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7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0篇
  8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以朝鲜碱茅(Puccinellia chinampoensis)茎叶组织提取的RNA为模板,根据已报道的CAT基因同源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法扩增出1个CAT基因的cDNA序列并与其它植物CAT基因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 487bp,是一个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含492个氨基酸的蛋白,Genebank登陆号为:HM230827,命名PuCAT;朝鲜碱茅CAT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大麦、小麦的同源性最高;并对其信号肽、疏水性、跨膜结构、二级结构和主要功能域做了预测。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PuCAT基因在4种胁迫处理条件下,有着不同的表达规律,总体而言,在朝鲜碱茅的根部和叶片均可以表达,但是在叶片中的表达量要高于在根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2.
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在田间调查和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整理出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寄主植物名录,主要涉及蕨类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共计3纲45科218种(含亚种和变种)。  相似文献   
113.
在我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分类区划界定公益林与商品林,这是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也是中国的林学家及各级林业工作者经多年的努力争取,终于得到政府认可与支持,在林业经营管理体制上的重大改革。经分类区划界定,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上级核  相似文献   
114.
为探究不同分子量碳源对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以安徽省典型砂姜黑土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种植玉米试验,开展了不同碳源(果糖、蔗糖、纤维素)对土壤中磷形态转化和玉米磷吸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Olsen-P含量随时间先增加后降低。在玉米间苗7 d后果糖处理Olsen-P含量最高,15 d后纤维素处理Olsen-P含量达最大值,90 d后,相比于对照、果糖和蔗糖处理,纤维素处理土壤Olsen-P含量显著增加了79.74%、54.03%和30.03%(P<0.05)。(2)玉米间苗90 d后,相较于对照处理,纤维素处理显著降低了Fe-P和Ca10-P含量,增加了Ca8-P含量,而对照、果糖和蔗糖处理的Ca2-P含量无显著差异。与对照处理相比较,纤维素处理显著提高了活性有机磷(LOP)和中等活性有机磷(MLOP)含量,减少了中稳定性有机磷(MROP)含量。(3)纤维素处理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和磷酸酶活性,降低了土壤p H和交换性钙含量,这是土壤磷有效性增加的重要原因;(4)与对照、果糖和蔗糖处理相比,纤维素处理下玉米磷吸收量显著增加了46.20%、19.05%和19....  相似文献   
115.
为了解芝麻新品种周芝11号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价值,以2018年、2019年黄淮流域芝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2020年黄淮流域展示试验数据资料为基础,利用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法对周芝11号的产量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其品质特性和抗病性等综合表现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区域试验和展示试验中周芝11号的平均单产分别为1 415.82 kg/hm2、1 271.83 kg/hm2,平均变异系数为13.13%、平均高稳系数为86.65%、平均回归系数为1.145 3,粗脂肪含量55.35%、粗蛋白质含量20.90%,较对照品种豫芝4号分别增产11.41%、6.65%,且具有高抗枯萎病特性。综合分析表明,周芝11号具有高产、稳产和广泛适应性特点,适宜在黄淮流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供电企业立足实际,统筹推进、精准施策,积极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增强农村供电保障能力,提高农村供电服务水平,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加强电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主题传播,本刊从2022年第1期起开设“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专题,广泛推介各级供电企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的突出贡献与先进事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7.
118.
为探索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选取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MSJN1A)与保持系(MSJN1B)花蕾发育早期的花药进行细胞学观察,并采用高通量Illumine Hiseq2000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测序结果注释、筛选与分析。结果表明:花粉败育始于四分体后期,于单核早期出现明显的不育现象;两系花药间共存在4 284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FDR<0.001,|log2FC|>2);GO功能注释分析表明,DEGs涉及物质代谢、细胞过程、转运蛋白活性等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DEGs涉及淀粉与蔗糖代谢、戊糖与葡萄糖醛酸相互转化、糖酵解/糖异生、苯丙烷生物合成等途径;转录因子分析表明,DEGs涉及bHLH,MYB,PHD等已知与花粉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家族。本研究通过对紫花苜蓿花药结构观察和转录组分析,为研究紫花苜蓿雄性不育成因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9.
王英哲  徐博  张玲  牟书靓  徐安凯 《草地学报》2023,(12):3706-3714
羊草(Leymuschinensis)是禾本科优良牧草,构建羊草“外植体—体细胞胚—分化芽”的高频组培再生体系,为后续遗传转化提供技术支撑并为扩繁育种建立基本体系。本研究以羊草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开展了外植体处理、组培污染率控制、改善愈伤组织生长状态,提高其分化能力等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去稃后并在100 mg·L-1赤霉素(GA3)浸泡24 h,可减少组培内生菌污染和外植体褐化;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添加2.0 mg·L-12,4-D和0.5 mg·L-1 KT的MS培养基,诱导率为83.11%;在添加2.0 mg·L-12,4-D的MS培养基上继代,胚性愈伤诱导率为53.26%;最佳分化培养基为添加1.0 mg·L-16-BA和0.5 mg·L-1 NAA的MS培养基,分化率为84.29%,成苗率达52.86%;不定芽移栽至1/2MS培养基上成活率为100%。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nter simple seq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