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林业   2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掌握缓控释肥的施用对全膜马铃薯关键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分别在高(900 kg·hm-2)、中(750 kg·hm-2)、低(600 kg·hm-2)3种施肥条件下进行了2种不同施用方式即集中沟施(F)与表层撒施(B)的田间试验,并测定了马铃薯主要生长指标和产量。结果表明:缓控释肥施用量对旱作全膜马铃薯主要生长指标、产量及商品率的影响均达显著性差异水平,在施用900 kg·hm-2的高肥量时,其沟施处理HF的马铃薯产量、大薯率和商品率均达到最大,分别达43 608.85 kg·hm-2、72.1%和92.7%。施用方式对马铃薯地下主要生长指标、产量和大薯率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且在3种施肥量下,F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大薯率和商品率均高于B处理,其中在高肥水平下F处理较B处理平均增产达2 834.54 kg·hm-2,增产率为6.4%。施用量×施用方式对马铃薯各生长指标和产量影响均不显著。综合来看,缓控释肥在较高水平的施肥(900 kg·hm-2)条件下,集中沟施处理有利于旱作区全膜马铃薯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2.
为了解温州海涂围垦区土壤基本状况,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检测分析,对瓯江口、宋埠和西湾3个围垦区的土壤容重、含盐量、pH和有机质含量进行分析表明,3个围垦区土壤容重大,不能满足园林种植土要求;含盐量高,平均值达到强盐渍土或盐土标准;碱性强,属于碱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瓯江口围垦区最高,均值为1752 g·kg-1,西湾围垦区仅有1051 g·kg-1。3个围垦区土壤状况存在差异。宋埠围垦区土壤容重最大,瓯江口和西湾围垦区含盐量较高,而宋埠和西湾围垦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瓯江口围垦区。因此,在围垦区进行绿地系统构建,需要降低土壤含盐量和pH值,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透水、透气性,且不同围垦区的改良措施应依具体情况而异。  相似文献   
33.
不同施氮水平对青冈栎容器苗的形态和生理特性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拟通过研究青冈容器苗不同氮水平对生长和质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施肥量。以青冈栎容器苗为研究对象,探讨5个施氮水平(0、0.184、0.629、1.074、1.518 mg /cm3)对青冈栎容器苗苗高、地径、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等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处理对青冈容器苗的高度、地径、主根长、生物量、质量指数影响显著,而且施肥对各参数的影响趋势一致,对施肥有响应的形态参数均在中等浓度0.629 mg/cm3时最高,苗高为15.17 cm,地径为3.39 mm,主根长为16.7 cm,质量指数为0.38。青冈栎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大体呈现“双峰”曲线型,中度浓度的施肥处理0.629 mg/cm3光合午休时光合速率降低程度较小,即波谷光合速率值较高(5.56 μmol CO2/(m2?s)),并表现出最高的F′v/F′m、ФPSII和光化学猝灭(qP),以及根、茎、叶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根、茎、叶各器官含氮量和叶绿素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叶片中的含氮量显著高于根、茎中的含氮量。在青冈栎容器苗培育过程中,以施氮素0.629 mg/cm3为最佳。  相似文献   
34.
为了掌握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旱作区秸秆覆盖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分别在高(900kg·hm~(-2))、中(750kg·hm~(-2))、低(600kg·hm~(-2))3种施肥条件下进行4种种植密度(45 000株·hm~(-2)、52 500株·hm~(-2)、60 000株·hm~(-2)和67 500株·hm~(-2))试验,并对其主要生长指标和产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旱作区秸秆覆盖马铃薯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商品薯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同等肥力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产量及商品薯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60 000株·hm~(-2)种植密度下产量及商品薯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0 112.45kg·hm~(-2)和89.1%;相同密度下肥力越高,单株个数、大中薯个数、单株薯质量和大中薯质量也越大;施肥量×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的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但对产量影响显著。综合来看,900kg·hm~(-2)施肥量与60 000株·hm~(-2)种植密度组合为该种植区秸秆覆盖马铃薯种植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35.
针对洞头地区飞播造林的针叶密林,2009年采取"砍8 m、留4 m"的水平带状改造和3 m×3 m穴状改造2种方式,皆伐全部针叶、保留部分阔叶、补植乡土彩叶。结果表明:水平带状改造后,群落生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都有一定的提高和改善;水平带状补植改造方式的景观改造效果快,穴状皆伐补植改造的景观改造效果自然。  相似文献   
36.
为了掌握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旱作区秸秆覆盖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分别在高肥(900kg/hm~2)、中肥(750 kg/hm~2)、低肥(600 kg/hm~2)3种施肥水平下进行了2种种植密度(40 500株/hm~2和49 500株/hm~2)试验,对其主要生长指标和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旱作区秸秆覆盖马铃薯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商品薯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在高肥水平下,马铃薯的单株结薯数量、大中薯数量、大中薯质量、产量及商品薯率均达到最大值,49 500株/hm~2种植密度下产量达29 577.63 kg/hm~2、商品薯率达到80.6%;不同种植密度除在低肥水平下对马铃薯的单株结薯质量和大中薯质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外,对其他各项指标及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施肥量和种植密度的组合对马铃薯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也不显著。综合来看,900 kg/hm~2的施肥量与49 500株/hm~2的种植密度为该区秸秆覆盖马铃薯种植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37.
作者针对定西玉米制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对成熟技术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定西市适宜制种区域进一步发展制种产业,寻找差距,实行资产重组,发挥龙头企业和区域优势,创建定西制种产业名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8.
光照强度对青冈栎容器苗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同光照强度(100%,60%,40%,20%,5%透光率)青冈栎容器苗形态和生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下,青冈栎容器苗地径、生物量、质量指数等参数差异达显著水平,其值由高到低分别为100%,60%,40%,20%,5%处理.随着透光率的增加,Chla/Chlb,Car/Chl、根质量比、比叶质量呈现上升趋势,色素(Chla,Chlb,Car)含量、比叶面积、叶质量比呈现下降趋势.遮荫明显增加青冈栎叶片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全光照处理青冈栎叶片ΦPSⅡ只有0.131,而5%光强的处理中叶片ΦPSⅡ达到0.701,5%光强的处理中叶片qP为0.925,全光照下的处理中叶片qP为0.32.遮荫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全光照处理青冈栎叶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为2.54,而5%透光率处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为0.16.随着透光率的提高,青冈栎叶片丙二醛( MDA)含量呈现下降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Pro)呈上升趋势.青冈栎为喜阳性树种,但也具有耐荫性.  相似文献   
39.
北京山区侧柏游憩林抚育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北京山区低山厚土中龄侧柏游憩林的合理构成,采用SBE法对侧柏游憩林林内景观进行景观评价,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喜好度与各景观类目之间的景观评价和预测模型,并由此分析得出定量化的抚育技术模式。研究表明,应当通过定量化的清枯枝、修活枝、割灌和间伐等抚育措施提高游憩林的景观质量,将阳坡侧柏游憩林抚育成无枯枝、密度在1 750株/hm2左右、郁闭度在0.8左右、灌木层高度和盖度分别在1.0 m和50%以下、第一活枝高在4.0 m左右、林下层有一定变化的高景观质量林分;将阴坡侧柏游憩林抚育成无枯枝、密度在1 000株/hm2以内、郁闭度在0.8左右、灌木高度不超过0.5 m、盖度在30~50%之间、第一活枝高在4.0 m左右、林下层较统一的高景观质量林分。   相似文献   
40.
将河沙、泥炭土、黄心土按照不同比例配成基质,研究不同基质对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时间和成苗率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其萌发的基质配比。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降香黄檀种子的萌发影响显著,黄心土(发芽率72.7%、发芽势49.3%、发芽时间12.7d、成苗率69.71%)和泥炭土(发芽率68.0%、发芽势53.3%、发芽时间13d、成苗率74.15%)适宜降香黄檀种子的萌发,而河沙中的种子所需萌发时间长(17.7d)、成苗率低(27.90%)。结合成本考虑,黄心土是降香黄檀播种较理想的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