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8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4篇
  14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豆价新年小涨节日抢占交易气氛 新年伊始,国内大豆市场价格走势延续了上年末稳中偏强的走势,豆价依然处于缓慢上行阶段。目前主要产区市场的大豆平均收购价格已逐步接近去年高点位置,部分地区豆价回归前期高位。截止1月2日,  相似文献   
72.
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根际代谢组学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土壤根际微域内植物根系与土壤和土壤生物之间化学信号交流的根际过程。本文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技术,对基于不同施氮处理下[常规施氮(180 kg×hm~(-2))、80%常规氮量和55%常规氮量]土壤培养收集的玉米幼苗的根系土壤沥出液(soil leachate,SL)、根鞘土浸提液(rhizosheath soil,RS)和根系水培液(distilled water cultivation,DWC)内的根系分泌物进行检测,并结合多维统计分析对比了不同收集方法以及不同施氮量下玉米幼苗根系分泌物的不同。结果表明:3种不同方法收集的玉米幼苗根系分泌物的核磁共振氢谱谱图轮廓及主要标志物明显不同。其中SL法的谱图峰信号及检测到的根系分泌物数目少,而RS和DWC法的谱图峰信号较多且可检测到玉米幼苗根系分泌物中的糖、有机酸和氨基酸等组分。与常规施氮量比较,在85%施氮量下,玉米幼苗根系分泌物中的α-葡萄糖、苹果酸、亮氨酸、缬氨酸水平显著增加;而当施氮量减少到55%时,玉米幼苗根系分泌物水平不再显著增加并呈现下降趋势。上述根系分泌物的变化可能和玉米根系对土壤氮营养供应水平的适应性调节有关。采用~1H NMR技术,结合RS和DWC收集方法进行根际代谢组学分析,可为根际生态及根际氮素营养研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对1例子宫蓄脓的老龄犬进行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子宫卵巢完全切除术,对1例子宫蓄脓的老龄犬进行治疗。[结果]老龄犬进行手术治疗后,生命体征稳定。术前要考虑犬只的生理状态和血压及血糖含量,术中注意监护,术后注意保温及给与抗生素治疗并防止犬只撕咬伤口。[结论]子宫切除术可作为犬子宫蓄脓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5.
氨氮对克氏原螯虾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克氏原螯虾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氨氮对克氏原螯虾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实验分为6组,氨氮梯度设置为0(对照组)、10、20、30、40和50 mg/L,分别于1、12、24、36和48 h取肝胰脏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1)在同一浓度氨氮作用下,随着作用时间延长,SOD、CAT活性和MDA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在不同浓度的同一取样时间点,随着氨氮浓度升高,SOD和CAT活性除在48 h时逐渐下降外,在其他取样时间点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结果表明,氨氮对克氏原螯虾抗氧化功能有显著影响,抗氧化酶活性随着氨氮胁迫水平增加表现出先激活后抑制的趋势,在此过程中机体因氨氮胁迫受到的损伤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76.
以2-丁酮为溶剂、糖精钠和CTAB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制备诱致型氯氰菊酯微乳剂.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电导率和粒径分布等方法与手段,对微乳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微乳剂为O/W型,对氯氰菊酯的增溶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热贮、冷贮稳定性,微乳液滴粒径分布均匀.接触角测定结果表明,该微乳体系在植物叶面易附着、润湿、铺展速度快,适宜于农用喷洒.  相似文献   
77.
为了提高土壤的田间持水能力并对农业废弃物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设计了以秸秆、膨润土及PAM按照不 同的配比开发出新型复合改良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改良材料对四川省宜宾市三种主要土壤类型的田间持水 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改良材料能有效提高三种土壤持水能力,添加秸秆改良材料后,土壤持水性能都比对 照显著增大(p<0.05).但是各配比间的差别较大,根据各配比的改良效应不同,筛选了改良材料配方,研究结果 为改良材料改良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8.
枸杞硬枝扦插霉变病原菌鉴定及药剂毒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引起枸杞育苗过程中插穗霉变的病原菌的种类,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致病性测定及回接试验,并针对主要病原菌进行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引起霉变的主要致病菌为粉红聚端孢霉、链格孢和黑根霉,其分离频率分别为14.14%、26.26%和58.59%,回接霉变率均为100%,萌芽率分别为25%、5%和50%。40%氟硅唑EC 4个浓度对黑根霉的抑菌率差异极显著,6000倍和8000倍对链格孢的抑菌率达100%;25%苯醚甲环唑1000倍对黑根霉、链格孢和粉红聚端孢霉的抑菌率分别为83.19%,82.35%,80.09%。本研究结果有助于降低枸杞育苗过程中插穗的霉变率,提高插穗的成苗率。  相似文献   
79.
利用中国2003~2012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在测度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基础上,通过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税收安排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基本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最低,中部较低,西部最高”的空间分布格局;宏观税负、个人所得税以及消费税的增加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房产税的增加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通货膨胀、城市化率、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程度都从不同方面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80.
【目的】大豆茎秆化学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粗纤维等)与其茎秆抗倒伏能力密切相关,但由于目前大豆茎秆化学组分检测多采用传统的化学分析技术,测定过程操作复杂、耗时耗力、成本昂贵且易造成环境污染,不适合大规模育种应用,因此,通过构建一套低成本、快速、科学、无污染的大豆茎秆化学组分检测方法,为大豆种质资源茎秆组分分布规律及其与大豆生长习性和倒伏性关系的研究提供方法基础。【方法】通过建立一套基于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的大豆茎秆化学组分检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大豆种质资源茎秆中的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和粗纤维(crude fiber,CF)等化学组分进行检测分析,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小提琴图分析,明确大豆茎秆CF含量与其生长习性及抗倒伏性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基于构建的大豆茎秆化学组分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模型对茎秆NDF、ADF和CF组分检测数值的校正相关系数(RC)均在0.90以上。利用16份模型外大豆茎秆样本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发现,常规化学检测与该模型检测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利用该模型对2017年和2018年种植的393份大豆茎秆CF含量及其生长习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茎秆CF含量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在CF含量50.00%以上的材料中,2年数据均表现出直立型(91.67%和86.14%)显著高于蔓生型(8.33%和13.86%),表明大豆茎秆CF含量与其生长习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结论】构建的近红外光谱模型具有低成本、快速高效、无污染的特点。此外,茎秆中CF含量高的大豆品种植株具有更强的抗弯曲度,可作为大豆抗倒伏育种亲本筛选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