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6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315篇
林业   627篇
农学   354篇
基础科学   446篇
  357篇
综合类   2798篇
农作物   211篇
水产渔业   167篇
畜牧兽医   1594篇
园艺   389篇
植物保护   260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404篇
  2008年   469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探讨杉木在连栽杉木林土壤培养下,其优良无性系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以及根际和根尖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揭示杉木优良无性系对不同连栽代数土壤培养的响应机理,以不同连栽代数杉木人工林土壤为培养基质,栽植杉木无性系幼苗2a后,采用抖落法取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测定相关酶活性和根际酚类物质含量,并剪取0~2cm根尖测定酚酸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在杉木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中的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及酸性磷酸酶活性总体上随连栽代数增加呈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上升的变化趋势。杉木优良无性系根际土壤中共鉴定出11种酚类物质,其中阿魏酸、没食子酸和咖啡酸相对含量较高,是最主要的酚类物质。没食子酸相对含量随连栽代数增加而增多,阿魏酸含量表现为先降后升,但均高于对照,而咖啡酸则表现为先升后降,其含量均低于对照,且三者在三代林中的含量均高于一代林;杉木根尖中共鉴定出8种酚类物质,其中儿茶素、奎尼酸和山奈酚相对含量较高。儿茶素含量逐代下降,二代林和三代林中其含量均高于对照;山奈酚含量逐代增加,而不同连栽代数中其含量均低于对照;奎尼酸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而不同连栽代数中其含量均高于对照。相关性分析表明,鞣花酸、奎尼酸与酸性磷酸酶呈显著负相关,龙胆酸与酸性磷酸酶呈极显著正相关,芦丁、龙胆酸与多酚氧化酶呈显著负相关,鞣花酸与多酚氧化酶呈显著正相关,没食子酸与脲酶呈显著负相关;槲皮素、芦丁和香草酸与脲酶呈显著正相关,对香豆酸和山奈酚与蔗糖酶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杉木连栽可能会通过改变杉木根尖和根际土壤中酚类物质的积累来影响土壤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杉木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最终导致杉木连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2.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酵母多糖对哺乳犊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用56头新生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4头(其中母犊6头、公犊8头)。试验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2、3 g/(头·d)的酵母多糖,试验期60 d,分别在20和60日龄时每组各屠宰4头犊牛,采集瘤胃液测定挥发性脂肪酸(VFA)、pH、氨态氮(NH3-N)及微生物蛋白(MCP)产量。结果表明:①在整个生长期内,各处理组犊牛瘤胃液pH及丁酸浓度、乙酸/丙酸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20日龄时,试验Ⅲ组犊牛瘤胃乙酸浓度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试验Ⅱ组丙酸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60日龄时,试验Ⅲ组犊牛瘤胃乙酸浓度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各组之间丙酸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Ⅲ、Ⅳ组TVFA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其中试验Ⅲ组最高;③ 20日龄时,试验Ⅲ组犊牛瘤胃NH3-N浓度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MCP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60日龄时各组之间NH3-N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MCP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合上述结果,在犊牛日粮中添加2 g/(头·d)的酵母多糖降低了瘤胃液NH3-N浓度,提高了MCP产量及TVFA浓度,增强了瘤胃内氨和蛋白质的利用,有利于犊牛瘤胃发酵状态的稳定。本试验条件下酵母多糖在0~60日龄犊牛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2 g/(头·d)。  相似文献   
103.
用Stock6杂交诱导的单倍体鉴定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1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以Stock6杂交诱导种子为材料,对单倍体鉴定方法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表型性状如子粒Navajo标记、紫色植株标记、株高都可用于鉴定单倍体,综合应用这些方法时株高鉴定最准确。子粒Navajo标记和紫色植株标记鉴定可淘汰掉大量杂交二倍体;在无紫色植株标记的绿色植株中,株高相对较矮的是单倍体,生长发育正常的植株可能是纯合二倍体或杂交二倍体,需进一步通过单倍体子代果穗子粒Navajo标记鉴定,所获子粒均无子粒Navajo标记的是纯合二倍体,有子粒Navajo标记的是杂交二倍体;细胞学鉴定直接验证了其它表型鉴别方法的鉴定准确性。总之,这些单倍体鉴定方法各有优缺点,综合应用它们可以提高单倍体鉴定效率,加快单倍体育种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4.
湖南省麦迪卡药石(MEDCAL STONE)资源丰富,质量优良,具有富硅、富钾、富微量元素和离子轻稀土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可溶出多种有益矿物质,增加水中氧的含量,调节水的pH值,生物活性强,对防治疾病具有重要作用。经过近20 a的研究,农业上应用在作物施肥、药膳食疗等方面,均有极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产地水土、森林、人文资源特好,生态景观优美,不但是天然的无公害农业基地,也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风水宝地"。  相似文献   
105.
由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白粉病是危害甘肃省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分析病原菌毒性结构和抗病基因有效性对于指导白粉病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对甘肃省小麦白粉菌群体进行毒性分析结果表明,91个供试菌系中,对Pm1、Pm2、Pm3a、Pm3b、Pm3c、Pm3d、Pm3e、Pm3f、Pm4a、Pm4b、Pm5a、Pm6、Pm7、Pm8、Pm19、Pm33、Pm5+Pm6、Pm4+Pm8、Pm4b+Pm5b和PmEra的毒力频率达到70%以上,已无利用价值;对Pm13、Pm16、Pm21和Pm24的毒性频率在15%以下,尚可利用。选用甘肃省不同毒性谱的单孢堆菌系,对35个甘肃省及国内生产品种(系)进行苗期致病性测定,发现仅有‘绵麦37’具有优异抗病性。供试白粉菌系对‘定西40号’等22个品种(系)的毒性频率达到60%以上,甘肃省及中国生产品种中,苗期抗病品种(系)匮乏。  相似文献   
106.
茄子褐纹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褐纹病又叫干腐病,是茄子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特别是在高温多雨条件下,为害更重。此病苗期为害造成缺苗,严重时缺苗率可达40%以上:特别是果实发病引起烂果,在茄子的生长、运输、贮藏中均可发生,一般可造成20%-30%的烂果,有时可达50%以上,严重影响茄子的产量和质量,病果不能食用,完全失去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108.
小球藻(Chlorella)是一种单细胞真核藻类,属绿藻门、绿藻纲、绿球藻目、小球藻科、小球藻属[1].作为最早开发的真核微藻之一,具有高营养价值、生长快速、结构简单、易工业化集成等显著优点.其细胞形态为球形或椭圆形,直径 3~12μm,呈单生或聚集成群状生长[2],分布广泛,多见于淡水、咸水和土壤中.作为地球上最早的...  相似文献   
109.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保持整个森林的健康生态系统至关重要.通过介绍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技术进展,了解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从而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与实现自然环境生态保护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0.
分析了天水市麦积区中药材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发展对策是:根据市场选准栽培品种;根据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精心栽培管理,确保优质高产;严格规范化操作,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