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0篇
  22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热激蛋白是生物体抵御逆境的重要蛋白之一,高温胁迫是诱导热激蛋白产生的主要因素,其中smHsp基因可以在高温诱导时大量产生。本研究对草菇smHsp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以草菇低温敏感型菌株V23和耐低温型菌株VH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经过热激处理再进行低温胁迫后草菇smHs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草菇smHsp基因定位于细胞质内,该蛋白不存在信号肽及跨膜结构,属于Hsp20家族,与滑子菇(Pholiota nameko)亲缘关系较近。热激处理显著提高了草菇菌株V23和VH3在低温胁迫下菌丝体中smHs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可能有助于增强草菇的耐低温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12.
天然棕色棉纤维色彩遗传特性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将深棕色棉品种与白色棉杂交,观察F1代和自交F2代棉纤维的颜色表现,并且测定了各世代植株棉纤维中的色素含量。杂交F1代棉纤维的颜色介于两亲本之间,自交F2代可以分为三类:深棕色类型、中棕色类型和白色,F2代深棕色类型棉纤维的颜色和纤维中色素含量接近亲本棕色类型,F2代中棕色类型棉纤维的颜色和纤维中色素含量与F1代较一致,F2代三种类型经过卡平方检验符合1:2:1的比数(p >0.05),所以棉纤维棕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遗传。本文还讨论了质量性状与“修饰基因”的关系。本试验有助于天然彩色棉的品种选育和新色彩品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3.
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水分与冬小麦耗水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2年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秸秆经粉碎、氨化处理后施入土壤对农田0~100 cm土壤水分动态、冬小麦耗水特征、水分利用效率(WUE)及降雨利用效率(PUE)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年冬小麦生育期0~100 cm土壤贮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氨化秸秆连续2年还田能显著提高成熟期0~100 cm土壤贮水量,较秸秆覆盖分别提高4.95%和1.82%(P0.05),较未氨化秸秆还田分别提高4.24%和1.75%(P0.05)。此外,秸秆覆盖较秸秆翻压还田措施能有效降低冬小麦生育期内总耗水量;氨化秸秆施入土壤后较未氨化秸秆能显著降低冬小麦总耗水量,作用效果主要体现在冬小麦生长后期。粉碎并氨化秸秆连续2年还田能显著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较秸秆覆盖还田分别提高9.07%和11.42%(P0.05),并显著提高冬小麦WUE和PUE。  相似文献   
114.
为获得针对小麦全蚀病的优质生防资源,从16S rDNA序列分析、抑菌效果及显微观察、活性物质稳定性等方面鉴定和评估内生细菌Z0-j及其生防潜力。结果显示,内生细菌Z0-j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对靶标菌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拮抗效果明显,引致靶标菌菌丝畸形、顶端膨大、原生质外渗、细胞膜透性增强的现象。同时,菌株Z0-j活性物质对温度、pH值、紫外光照、超声波以及蛋白酶等外界因素有良好的耐受性。由此可见,内生细菌Z0-j是一株对小麦全蚀病具备良好开发潜力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115.
为探明用金针菇菌渣和甜菊渣配制栽培料栽培草菇的效果,试验设置多种栽培料配方,研究各配方处理对草菇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甜菊渣含量超过60%的栽培料配方,草菇平均单菇重量小于其他配方。金针菇菌渣含量超过50%、甜菊渣含量低于60%处理的草菇产量明显高于其他配方,说明适当添加甜菊渣可以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6.
猴头菇‘沪猴8号’是从‘0605’ב刺长’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口感好、产量高、适合设施化栽培的新品种。菌丝致密,生长势强。子实体单生,平均长度10.2 cm,宽度7.8 cm,高度6.2 cm,肉质硬、质地致密。生长周期短,一潮菇生物学效率44%。出菇温度14 ~ 18 ℃,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17.
<正>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地区的食用真菌,又名中国蘑菇。中国是全球草菇的主要栽培国家,产量居世界之首。草菇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1])。目前,国内草菇栽培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培养料配方~([2,3])和栽培工艺参数~([4,5])。笔者以废棉为主  相似文献   
118.
119.
一种适宜于北方地区的香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生产安排、制棒、灭菌、接种、培养管理、出菇、休养管理及注水操作等生产流程方面介绍了一种适宜我国北方地区香菇生产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0.
中国代料香菇栽培经过多年发展,根据栽培容器的不同,分为菌棒模式和透气袋模式,其中菌棒模式在菌棒生产阶段分为工厂化制棒模式和传统模式2种,本文就这3种生产模式的技术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和讨论,以期为香菇栽培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