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8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多回流式变量喷药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大型宽幅喷药机在喷药过程中施药方式不合理、控制方式单一等问题,在3WP-1200型喷杆式宽幅(22 m)喷药机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多回流式变量喷药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可根据喷药机行驶速度来调节比例控制阀,通过改变回流口的开口度来改变喷药流量,实现变量喷药。该控制系统分5路控制所有喷头,每一路可单独控制开断,一路或几路断开的同时可打开相对应的回流口,使系统在不改变流量的情况下,其余喷头喷药量不变;多回流式的控制方法使系统压力更稳定,控制精度更高。同时设计了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并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了液位标定与喷药精度试验。液位标定试验中,对不同液位对应的药液容积进行了标定,其标定模型决定系数R2为0. 994;流量控制精度试验中,单个喷头的目标流量与实际流量相差不大,其相对误差不大于4. 1%;喷药量控制试验中,喷药流量可随速度变化而变化,但其设定喷药量与实际喷药量相差不大,相对误差在6%以内,实现了变量喷药,且控制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一例犬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病例进行全面的检查,对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做出诊断与治疗。本报告为犬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新形势下兽医麻醉学的本科教学,本文结合了华南农业大学兽医麻醉学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利用校内教学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对2015级小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兽医麻醉学课程进行“早期临床实训”改革。课程考试成绩显示教改组平均成绩较对照组升高10.9分(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8.9%的同学认为“早期麻醉实训”对兽医麻醉学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15.
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部件多,质量大,车架作为整机的重要支撑结构,需要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在ansys中对车架进行建模,静力学分析得到其应力和应变,验证其是否满足要求。得到最大应力位置点,可经常检修避免其因变形而失效。模态分析求得车架振动固有频率,避免产生共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对马铃薯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而脱毒微型原种的种植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有效措施。因此,微型原种的种植面积将不断扩大,微型马铃薯播种机的研制势在必行。针对目前我国微型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水平低、机械作业播种质量较差、多数需要人工辅助作业等一系列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振动排序技术的微型马铃薯播种机。该播种机采用履带式的播种机构,具有较高播种质量和作业效率。对样机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作业效率和播种精度较高,工作性能稳定,播种间距合格率为92.0%,重种率为5.7%,漏种率为3.9%,其各项性能指标都优于相关马铃薯播种要求,对推动我国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马铃薯贮藏方式、管理方式不当和贮藏效果不佳的问题,根据马铃薯贮藏工艺条件,设计了一套马铃薯贮藏环境调控系统。该调控系统利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CO_2浓度传感器对环境参数进行实时检测,通过调节进出气窗、风机、压缩机组以及加湿装置,对马铃薯贮藏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以及CO_2体积分数等参数进行调控,使贮藏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以及CO_2体积分数等参数满足马铃薯的贮藏要求。各测点的温度误差在-0. 3~0. 3℃范围内,各测点温度极差为0. 6℃,检测温度与真实温度基本一致;调控试验中,库内温度处在系统设定的允许范围内,库外温度对于库内温度影响较小,相对湿度和CO_2体积分数均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该调控系统能够较好地改善马铃薯的贮藏环境。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伴侣宠物的饲养数量越来越多,椎体骨折疾病也随之增长,本文结合临床病例,阐述了骨螺钉结合骨水泥新型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手术方案及其临床应用前景等内容,为临床上治疗椎体骨折病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少川 《中国种业》2017,(12):70-71
深两优5814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用Y58S/丙4114组配的籼型两系超级杂交组合。2015年晚季稻首引入市农科所区试,2016年早季稻至2017年早季稻进行三造次大田生产试种,共计600亩,2017年晚季稻高产示范栽培2000亩,均在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土壤质地上表现为耐肥抗倒,高抗白叶枯、抗细菌性条斑病,中抗稻瘟病,抗逆性强,产量稳且易于攻高产的适合我市早晚兼用的优质品种。介绍深两优5814在我市大田生产试种与高产栽培种植的表现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