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5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国内外杧果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选择、消毒,培养基的选择,不同器官的培养,以及影响杧果组织培养的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展望杧果组织培养的工作和研究方向:(1)完善不同杧果品种的快繁体系,进一步消除杧果组培中酚害的影响;(2)进行杧果种质资源的离体培养保存的研究;(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杧果原生质体培养和花药培养技术的研究,为杧果种质创新和染色体工程等提供技术平台;(4)建立高效的杧果植株再生体系,为杧果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育种奠定基础;(5)加快杧果遗传转化的研究步伐,特别是抗病基因、抗逆基因等的遗传转化;(6)不断加强杧果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木薯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本薯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快速离体繁殖研究。于MS 6—BA0.05mg/L GA30.05mg/L NAA0.02mg/L中进行诱导腑芽的生长和继代培养,诱导和增殖效果较好,于MS 6—BA0.05mg/L NAA0.02mg/L MET4mg/L中进行生根培养,植株矮壮,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3.
我国木薯产业的抗风救灾措施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华南5号和华南8号抗风新品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选育的华南5号和华南8号木薯新品种,在“达维“台风中表现出较强的抗风性.在海南省儋州市的品资所、乐东县佛罗镇丹村的天成公司和儋州市光村镇榕妙水村的新春公司木薯基地,及其它遭受强台风袭击的地方,华南5号比其它木薯品种具有更强的抗风性.据观察,华南5号在10级台风情况下基本不受影响,因此,推荐华南5号作为目前最佳的抗风新品种.   ……  相似文献   
4.
木薯苗期淋水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许多人普遍认为木薯是粗放栽培的作物,不重视水肥的管理,其实,既然木薯是高产作物,就需要较多水肥,当遇上干旱季节,对木薯供水有明显的增产增收作用,本试验初步探讨木薯苗期供水,对木薯生长表现、鲜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试验地点在品资所试验基地,土壤pH值5.20,有机质1.08%,全氮0.075%,速效磷15.02mg/kg,速效钾16.33mg/kg。本试验设计2个处理:①在木薯苗期淋水1次,即每株木薯根部淋0.5kg清水;②对照为不淋水。处理小区面积40m2,随机排列,5次重复,株行距1.0m×0.8m,每区种50株木薯新品种华南8号。2004年2月25日种植木薯…  相似文献   
5.
长久以来,木薯有毒是人们的主流认识,世人对木薯毒性的认识可谓谈薯色变!木薯真的有毒吗?木薯制成的食品(如木薯粉)不能吃吗?这2个问题仍然困扰着许多业界人士。本文对木薯的毒性及如何安全食用作了简要介绍,以供大家参考。一、木薯的定义及生产发展现状木薯是一种块根作物,由于其块根含有丰富的淀粉(20%~35%)而被广泛利用,是一种重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等多用途作物。通常所讲的"木薯"是指其膨大的块根(见图1)。  相似文献   
6.
以华南9号木薯块根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加工工艺生产木薯全粉和木薯粉,分析比较10个主要加工特性指标差异,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加工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木薯粉的吸油性和相对粘度分别是木薯全粉的1.76和14.30倍,达到极显著差异,其他特性指标差异不显著。主成分统计分析表明,在第1主成分中,相对粘度和冻融稳定性2个指标的累积贡献率分别达到100.00%和95.05%,说明两者均是影响加工特性的关键因素。进一步相关性分析还表明,不同指标对木薯产品加工特性相关性不同,根据相关性系数排列,排名前5位分别是相对粘度、冻融稳定性、淀粉含量、吸水性和吸油性。  相似文献   
7.
低温胁迫对木薯组培苗叶片若干代谢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木薯SC8和MS5供试材料,研究5℃低温处理0、7、10、12和15 d对木薯组培苗叶片若干生理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种质SC8和MS5在5℃低温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呈不断上升趋势,而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低温胁迫下,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与丙二醛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游离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相对电导率在第1主成分中占有最大的信息量,与木薯耐寒性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价木薯耐寒性强弱的主要生理指标,其次是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综合分析生理数据认为木薯MS5的耐寒性高于SC8,这为下一步从离体保存库中直接采用组培苗方式进行大规模筛选耐寒种质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木薯华南5号(SC5)和华南8号(SC8)微茎尖为外植体,通过比较试验,对微茎尖的长度、初始培养基、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将长度为0.4~0.5 mm的木薯微茎尖外植体接种于初代培养基MS+6-BA 0.01 mg/L+NAA 0.02 mg/L+GA31.0 mg/L上培养30 d后,SC5和SC8成活率均达60.0%以上;初代培养的小苗在继代和生根培养基MS+NAA 0.02 mg/L上培养35 d后,SC5和SC8增值系数均达4.0以上,生根率达100%。建立了SC5和SC8木薯微茎尖离体培养技术体系,为下一步木薯脱毒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拟南芥和蓖麻的SAD基因同源区域,设计引物并以木薯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长度为240 bp的基因片段,命名为木薯SAD.序列相似性检索结果表明,木薯SA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基因库中登陆的大戟科植物蓖麻、千年桐的mRNA序列同源性达94%,与大豆、芝麻、葵花等油料作物的mRNA序列同源性分别达到87%、86%和82%:系统进化分析进一步表明,木薯SAD基因与大戟科植物蓖麻、麻疯树和千年桐的亲缘关系最近,该结果与传统分类学将木薯与蓖麻、千年桐和麻疯树归于大戟科的结论相符,而木薯SAD基因与芝麻、大豆、莲花、葵花等植物种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植物在进化上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0.
木薯叶提取液制备及其对甲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优化了木薯叶提取液制备的条件,并且检测该提取液对甲鱼生长性能、血液化学指标的影响。试验首先对提取木薯叶的溶剂提取法进行工艺优化,确定最优提取条件,包括: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其次将提取液经处理后加入甲鱼饲料中,通过分析检测甲鱼存活率、生长性能、饲料转化性能、机体营养组成、血液生化及免疫能力指标,来确定其对甲鱼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木薯叶提取制备的最优工艺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mL/g)40 ∶ 1,提取温度70 ℃,提取时间2 h;通过对甲鱼饲养的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木薯叶提取液能提高甲鱼的生长速度,降低饲料系数,并能降低甲鱼机体内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以及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从而提高了甲鱼的糖代谢、脂肪代谢和免疫能力。因此,本研究不仅首次将木薯叶提取液作为添加剂加入甲鱼饲料,同时也为木薯叶提取液作为天然低毒的饲料添加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