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7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7篇
  10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即是发酵技术。利用技术手段对于发酵过程进行控制,可实现发酵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植物是生物发酵的原材料,生产出来的饲料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能够促进动物的成长,因此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本文对我国饲料加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具体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粒叶比、光合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在控制条件下对2个不同类型品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50%~80%范围内,水分胁迫可导致植株总绿色面积显著降低,其中叶器官降低幅度最大,穗器官降低幅度最小,当土壤水分达到70%以上无显著差异;水分胁迫可大幅度提高小麦的粒叶比,但并非越高越好,应稳定在27 mg/cm2左右,绿源比稳定在11.5 mg/cm2左右产量最高;胁迫使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降低;适当水分胁迫虽然可提高经济系数和千粒重,但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仍然以80%的最高,胁迫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是降低了单位面积稳数,其次是粒重,对粒数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研究生物防火林带的多树种多比例配置及人工抚育措施,以期促进林带由单一林分结构向多功能林分结构过渡,从而提升生物防火林带景观质量。[方法]以木荷生物防火林带为研究对象,通过林下套种杨梅、火力楠、米老排形成多树种组成林分,并设置不同套种树种组成比例、不同修枝程度、不同施肥量等抚育措施进行林分改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可提升生物防火林带景观价值的最优处理模式。[结果]参试生物防火林带景观美景度的评价模型为:Y=-2.122+0.215X1-0.181X3+0.306X5+0.275X8+0.370X9,Y表示生物防火林带美景度评价值,X1、X3、X5、X8、X9分别表示绿视率、胸径变异系数、郁闭度、意境美和林内光线。抚育处理4(A2B1C2),即在以木荷为主要树种,杨梅、火力楠、米老排均占木荷数...  相似文献   
34.
以钻石模型理论为基础,借助强制评价法(Forced Decision,FD),对陕西省澄城樱桃品牌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需求条件、产业集群和机遇3个因素的价值系数<1,这3个方面应作为澄城樱桃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重点关注和改进的领域;而生产要素、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及政府3个因素的价值系数>1,说明当前澄城樱桃产业发展在这3个方面的投入产出值较高,对于澄城樱桃品牌价值的提升作用较大,未来还应加大这3个方面的输入值,使澄城樱桃产业得到快速、有效的品牌价值提升。  相似文献   
35.
阐明不同年代主推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可为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创新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山东省不同年代的50个主推品种为材料,分析农艺性状和经济系数等指标的演变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年代的推移,主推品种株高呈极显著的降低趋势,每次品种更替株高平均降低6.29 cm;主推品种的千粒重呈极显著的增加趋势,每次品种更替千粒重平均增加1.26 g;单茎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二者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经济系数呈显著增加趋势,每次品种更替平均增幅达24.33%;穗长、穗粒数、总小穗数、可孕小穗数年代间无明显变化趋势;单茎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的变化趋势与单产变化趋势不相一致,说明协调群体与个体产量关系是提高单产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6.
李娜娜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6):1064-1067
近年来,地理标志农产品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本文选取陕南、关中、陕北各地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作为研究样本,从区位维度、文化维度、市场维度等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陕西省地理标志农产品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关中地区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保护产值最高,其次是陕北,再次是陕南;地理标度差异、特殊气候资源、文化底蕴及创新性的销售推广模式对陕西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经济效益提高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7.
本试验选择陕北白绒山羊和湖羊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在不限制采食和饮水前提下,采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进行育肥并计算羔羊成本、饲草料成本等效益指标,对陕北白绒山羊和湖羊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育肥陕北白绒山羊的只均利润大约比育肥湖羊的利润高127.26元/只。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索研究适于平凉市东部旱作农业区乃至陇东地区发展牛产业的饲草料新型高效生产模式。[方法]在平凉市选有代表性的东部旱塬地,开展了农作物"三年五熟"种植模式和连年春播模式试验研究,评估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的生产效益。[结果]在同一生产周期(三年)内,"三年五熟"种植模式全株玉米秸秆单位面积产量显著低于连年春播模式(P0.05),但可显著降低单位面积玉米秸秆生产成本,其产出投入比显著高于连年春播模式(P0.05)。[结论]"三年五熟"种植模式可有效降低肉牛养殖中饲草料生产成本,适宜在全市乃至陇东地区规模化养牛场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以大理起凤公园破损山体为研究对象,对退化山体外貌形态、坡度、边坡高度、土层厚度和砾石含量5个立地因子进行了量化分析,采用立地再造技术和植被恢复技术对起凤公园进行了生态恢复与景观营造。  相似文献   
40.
玉米果穗图像单一特征的品种鉴别力评价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寻找新的果穗性状并评价它们单独鉴别品种的能力,是玉米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研究的重要内容。采集了4个品种各50个果穗的RGB图像,用图像处理法提取了4大类形态特征共计145个性状,逐一性状对品种进行判别分析,以性状的品种识别率表示性状鉴别品种的能力大小。单一性状的品种识别率变化在0.244~0.634之间,在前17个高鉴别力性状中,果穗长宽比等具有与指南性状同等的甚至更高的品种区分能力。单一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一般都小于0.66,且与鉴别力高度一致(y = 0.29 + 0.44x, r=0.897, P<0.01)。总体上,四大属性的鉴别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形状类>纹理类>颜色类>大小类。从受试的145个特征中筛选出许多具有较高品种鉴别能力的性状,可望应用于玉米新品种DUS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