性状,转化为化感作用指数,并结合聚类分析,将20个小麦品种按化感作用的强弱分为强、中、弱3类。结果表明,20个春小麦品种(系)对受体旱雀麦的田间生长均具有化感抑制作用,其中‘青春38号’‘黑丝麦1号’‘通麦2号’和‘互麦11号’为田间化感作用较强的春小麦品种。该研究为青海高原地区春小麦化感抑草品种选育提供了新资源,同时为青海高原地区化学农药减量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