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34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0篇
  35篇
综合类   157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设计了含有不同2,4-D浓度的6种培养基用于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对影响转化效率的侵染条件进行了研究,根据转化后所得的抗性愈伤组织数目及其分化率的评估结果表明,选用N6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mg/L 2,4-D时,胚性愈伤组织继代长势较好,且在真空渗透的情况下,侵染5min,抗性愈伤组织数最多。经初步的PCR鉴定,利用优化的玉米遗传转化体系得到了转基因玉米植株。  相似文献   
42.
马蹄笋促成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分前后提早晒目并给予充足的晒目时间以及在笋芽萌发时(2月份)对林地进行覆盖虽然都能提早马蹄笋的出笋时间并延长笋期,但提早晒目能提高产量而林地覆盖产量却有所下降;此外,提早晒目技术投入少、操作简单,比林地覆盖技术更为实用。施肥虽然不能有效提早马蹄笋的出笋时间,但能显著增加马蹄笋的产量,因此在绿竹生长过程中要施加足量的肥料,特别要保证氮肥的用量。  相似文献   
43.
草莓白绢病的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引起草莓白绢病的病原物是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 fsii Sacc.;病菌在偏酸性环境下生长较好,菌丝最适生长pH为5.08,在所测试的碳源中,S.rolfsii Sacc.对淀粉的利用最好,对乳糖利用效果最差;在供试氮源中,对硝酸钙和硝酸钠的利用最好,对尿素的利用最差;菌丝致死温度为50℃10min,菌核萌发的抑制温度为55℃10min。室内PDA平板药剂筛选结果表明,10%世高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4.
观音莲的工厂化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叶观音莲为材料,根据试管苗工厂化生产的特点,研究了器官发生的诱导和随后的继代培养过程中影响丛生芽增殖系数的几个因子的效应以及降低成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45.
毛乌素沙地沙漠化过程及其整治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毛乌素地区是我国北方沙漠化严重发生地区之一,阐述了该地区沙漠化的发展进程,认为沙漠化主要是因人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所造成,沙漠化过程虽人为作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植被破坏后,以风为主导外营力所产生的土地退化。并提出了沙漠化整治的原则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6.
47.
邓贵仁  花薇 《蔬菜》1996,(4):29-30
通过对菜心春播与秋扬生理参数动态观测的研究,得知,在同等栽培条件管理下,温度是影响菜薹产量的主要因素;经试验结果秋播菜薹产量,是春播的3.5倍;菜心前期营养体生长适宜温度为20~17℃,后期生殖生长温度为17~10℃;故在辽宁播种菜心,应在8月10~16日,这样,不但增加了晚秋蔬菜品种,而且也提高了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8.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能代谢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本研究从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银杏Ginkgo biloba中分离获得1株活性菌株TMSF169。通过形态学和IT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团青霉Penicillium commune。发酵粗提物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以紫外光或碘蒸汽显迹,配合活性追踪,从菌株TMSF169发酵液中分离获得1个具抗真菌及除草活性的化合物TMSF169A,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技术将其结构鉴定为圆弧菌醛酸(cyclopaldic acid)。活性测试表明,该化合物具有抗菌活性,对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水稻Oryza sativa等植物均具有致病毒性,对芝麻Sesamum indicum和大豆Glycine max不敏感。结果显示菌株TMSF169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惠东薇 《北京农业》2012,(3):173-174
气象科技档案是国家科技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中对气象观测,气象预报等进行的一系列记载,整理和管理,从而使之以档案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气象科技档案与工业,农业,环保等许多领域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充分了解和认识气象科技档案,使其服务质量得到提高,领域得到拓展,充分开发和利用气象科技档案创造出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H9N2亚型流感病毒在野鸟中的存在与传播,为广西流感疫情动态监测和防控及人流感预防监测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集广西野鸟肺脏组织,将病料接种于9~11日龄SPF鸡胚尿囊腔进行分离培养,血清学试验鉴定HA和NA亚型,并克隆扩增其HA和NA基因。【结果】该分离株能被H9亚型阳性血清抑制,神经氨酸酶抑制(NI)试验结果将其鉴定为N2亚型,判断该病毒属于H9N2亚型流感病毒,命名为A/wild bird/Guangxi/H2/07,对HA和N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发现与流感病毒H9亚型和N2亚型同源性最高,分别达到82.4%~99.0%和83.1%~99.9%。【结论】H9N2亚型流感病毒已在广西野鸟中存在,该结论为广西流感疫情动态监测和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