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85篇
  36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渭北地区旱地果园渗池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黏土护底的渗池补水方式,于1997年渭北旱塬旱地果园果树不同生育阶段,进行了部分根系灌水试验,在对土壤含水量,果树生长发育情况和产量测定的基础上,提出了特定年份渭北地区旱地果园适宜灌水方式及有限灌溉制度,灌水定额105m^3/hm^2,灌水次数视不同频率年1 ̄4次。  相似文献   
52.
滴头插入对滴灌毛管水头损失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滴灌毛管水力设计精度,通过试验研究了因滴头插入引起的毛管局部水头损失,根据试验现象分析了毛管局部水头损失占沿程水头损失比例hj/hf、毛管局部水头损失系数ξ,与滴头类型、滴头间距以及雷诺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滴头和滴头间距,毛管局部水头损失占沿程水头损失比例hj/hf差别较大.在相同间距下,迷宫流道滴头插入导致的hj/hf要大于压力补偿式滴头;对于同一类型滴头,滴头间距越小,局部水头损失越明显,hj/hf越大,且均大于微灌工程技术规范规定;若按规范取沿程水头损失的0.1~0.2计算局部水头损失,将导致滴灌工程设计中水头损失计算偏小.不同类型的滴头,毛管局部水头损失系数差异较大,其中迷宫流道滴头ξ基本在0.6以上,而压力补偿式滴头ξ为0.3~0.5,且ξ随滴头间距减小而增大、随雷诺数增大而减小,雷诺数越大,ξ变化越趋于平稳.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与统计分析,提出了毛管局部水头损失系数计算公式,相关系数R2为0.953.  相似文献   
53.
通过连续5a定点观测流域土壤水分、气象要素等资料,利用水量供耗平衡原理,分析了该区域3种不同植被类型阶段储水量、耗水量和耗水规律.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年耗水量最少,为487.8 mm,玉米次之,为519.65mm;苹果最大,为540.7 mm;从不同类型土壤储水量分析表明:在阴坡生长的天然次生林处于充分供水状态,年耗水量稳定在500 mm左右;而玉米和苹果树全生育期内大部分月份都处在土壤水分亏缺状态,耗水量年变差较大,其年最大耗水量之差分别达240 mm和140.7 mm,当作物在土壤水分亏缺状态下生长时耗水量较小;年耗水量与当年降雨量关系不显著,而与降雨时间分布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54.
为确定自然环境下日光温室前屋面的采光效率,通过实测数据获得杨凌地区冬季长时间无雨状态下棚膜表面的灰尘积累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太阳入射角及积灰程度下的棚膜透光率,构建了积灰分布模型及棚膜透光率衰减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太阳入射角计算模型,采用MATLAB作为开发工具编写日光温室前屋面透光率的计算程序。通过输入温室地理坐标、日期时间、采光面曲线形状、朝向、棚膜材料种类,模拟出采光面上的透光率,并在杨凌地区对模型进行验证与应用。结果表明:同时考虑灰尘和太阳入射角的影响,建立的透光率模型与实测值的模拟精度较高,3个测点的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90%、2.13%和2.02%;以杨凌冬至日高采光效率为设计目标,将距温室前屋面底端0.8 m处的点作为控制点,确定2种曲线形状的温室,其前屋面控制点高度分别为0.6和0.8 m;朝向为南偏西5°时,在冬至日正午前后2h内,采光面的太阳入射角处于合理采光角范围内,采光效率较高;在弱光低温的冬季,为保障温室内较高的光照强度,建议选用的前屋面覆盖材料为白色PO膜。该研究可为日光温室棚膜表面采光效率的计算及采光面结构的设计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5.
为了研究排灌工程管网中PVC球阀水流阻力及流动规律,对2种PVC球阀DN75和DN50进行了试验,采用角位移传感器监测阀门开度,同时采用Realizablek-ε紊流模型对2种球阀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验证,在此基础上对3种规格球阀DN110、DN90和DN63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5种规格球阀的阻力系数计算表达式。比较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DN75和DN50球阀模拟的阻力系数值与试验吻合的较好。DN75球阀流场特征显示相对开度为0.91时流态比较稳定,无明显漩涡;相对开度为0.36时压力、速度梯度较大,在球阀YZ截面出现大小相当、方向相反的对称漩涡,造成了较大的水头损失。研究结果可为管网的水力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为解决坡地喷灌水量分布实测困难的问题,该文基于弹道轨迹方程,考虑水滴运动蒸发,通过三维坐标系降维转化,计算坡地喷灌水滴空间运动轨迹,以平地实测水量分布为基础,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坡地喷灌水量分布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实测与模拟的水量分布、射程的相对误差小于9%和5.04%,说明建立的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坡地喷灌水量分布规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应用于坡地喷灌系统设计。以雨鸟LF1200喷头为研究对象,应用模型重点分析地形坡度、喷头布置方式、间距和工作压力等因素对喷灌均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5%的置信度下,地形坡度、喷头工作压力、布置方式和间距对喷灌均匀度的影响均呈显著水平,其中喷头工作压力影响最大,布置方式和喷头间距影响次之,地形坡度影响最小,且在一定坡度范围内,地形坡度对喷灌均匀度的影响远小于工作压力、喷头布置方式和间距。在坡地喷灌系统设计时,如果选用雨鸟LF1200喷头,须保证喷头在正常工作压力下运行,不宜低压作业,应优先考虑方形布置,在兼顾系统成本和喷灌质量时,建议喷头间距宜为其平地射程的0.8倍,且喷头不宜在15°以上的坡地作业。研究可为坡地喷灌系统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设计了一种发散式星形微管灌水器,并对其进行了自由出流水力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测试压力范围内,星形微管灌水器流态指数为0.59~0.65,流量偏差系数均在0.09以内,灌水器制造偏差与压力变化无关。通过灌水器流态指数、制造偏差系数对总流量偏差系数的影响的分析表明:在进行水力设计时,选用流态指数大但制造偏差小的灌水器可以满足滴灌均匀度要求,设计的星形微管灌水器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8.
建立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发展高产优质果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总结近年来试验研究和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渭北旱塬高产优质果园建设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即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合理的灌溉制度,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为中心的农业节水与生物节水灌溉以及建立节灌管理体系和推广体系,可作为该地区发展高产优质果园的依据。  相似文献   
59.
为了研发一种适用于经济林灌溉的大流量压力补偿式灌水器,利用Pro/E软件完成了灌水器的三维造型,并利用激光快速成型制作出了灌水器样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灌水器垫片厚度、垫片硬度和基座下腔高度等补偿区结构参数对灌水器补偿区内的流态指数和额定流量(压力补偿区内的平均流量)的影响顺序及影响显著性.结果表明,下腔高度对起调压力及额定流量影响显著、垫片硬度和厚度对起调压力及额定流量影响不显著;垫片厚度对灌水器流态指数影响显著,下腔高度和垫片硬度对流态指数影响不显著;结构参数最优组合为:垫片厚度为1.3 mm,垫片硬度为50°,下腔高度为4 mm;补偿区结构参数为此组合时,灌水器补偿区间为50~400 kPa,流态指数为0.055 1,额定流量为13.10 L/h.该研究结果可为大流量压力补偿式灌水器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0.
孙梦莹  朱德兰  张林 《节水灌溉》2013,(4):50-53,56
为了探讨限制滴灌技术应用的原因,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使用温室滴灌技术满意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对滴灌技术使用满意程度与受教育程度、技术指导和政府补贴等因素呈显著正相关,与农户年龄、兼业程度和推广技术的限制因素呈负相关。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农户使用温室滴灌技术满意程度的关键因素按重要性进行排序:年龄、技术指导、农业投产比、政府补贴、滴灌设备的价格、滴头堵塞、受教育程度、水肥不均、土地细碎化分散程度和兼业程度,其中除兼业程度在显著性水平0.1下和土地细碎化分散程度在显著性水平0.05下较为显著外,其余因素均对农户使用滴灌技术满意程度具有极其显著影响。此外还建立了关键因素与农户使用滴灌技术满意程度的概率关系式。基于实证结果,为温室滴灌技术能够顺利推广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