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0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3篇 |
农学 | 67篇 |
基础科学 | 54篇 |
29篇 | |
综合类 | 572篇 |
农作物 | 72篇 |
水产渔业 | 18篇 |
畜牧兽医 | 293篇 |
园艺 | 98篇 |
植物保护 | 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34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57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51篇 |
2013年 | 51篇 |
2012年 | 59篇 |
2011年 | 54篇 |
2010年 | 62篇 |
2009年 | 61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50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62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准确检测玉米样品中玉米内州萎蔫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nebraskensis,Cmn),减少测试过程中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利用15对Cmn特异性引物/探针分别测试了Cmn及其他菌株63株,并测试了食用、种用和饲用进境玉米样品300个。测试结果表明,常规PCR和实时荧光PCR方法阳性检出率最高的引物/探针分别是引物PSA-7/PSA-R和探针Cmn-MGB;巢式PCR不适用于样品中Cmn的检测;检测过程中引物Cmn-4F/Cmn-4R和探针rpsJ27P出现假阴性,引物CmnFP/CmnRP出现假阳性。根据测试结果,引物PSA-7/PSA-R和探针Cmn11-P可用于口岸进境玉米样品Cmn检测。 相似文献
72.
甘薯茎腐病症状及其病原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甘薯茎腐病是危害甘薯的一种严重病害,甘薯茎、叶柄、叶片和块根均可被害。该病典型症状是茎基部发黑和变软腐烂,叶发黄,茎和块根维管束黑褐色,引起块根腐烂、有臭味。通过对甘薯茎腐病典型症状样本的采集、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以及致病性测定,明确该病害是一种细菌病害。通过对甘薯茎腐病菌的菌体形态和培养特性观察发现,病原菌是革兰氏阴性细菌,菌体短杆状,大小约为2.36 μm×0.4 μm, 周生鞭毛,可在烟草上激发过敏性反应(HR)。Biolog测定、脂肪酸分析、16S rDNA序列分析、MALDI-TOF质谱鉴定和8个看家基因(dnaX、rplB、fusA、gapA、gyrA、purA、recA和rpoS)的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该病原菌与达旦提狄克氏菌Dickeya dadantii高度一致。这些结果说明,浙江省发生的小番薯病害是甘薯茎腐病,病原为D. dadantii。 相似文献
73.
利用MT选择性培养基从进境加拿大豌豆样品上分离到一株细菌分离物(编号1314),对该分离物进行PCR检测、16S和23S rRNA序列扩增、多位点序列分析、Biolog测定、烟草过敏性反应和致病性测试。豌豆细菌性疫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pisi, Ppi)特异引物AN7F/AN7R扩增分离物1314和Ppi菌株ATCC 11043得到预期272 bp的条带,二者的PCR产物序列一致,与GenBank中Ppi (X97405)的序列相似性为99.57%。分离物1314的部分16S rRNA、23S rRNA序列以及16S-23S序列均与Ppi菌株ATCC 11043一致。选择gap1、gltA、gyrB和ropD 4个看家基因进行多位点序列分析,系统发育树显示分离物1314与Ppi菌株聚在同一组内。Biolog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物1314为Ppi,PROB值为0.898,SIM为0.72。该分离物人工接种豌豆茎秆能引起水渍状症斑,接种烟草叶片产生过敏性反应。基于上述试验结果,将分离物1314鉴定为豌豆细菌性疫病菌。 相似文献
74.
【目的】为探讨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树种格局特征。【方法】以江西官山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的调查数据为基础(12 hm2),根据树木点坐标信息研究优势种的分布格局、代际关系及种间关系。【结果】(1)样地中优势树种主要表现为聚集分布,在25 m以内聚集分布的树种占总树种数的90%,但随着尺度的增加各树种逐渐转为随机分布;(2)优势树种中多数常绿树种的大树与小树呈正相关,如虎皮楠、木荷;而落叶树种的大树与小树呈负相关,如赤杨叶、南酸枣;(3)优势种间主要以负关联的形式存在,呈正相关的仅有5个种对。【结论】研究结果说明官山样地群落还处于发育初期,优势种主要以聚集分布为主,且种间竞争激烈。 相似文献
75.
能量对初情期前母猪卵巢LHR和FSHR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9头50日龄、体质量为30 kg的初情期前杜×长×大三元杂交母猪进行长期日粮能量差异饲养试验.饲养结束后屠宰,取卵巢液氮保存.半定量RT-PCR检测每头母猪卵巢LH和FSH受体mRNA的含量.结果,高能组卵巢LH和FSH受体mRNA的含量显著高于中能组和低能组(P<0.05);而低能组显著低于中能组和高能组(P<0.05).表明,能量水平高的日粮可以显著地促进初情期前卵巢上LH和FSH受体在mRNA水平的表达,而能量水平不足的日粮则不利于这种表达.本文首次报道了日粮能量水平对母猪卵巢LH和FSH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用3个抗病自交系(齐319、X178、沈137)和3个感病自交系(掖107、掖478、沈5003)按照NCII交配设计配制9套杂交组合研究了玉米抗粗缩病遗传规律。2009-2010年在曲阳、保定采用田间自然发病方法鉴定亲本、F1、F2群体的玉米粗缩病抗性,并采用灰飞虱人工接种方法鉴定亲本材料的抗病性。运用QGA station 软件的加性-显性-上位性(ADAA)遗传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是控制玉米粗缩病抗性的主要遗传组分,分别占表型变异的44.8%和13.1%,杂合显性效应表现负向杂种优势,抗病育种可加以利用。加性×加性上位性效应在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组合抗粗缩病遗传中普遍存在,但因材料不同而表现负向或正向效应。玉米粗缩病抗性易受环境影响,显性与环境互作效应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率为39.8%,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培育抗粗缩病玉米品种应依据基因型选配适当的亲本材料,抗病品种宜进行多年多点鉴定筛选。 相似文献
77.
78.
79.
干扰素(IFN)-α因其具有很强的抗病毒活性而备受关注。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鸡IFN-α核酸序列设计1对引物,用PCR方法扩增出鸡IFN-α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及pET-30a-DsbA上,得到重组质粒pET-32a-IFN-α及pET-30a-DsbA-IFN-α。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Transetta(DE3)感受态细胞,经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pET-30a-DsbA-IFN-α表达量较高,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40.4 ku,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且表达的融合蛋白能与His标签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80.
板栗腐烂机理及防腐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板栗腐烂由生理病变和微生物侵染所致。研究了由病理引起板栗腐烂的原因及防腐保鲜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引起板栗腐烂的原因是,一方面,泡囊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vesicularis Galarneault &Leifson和多主小穴壳菌Dothiorella ribis Gross et Duggar分泌的纤维素酶和淀粉酶使板栗果壳的纤维素和果仁的淀粉与淀粉分解产生各种糖,为泡囊假单胞杆菌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