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5篇
  18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本实验旨在探究中国荷斯坦牛有无副乳头对产奶性能和血常规指标的影响.随机采集北京郊区某牛场218头荷斯坦牛(含20头副乳头牛)尾静脉血并检测血常规,同时收集研究群体当月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数据,使用SAS软件广义线性模型比较有无副乳头牛产奶性能及血常规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相似文献   
122.
太阳能干燥装置槽式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热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直接式太阳能干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物料表面受热易硬化而阻碍其内部水分蒸发的问题,鉴于此,该文设计一种新型槽式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太阳能干燥系统,其由槽式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物料托盘、风机、空气管、控制系统等组成。利用光学仿真软件对系统中槽式复合抛物面聚光器进行光线追迹,计算分析不同入射偏角对聚光器光学效率、聚光效率等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搭建太阳能槽式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干燥性能测试系统,在实际天气条件下,对聚光集热单元性能展开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当入射光径向偏角为10?时,聚光器理论光学效率可达到70.38%,晴天太阳光正入射运行、空气流速为6.5 m/s时,接收体出口空气温度最高为37.2℃,比径向入射偏角为10?时提高了7.8%;加装玻璃盖板可有效提高聚光器光热转换效率,晴天时其最大转换效率为55%左右,比无玻璃盖板时最大效率提高了约120%。研究结果可为主动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干燥系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索豫东北黄泛区2019年土壤侵蚀时空特征,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兰考县为研究对象,以多源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通过风蚀模型、CSLE模型计算土壤风蚀和水蚀模数,以半月为时间单元,研究土壤侵蚀及其影响因子2019年内变化规律,综合分析2019年土壤侵蚀特征。[结果] ①风力因子变化呈“M”型,第3—9,21—22个半月值较高;表土湿度因子半月变化呈“波浪型”,第13—18个半月值较高;降雨侵蚀力因子、林园草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B均值的变化为“先升高再降低”,前者第9—16个半月值较高,后者第12—18个半月值较高。②风蚀模数变化呈“M型”,第4—9,21—22个半月风蚀较强;全年累计风蚀模数在0~5 186.31 t/(km2·a)范围内,均值为153.26 t/(km2·a);仪封乡、张君墓镇风蚀模数较高,多分布在水浇地、采矿用地上。③水蚀模数变化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第12—18个半月水蚀相对较强;全年累计水蚀模数在0~8 028.86 t/(km2·a)范围内,均值为9.54 t/(km2·a);东坝头乡、城关镇存在水蚀较强区域,主要在采矿用地上。④2019年兰考县共17个半月出现水土流失,占全年的70.83%;第4—9个半月水土流失面积最多;均为风蚀。全年水土流失面积为271.66 km2,占全县面积的24.34%;主要为轻度风蚀,占水土流失面积的96.83%。风蚀主要在仪封乡、张君墓镇、谷营镇和东坝头乡,水蚀主要在仪封乡。[结论] 兰考县2019年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第4—9,21—22个半月,以轻度风蚀为主,主要分布在仪封乡、张君墓镇、谷营镇和东坝头乡。水土流失监测与防治应重点关注此时间内水浇地、采矿用地上的侵蚀。  相似文献   
124.
良好实验室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LP)是世界上广泛应用于医药、兽药、食品等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试验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同时也正被世界上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应用于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s)领域.介绍了GLP 的概念和基本要素,分析...  相似文献   
125.
以20个DH系为母本,以9F592、合344、17-643、340/137为父本,采用NCⅡ设计,组配杂交组合80个,分析产量和相关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前三名的是DH16、DH14、DH13。80份杂交组合中,产量SCA效应较高的组合有DH05×17-643、DH09×9F592、DH11×合344、DH17×340/137、DH13×合344。总配合力中DH16和DH14的表现最好,其中DH13×合344、DH16×合344、DH11×合344的总配合力最高。通过遗传参数分析,株高、穗粗、行粒数、出籽率应在早代进行选择;穗位高、穗长、籽粒含水量不宜过早或过晚进行选择;轴粗、秃尖、穗行数、产量、籽粒深度应放到晚代进行选择。DH13、DH14、DH16是优良的被测系,杂交组合DH05×17-643、DH09×9F592、DH11×合344、DH17×340/137、DH13×合344的产量性状表现较好,可进一步参加多点试验鉴定。  相似文献   
126.
为探讨玉米密度、茎秆强度及产量之间的关系,以敦玉27为试验材料,在15,17,19,21和23 cm,共5个株距条件下比较株距对玉米茎秆强度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穗位高、百粒重、行粒数随着株距的增加而降低,短轴直径、穗长、穿刺强度、抗推力强度随着株距的增加而增加。株距对敦玉27的容重、含水量、穗行数、倒伏率影响不显著;对株高、穗位高、短轴直径、穗长、秃尖长、产量、百粒重、行粒数、穿刺强度、抗推力强度影响显著。株距为17 cm时,敦玉27的产量最高,为756.57 kg·(667 m2)-1,其最大穿刺强度和最大抗推力强度均出现在株距为23 cm处理,分别为35.82和30.81 N。  相似文献   
127.
发掘响应接种根瘤菌的大豆产量相关性状遗传位点和基因,对于大豆固氮能力改良的分子育种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在低氮条件下对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和自然群体分别接种根瘤菌,进而发掘了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等产量相关性状QTL位点和候选基因。通过关联分析共获得分布于10条染色体上的59个产量相关性状显著性SNP,有8个SNP与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等重要产量性状显著关联。在RIL群体中,共定位到23个产量相关性状加性QTL和13对上位性QTL,其中加性QTL分布于8条染色体,表型贡献率为5.90%~32.87%。在这些QTL中,控制单株荚数和百粒重的QTL各有2个、控制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的QTL各有3个,对表型的贡献率为5.95%~24.60%。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自然群体和RIL群体中的产量相关性状一致性QTL主要位于6号与19号染色体上,有23个可能的候选基因位于这些一致性QTL附近的基因组区域。  相似文献   
128.
在丰满水库防洪调度系统开发研究及其应用的基础上,以图形用户界面(GUI)组件为例,利用重构技术和第三方开源框架(如JFreeChart、Maven等)对已有系统源代码重构、组件化,经过单元测试、API文档化,并利用版本控制系统建立规范、专业的水利Java类库来适应丰满水库系统需求的改变,以提高水库调度系统的可移植性、可扩充性、易维护性和水利软件开发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29.
对野生达氏鳇(Huso dauricus)(♀)与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的杂交幼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水温14.7~16.8℃的条件下,平均全长37.43 cm、平均体重178.9 g的达氏鳇杂交种幼鱼经过80 d培育后,平均全长和平均体重分别达到51.74 cm和533.1 g。其全长与日龄呈线性关系,关系式为L=0.1683t+10.942(R^2=0.9665);体重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24.304e^0.0129t(R^2=0.9421);体重与全长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0.0007L^3.4461(R^2=0.9984),其中b大于3。结果表明:达氏鳇和西伯利亚鲟的杂交种幼鱼为异速生长类型,体重生长快于全长生长。  相似文献   
130.
黄烷酮3-羟化酶(F3H)是大豆异黄酮代谢途径重要酶类。研究F3H在不同大豆品种中的表达差异,并应用转基因途径创制新种质是提高大豆异黄酮含量的重要途径。以高异黄酮含量大豆品种中豆27和低异黄酮含量大豆品种楚秀为试材,采用q PCR技术,分析F3H在大豆不同发育时期、组织部位中的表达差异;并利用花粉管通道转化技术,获得转F3H阳性植株。结果表明:F3H在2个大豆品种R1~R7期叶片中的表达模式不同,中豆27的F3H表达量在R1期最高,而后开始下降,R2~R5期维持较低水平,R6期略有上升,R7期又出现下降;楚秀F3H表达量在R1~R4期较低,R5期出现表达高峰,R6期开始下降。F3H在2个大豆品种R5~R8期籽粒中的表达模式基本相同,表达量均从R5期开始下降,且R6~R8期维持较低水平。基于此,构建F3H RNAi反义载体,并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转入不同大豆品种,获得了5个转基因新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