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4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6篇
  293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1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紫色土壤氮素不同流失形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氮素流失形式及其量化研究是农业小流域氮素管理及流失过程模拟的核心内容之一,以紫色土区3个具有不同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典型农业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区域土壤氮素在降雨侵蚀过程中流失的主要形式。结果表明,紫色土区土壤氮素以硝态氮为主要流失形式,其流失浓度一般占硝态氮和铵态氮总浓度的80%以上,农田利用为主流域的则高达90%以上。氮素流失的平均浓度因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异而显著不同,农田的一般为(5.36±2.13) mg/l,而非农田利用的变化在1.70~3.15 mg/l之间。农田硝态氮的精确管理应作为减控流域土壤氮素非点源流失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72.
【目的】明确不同草灌复合样地对土壤分离速率的影响机制。【方法】试验选取研究区域内分布较广的草灌复合样地:柠条锦鸡儿、柠条锦鸡儿+冰草、柠条锦鸡儿+铁杆蒿,探究不同草灌样地在固定流量和坡度下的土壤分离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分布特征。【结果】样地类型、采样距离以及土壤深度三个主效应均对土壤分离速率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样地在灌木基部的土壤分离速率均值均高于距灌木基部50 cm处的土壤分离速率。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重要性分析表明,在影响土壤分离能力的根系和土壤指标中,相对重要性最高的分别是根长密度和大于0.25mm团聚体。根长密度(RLD)、团聚体(Ag)与土壤分离能力(Dc)之间的函数关系可用Dc=(RLD×Aga)1/b表示,在不同样地该函数的R2均在0.72以上。整体来说,在不同样地土壤分离率最低的为柠条锦鸡儿+铁杆蒿样地。【结论】根长密度和大于0.25 mm团聚体是影响影响土壤分离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对于揭示不同样地根系及土壤性质影响土壤分离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73.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格局产流产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径流冲刷试验,在不同植被格局的坡面上,对黄土丘陵区坡面不同植被格局的侵蚀产沙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流量下,各个植被格局对于坡面产流量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植被格局坡面的累积产沙量呈现出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是坡面累积产沙量的差异都是随着流量的增加反而减小了。各个植被格局坡面的累积径流量过程与累积产沙量过程之间呈相关性非常显著,相关系数都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274.
黄土滑坡稳定性及其整治对策研究——以明圣宫滑坡为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位于骊山的明圣宫滑坡是一个古滑坡 ,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 ,为进行稳定性评价 ,对滑坡的形成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明圣宫滑坡活动的原因是地层、大气降水、地下水、地貌条件、滑动带贯通、拉张裂隙形成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应用极限平衡法进行分析得知 ,明圣宫滑坡已处于不稳定状态而必须及时整治 ,以防止灾害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75.
土壤团聚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85,自引:1,他引:85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土壤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对土壤侵蚀有重要影响,其水稳性和数量是评价土壤可蚀性的重要评价指标。综述了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影响土壤团聚体水稳性的因素、以及土壤团聚体研究方法的研究的最新进展,针对其中存在问题,指出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76.
中国土壤侵蚀定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小流域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基本单元,定量研究其侵蚀产沙的空间分布,对于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土壤侵蚀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土壤侵蚀定量研究在我国已有50年之久,回顾并总结过去的研究成果对于今后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十分必要。在简要回顾了我国土壤侵蚀定量研究的过去与现状的基础上,主要就降雨特性、坡度、坡长、坡向、植被盖度及土地利用方式等影响因子与土壤侵蚀的定量关系研究,以及小流域侵蚀产沙定量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针对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7.
秃尾河流域暴雨洪水产沙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用秃尾河流域实测降雨洪水泥沙资料 ,对流域的暴雨洪水泥沙特性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 ,阐明了秃尾河流域泥沙来源 ,揭示了冻融侵蚀、风蚀和水蚀的共同作用是导致高含沙水流发生的机理 ,以及次暴雨洪水泥沙输移比小于 1的特性 ,为多沙粗沙区流域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8.
通过径流冲刷试验,运用能量守恒原理,分析了坡面土壤侵蚀率(Dr)与径流能耗(ΔE)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给定土壤条件下坡面土 侵蚀率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坡面土壤侵蚀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界能量条件,以径流能耗作为土壤侵蚀形成的临界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当径流能耗大于7.387J时坡面开始有侵蚀发生。  相似文献   
279.
[目的]近年来煤炭等开发建设项目引起的环境问题日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评价生产建设项目生态修复效益,量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的效果,旨在为今后开发建设项目评价提供可参考的技术与经验。[方法]以陕西省子长县永兴煤矿资源整合项目为例,建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益评价体系,计算了各评价指标在不同建设时期的隶属度值,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并根据拉格朗日乘子法对指标权重进行了综合,最后采用生态效益指数对开发建设项目生态修复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考虑了主客观信息在内的拉格朗日乘子法计算得到的综合权重能够反映出开发建设项目各建设时期不同指标的特点;基于综合权重计算得到的生态效益指数显示该项目在建设前期生态效益指数最高,而试运行期的生态效益指数0.392高于施工期0.318,表明生态修复工程在试运行期开始发挥了水土保持效益。[结论]提出的生态修复效益评价体系及方法可行,可以为其他生产建设类项目生态效益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80.
作物与坡度交互作用对坡面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通过观测作物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坡度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作物和坡度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共同影响.结果表明:作物和坡度均对坡面径流的形成、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与裸地相比,种植玉米条件下,坡面地表径流量平均减少23.80%,土壤流失量平均减少44.25%,玉米对坡面产流产沙的抑制作用随玉米生长逐渐增强,坡面产流产沙量均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作物幼苗期的坡面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主要受坡度的增强作用控制,至作物生长旺盛期,作物种植对坡面产流产沙的抑制作用成为主导因素.作物的存在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坡度对产流产沙的增加作用,有效降低坡面的水土流失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