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出发,根据云南省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与面临的机遇入手,分析云南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对三江流地区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缺少精品旅游产品等问题的实例阐述,提出发展生态旅游应树立“生态观”,搞好统一的生态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进而推动云南省生态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同生态三者之间效益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12.
艺术消费需求的研究是艺术市场开发的前提。云南省艺术市场开发的不足制约着本省艺术事业的发展。从经济学角度,结合文化艺术产业的特点,围绕艺术消费需求、主要影响因素、艺术消费品关系以及课税对艺术消费选择的替代效应四个方面,结合实践加以分析,为云南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承德县六沟镇后五沟村,把开发能源作为兴村富民奔小康的突破口,经几年的不懈努力,综合利用设施已初具规模。该村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新能源综合利用促小康建设示范村。  相似文献   
14.
建设高素质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云南省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成效明显.但是,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还存在选拔任用不合理、报酬待遇无保障、管理考核不到位、能力提升不系统等问题.改革选拔体制、提高福利待遇、规范考核管理和提升履职能力是加强云南省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原特色农业已成为云南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无法回避全球化浪潮挑起的效率之争,也无法回避历史与未来环境恶化的危机.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激起人们从技术与文化两个层面寻求应对挑战与危机的出路.云南面临追赶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的双重任务.本文基于生态优势和农耕文化基础,提出从由技术而文化,由文化而技术的两种发展路向及其融汇人手,探讨开辟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通途.  相似文献   
16.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是新时期云南省政府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规划,是提升云南县域经济水平的支撑力量.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特色农业的认识入手,针对云南省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依据云南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目标,提出完善农业产业、特色农产品结构调整,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创新机制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等措施.以实现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18.
为促进红富士等良种苹果树早结果、早丰产 ,近几年拉枝、刻芽、环剥等技术被广泛推广应用。广大果农已普遍尝到了应用这些措施的甜头。但由于部分技术人员和果农对这些技术措施的了解不够全面 ,在生产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好的势头。1 拉、刻、剥的生理作用拉、刻、剥措施能有效地捉进花芽形成 ,提高着果率 ,这在实践中已被公认。其根本原因是缓和、削弱树势 ,符合了生长势适中才能成花结果的生殖习性。拉枝 (包括拿枝、捋枝、折枝、扭枝等措施 ) ,通过改变枝的生长角度 ,削弱其顶端优势 ,或损伤木质部 ,限制水路的畅通 ,达到削弱长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人口较少民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其中的特殊群体。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影响,人口较少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整体上滞后于全国,也滞后于其他民族。加强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全民族共同进步,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后发优势理论为指导,以云南省阿昌族为例,具体分析了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上存在的后发优势。结合实际,提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等学校的办学成本也实现了由“政府为主”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模式转变。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实施,对于推进高等教育的公平和健康发展,缓解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调查基础上,通过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实施现状和问题的剖析,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助学贷款制度的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