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5篇
  18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1青海省杂交油菜产业现状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气候冷凉,地貌独特,是我国重要的杂交油菜育种基地。近几年,随着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退耕还草等生态建设力度加大,高产优质杂交油菜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高海拔地区低产白菜型小油菜的种植面积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2.
温度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及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体质量(31.13±1.67)g的大菱鲆幼鱼饲养在容积100L的水桶中,每个水桶40尾,采用OKE-6710HF微电脑温控仪控制温度为15、18、21、24℃和27℃,在第0、15、30、45、60d进行采样分析血清中免疫相关酶活性及幼鱼全长、体质量及存活率。结果显示,在15~27℃条件下,大菱鲆幼鱼生长速度随温度升高先升后降;水温为18℃时,幼鱼存活率为100%,生长速度最快,为最佳生长水温。大菱鲆幼鱼血清中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随温度及饲养时间的变化而呈波动性,但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规律性;大菱鲆幼鱼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随温度的升高先升后降;刚达到设定温度(即第0d)时,各温度组之间溶菌酶活力并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养时间的加长及温度的升高,溶菌酶活力不断升高,表明温度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及存活率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牙鲆三倍体批量化诱导及其生长和性腺发育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牙鲆三倍体鱼苗的诱导、生长及性腺发育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发现在14.8~15.5 ℃的海水温度条件下授精,授精后3 min将受精卵放入3 ℃的海水中冷休克处理45 min,可以得到牙鲆三倍体;120日龄、348日龄、630日龄时对三倍体和二倍体的全长和体质量进行测量,发现在120日龄时二倍体与三倍体体质量差异不显著,348日龄时三倍体体质量明显大于二倍体体质量(P<0.05),630日龄时三倍体的全长和体质量均高于二倍体,且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比较630日龄时的性腺指数,发现二倍体牙鲆雌性和雄性的性腺指数分别是三倍体的3.3倍和3.1倍,三倍体牙鲆性腺明显小于二倍体,二倍体和三倍体卵巢指数之间及精巢指数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01);组织切片观察显示,在二倍体卵巢中可见正常卵母细胞,三倍体卵巢处于未分化的卵原细胞阶段,三倍体精巢中有精母细胞,但数量明显少于二倍体精巢。结果表明,研究采用的方法能够大量获得诱导率为100%的三倍体牙鲆鱼苗,三倍体成鱼性腺发育不良,并且其生长速度显著快于二倍体对照,适合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84.
【目的】挖掘甜瓜果形相关基因,为甜瓜果实形状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全基因组鉴定,系统发育分析,结合表达量与果形的关联分析来鉴定参与甜瓜果形调控的CmSUN基因,并利用候选基因在自然群体中的序列变异开发相关分子标记。【结果】通过全基因组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到甜瓜CmSUN家族的CmSUN25-26-27a基因。该基因在开花当天的雌花中有显著的表达,并且在不同果形甜瓜中的表达量与果形指数(fruit shape index,FSI)呈正相关关系;对200份自然群体的序列分析发现,CmSUN25-26-27a基因编码区存在一个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A/G),导致了编码氨基酸的非同义突变,含有CmSUN25-26-27a A等位基因的厚皮甜瓜的FSI显著高于含CmSUN25-26-27a G等位基因的厚皮种质。该SNP位点将厚皮甜瓜按果形大致分为FSI>1.5(A)和FSI <1.5(G)两种类型。根据该SNP位点设计了用于区分甜瓜果形的dCAPS标记。【结论】CmSUN25-26-27a同源基因广泛参与葫芦科作物的...  相似文献   
85.
该研究针对全中国尺度的土壤墒情监测需求,构建基于自动监测站原位监测与多源专题数据的土壤墒情数据获取感知技术体系,提出数据质量控制清洗策略并建立数据校正插补模型。系统基于云原生技术设计,将模块以微服务形式灵活开发部署,通过容器技术打包运行独立实例,布设了墒情数据上报采集、可视化分析和数据挖掘应用等核心模块。依托空间分析和WebGL技术开发3D WebGIS数据分析功能模块,实现协同土壤墒情、土地利用、海拔高程等多源数据可视化分析与制图,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实现墒情估算和基于水量平衡的灌溉决策应用服务。系统已在中国21个省份得到应用,建立自动监测站970个,采集监测数据6000余万条,为用户掌握土壤墒情现状、指导农业节水灌溉、获取可靠科研数据等应用提供数据与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86.
为探究种子老化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不同活力玉米杂交种为实验材料,采用高温高湿的方法对玉米种子进行人工老化处理,利用室内培养箱及温室环境条件,研究玉米种子活力在不同老化程度下的变化规律及种子老化对不同活力玉米幼苗生长特性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人工老化处理时间延长,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7.
史氏鲟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史氏鲟又称黑龙江鲟 ,属大型淡水鱼类 ,是一种冷水性鱼 ,具广温性 ,生存水温 1— 33℃ ,较适宜的生长水温 15— 2 6℃ ,4℃开始摄食 ,2 8℃均能正常摄食生长。自然界以水生昆虫 ,部分藻类及小杂鱼为食。史氏鲟全身是宝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尤其是鱼卵价值更高 ,有“黑色珍珠”的美誉。但是在我国史氏鲟的来源仅限于自然资源 ,由于近年来对其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 ,使史氏鲟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其自然种群量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值得庆幸的是我国鲟鱼养殖业已悄然兴起 ,鲟鱼养殖具有独特的优势及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 ,我国的广东、北京…  相似文献   
88.
为了解人工养殖条件下达氏鳇(Huso dauricus)的生长特性,2009年9月29日至12月24日对养殖在自然水温(13~18℃)下的1龄幼鱼进行试验研究,测量其全长和体重,应用统计软件Excel和SPSS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达氏鳇幼鱼体重瞬时增长率与水温变化有关,体重增长量和增长率随...  相似文献   
89.
达氏鳇(♀)×西伯利亚鲟(♂)杂交幼鱼生长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野生达氏鳇(Huso dauricus)(♀)与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的杂交幼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水温14.7~16.8℃的条件下,平均全长37.43 cm、平均体重178.9 g的达氏鳇杂交种幼鱼经过80 d培育后,平均全长和平均体重分别达到51.74 cm和533.1 g。其全长与日龄呈线性关系,关系式为L=0.1683t+10.942(R2=0.9665);体重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24.304e0.0129t(R2=0.9421);体重与全长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0.0007L3.4461(R2=0.9984),其中b大于3。结果表明:达氏鳇和西伯利亚鲟的杂交种幼鱼为异速生长类型,体重生长快于全长生长。  相似文献   
90.
采用静水压法处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iaevis)受精卵以抑制其卵裂并进行染色体加倍,筛选出有效的静水压处理起始时间、处理强度及其持续时间。结果表明,孵化水温(23±0.2)℃时,授精后21.5 min,采用40 MPa的静水压压力,休克处理4.5 min,四倍体诱导效果最好,鱼苗四倍体率达到68.3%。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四倍体鱼苗细胞DNA含量,表明四倍体鱼苗细胞DNA含量为二倍体对照鱼苗的2倍。通过染色体制作分析表明四倍体鱼苗的染色体数为84条,而二倍体对照鱼苗的染色体数为42条。本研究采用静水压方法,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半滑舌鳎四倍体诱导方法。本项技术的建立旨在为大量生产半滑舌鳎三倍体不育群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