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8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4篇
  14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PAM对沙质土壤持水性能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模拟,研究了不同剂量聚丙烯酰胺(PAM)施入沙质土壤后对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PAM设置0(对照),50,100,200,400和1000 mg/kg 6个水平.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PAM处理后的土壤累积蒸发量减小了4.12%~14.46%;平均含水量增加了1.40%~5.64%;田间持水量增加20.68%~33.71%,毛细管持水量增加18.41%~29.04%,最大持水量增加18.62%~29.70%;方差分析在5%水平上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最大差异出现在PAM施加量为200 mg/kg时.表明了PAM能够改善土壤的持水性能,其改良效果因PAM施入浓度而异.在改良该沙壤土保水性时,其适宜PAM施用量为200 mg/kg.
Abstract:
In a simulated experiment, sandy yellow soil was supplemented with polyacrylamide (PAM) at 0, 50, 100, 200, 400 and 1000mg/kg to evaluate its effect on water-holding capacity of the soil.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AM restrained the evaporation of soil moisture.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reatment (CK), PAM treatments decreased the evaporation capacity of soil moisture by 4.12% ~14.46% and in-creased the average water contents of the soil by 1.40%~5.64%, field capacity by 20.68% ~33.71%, capillary capacity by 18.41%~29.04% and maximum water-holding capacity by 18.62%~29.70%.Anal-ysis of variance showed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among the treatments, indicating that the effect of PAM application varied with its rate.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experiment, the treatment of 200 mg/kg PAM gave the best result of restraining soil moisture evaporation.  相似文献   
42.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原产于北美洲,自引入中国以来,由于适应性广及缺乏天敌,自然种群发展迅速,很快遍布整个长江流域, 并逐渐归化于中国自然水体,甚至在有些湖泊已成为优势种.该虾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近年来已成为池塘养殖的特种经济水产品之一.随着分布地域及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在基因水平上研究克氏原螯虾野生群体的遗传变异及群体间的遗传关系对防止群体退化,保持高效、稳定生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3.
以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虾壳不同部位虾青素的含量,分析克氏原螯虾甲壳颜色与虾青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尾肢壳虾青素总量高于其他部位,头甲壳和钳壳含量相近,足壳中含量最少;克氏原螯虾壳色与游离虾青素的含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游离型虾青素和酯化虾青素的比例可能随着龙虾性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指出,未来可以通过研究虾青素形态变化的基因,进一步探究克氏原螯虾体色变化的具体调控机制,为克氏原螯虾养殖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生物燃料的生产和利用可减少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秸秆富含木质纤维素,是生产生物燃料的重要原料之一,但其结构致密、复杂,生物降解难度大,需要预处理以提高能源转化效率。本研究利用复合菌系MC1预处理高粱秸秆,分析了不同处理时间秸秆的降解特性,比较了秸秆单产甲烷发酵与乙醇-甲烷联产发酵的生物转化效率。结果表明:复合菌系MC1能有效降解高粱秸秆,预处理5 d秸秆的质量损失率达到39.64%,其水解液中可溶性化学需氧量(sCOD)及挥发性有机酸(VFAs)浓度达到最高,分别为8.10 g·L-1和2.92 g·L-1。预处理后秸秆单产甲烷发酵时,5 d-预处理体系的甲烷产量(以挥发性固体计)最大,达到180.68mL·g-1,比未处理秸秆提高了60.56%。预处理后秸秆乙醇-甲烷联产发酵时,5 d-预处理体系乙醇(以挥发性固体计)和甲烷产量最高,分别为79.18 g·kg-1和239.50 mL·g-1,比未处理秸秆分别提高了173.78%和138.74%,且总产能达到11 947.04 kJ·kg-1,是未处理秸秆总产能的2.45倍。高粱秸秆预处理后进行乙醇-甲烷联产比其单产甲烷总产能高出8.21%~65.06%,表明微生物菌群MC1预处理与乙醇-甲烷联合转化是提高高粱秸秆能源转化效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5.
以三七幼苗为试材,进行人工控制试验,设置0、3、6、9℃4个低温水平,分别处理1、3、5、7 d,以25℃为对照(CK),研究低温胁迫下设施三七叶片的光合特性,选取处理时间1、7 d和CK,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4种光合模型进行拟合分析,最终选择拟合程度最高的模型来模拟光合参数,旨在为调控三七生长环境和促进高产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结果表明: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最佳,其他拟合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并利用拟合程度最高的非直角双曲线模型计算出光合参数;在低温胁迫环境下,最大净光合速率(P nmax)、光补偿点(L C,P)、光饱和点(L S,P)和暗呼吸速率(R d)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减小;随着温度的降低,P nmax、L C,P和R d总体上逐渐降低,L S,P先降低后增大。  相似文献   
46.
通过对柚子蓟马生活习性、为害规律进行研究,摸清柚子蓟马在瑞丽市的为害规律,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与具体措施,力求以最小投入达到最好防治效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47.
以番茄品种“寿和粉冠”为试材,于2020年4−7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试验站进行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处理天数的正交试验,气温(昼温/夜温)设4个处理水平:T1(32℃/22℃)、T2(35℃/25℃)、T3(38℃/28℃)和T4(41℃/31℃);空气湿度设3个处理水平:H1(50%)、H2(70%)和H3(90%),误差范围在±5个百分点;处理天数为2、4、6和8d。以昼温/夜温28℃/18℃、空气相对湿度45%~55%处理为对照(CK)。在番茄花芽分化各个时期分别测量顶芽内源激素、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在现蕾期测量茎粗、单株干质量、壮苗指数和叶绿素含量,以研究苗期高温高湿影响番茄花芽分化进程的机理。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升高,整个花芽分化过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延长,而空气相对湿度和处理天数对番茄花芽分化进程影响不大。(2)不同处理下番茄顶芽IAA和GA3含量随着花芽分化出现降—升—降的趋势,ZT和ABA含量出现与IAA完全相反的趋势。IAA、ZT、GA3含量均随着温度、相对湿度和处理天数的增加逐渐降低,ABA含量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逐渐升高。(3)番茄叶片淀粉和叶绿素含量随花芽分化进程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含量从未分化期到雄蕊分化期逐渐升高,雌蕊分化期间逐渐降低。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表明高温高湿对番茄花芽分化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营养物质减少有关,花芽分化初期环境温度应控制在CK水平,温度越高越不利于番茄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48.
菠萝蜜茎叶全长转录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9.
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是引起燕麦(Avena sativa)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为开发高效防治燕麦根腐病的绿色生物菌剂,本研究从健康燕麦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燕麦镰孢菌高效拮抗细菌YF,并开展了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研究了该菌的抑菌谱及对燕麦镰孢菌的室内防治试验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该菌被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活性测定发现该菌对燕麦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70.69%,对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5.92%.通过抑菌谱筛选发现该菌对常见的8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利用该菌发酵液处理后燕麦镰孢菌菌丝出现异常分枝、囊泡状畸形且伴有细胞壁破裂.盆栽试验表明,该菌对燕麦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1.45%,其防效显著高于化学农药多菌灵(61.87%)?(P?相似文献   
50.
在2019年1月-2019年6月对云南出现呼吸道疫病的57个鸡场进行H9亚型禽流感检测的基础上,选取石林和楚雄2个H9亚型禽流感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从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鸡胚尿囊液中提取总RNA,采用特异性引物经反转录PCR分别扩增HANA基因,PCR产物纯化后进行测序。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云南2株H9N2毒株HA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4.2%,NA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6%,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云南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NA基因均属于欧亚谱系中的类ADKHKY28097分支(Y280-like),ACKYN12019和ACKYN72019 HA基因之间的同源性为94.3%,与参考毒株ACKJX2448的同源性最高,为95.6%~98.5%,与中国流行的H9N2代表株和疫苗株同源性较低。HA蛋白333-340位裂解位点为PSRSSR↓GLF,具有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受体结合位点均发生E198T和Q234L的突变,具有人样受体结合特征,在29、141、298、305、313、492位氨基酸有6个糖基化位点。ACKYN12019和ACKYN72019 NA基因同源性为93.6%,与Y280-like代表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7.1%~97.5%和93.7%~94.6%,NA蛋白缺失63、64、65位氨基酸,在44、69、86、146、200、234位氨基酸处存在6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NA蛋白红细胞结合(HB)位点分析发现,368-369、399-403、432位氨基酸处存在变异。研究结果显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异之中,故应加强其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