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15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石姗姗  徐凤花  王彦伟  赵忠宝  王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27-6428,6493
[目的]为快速降解堆肥中的纤维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碳源、氮源、固液比、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值等方面,研究复合菌系产酶条件,及其对牛粪堆肥纤维素降解的影响。[结果]酶活力最高培养基配方为稻草粉∶麸皮=6∶4,豆饼粉2%,固液比1.0∶2.5,接种量10%;最佳培养条件:pH值为7.5,装料量50g,培养温度32℃,培养时间6d。在该条件下,CMC、FPA酶活力分别达到4564.86、624.13IU/g,堆肥结束时,纤维素降解率为74.24%。[结论]复合菌系能有效促进堆肥纤维素降解,加快堆肥腐熟速度。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低温蛋白质氨化复合菌系对3组不同处理酸化液的pH及产甲烷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低温蛋白质氧化复合菌系的酸化液中氨态氮和pH均在5 d时达到最高和适宜的pH范围,较KHCO3调试的酸化液和自然发酵酸化液提前2 d,且产气量最高,15 d达到产气高峰时产气量较KHCO3调试的酸化液和自然发酵酸化液提高了45.45%...  相似文献   
54.
用DGGE和Real-Time PCR对低温沼气池中产甲烷古菌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GGE及Real-Time PCR技术对不同地区低温沼气池中沼泥行进发酵前期、后期产甲烷古菌群落变化进行了研究.DGGE技术用于分析发酵前后产甲烷古菌优势群落的变化;Real-Time PCR技术用于分析发酵前期、后期样品产甲烷古菌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沼气低温发酵的过程中,不同沼泥样品发酵前期、后期产甲烷古菌的优势群落差异明显且数量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变化的产甲烷古菌的优势群落为甲烷粒菌属(Methanocorpusculum),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甲烷鬃毛菌属(Methanosaeta).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在黑龙江沼泥样品(A1)发酵后期成为优势群落,甲烷鬃毛菌属(Methanosaeta)在山东发酵前期(B1),后期样品(B2)及安徽发酵前期样品(C1)中占有绝对优势.产甲烷古菌的数量介于104 ~ 105个·mL-1之间,其中黑龙江样品中产甲烷菌数量最多,而安徽样品中产甲烷菌数量最少.  相似文献   
55.
抗生菌剂在缓解大豆重迎茬根际微生态障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迎茬问题是造成大豆减产、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施用适宜的抗生菌剂能够改善根际微生态环境,促进大豆正常地生长发育,从而缓解甚至消除重迎茬的危害.本研究对正茬和重茬区大豆进行了抗生菌剂处理,并以常规处理作对照,在不同生育时期分别测定大豆的氮素同化量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状况.经连续两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播种同时施用定向筛选的抗生菌剂,明显改变了重迎茬大豆根际微生物区系组成,在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的同时,真菌数量明显减少,即提高了B/F、A/F值,增强土壤自净与保健能力.进而改善了重迎茬大豆结瘤固氮状况,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加了单株籽粒重量,提高了籽粒的氮素同化量,缓解了重迎茬大豆的氮素同化生理性障碍.  相似文献   
56.
牛粪接种复合发酵剂堆肥对腐植酸变化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室外温度低于0 ℃时,进行牛粪接种复合发酵剂堆肥试验,探讨复合发酵剂对腐植酸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复合发酵剂的全碳、总腐植酸含量在堆肥周期内呈下降趋势;总腐植酸与全碳比率逐渐增加且增加的比率明显高于未接种复合发酵剂.在堆肥前期,接种复合发酵剂的胡敏酸含量先下降;随着发酵进程的推移,又逐渐升高;至堆肥结束时,接种复合发酵剂胡敏酸含量高于未接种复合发酵剂.富里酸含量在整个发酵周期内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接种复合发酵剂富里酸含量在发酵不同阶段均低于未接种复合发酵剂.在堆肥过程中,接种复合发酵剂与未接种复合发酵剂胡富比(HA/FA)逐渐增加;至堆肥结束时,二者胡富比分别为1.26、1.08,表明接种复合发酵剂的牛粪堆肥腐植酸的腐殖化程度增加,发酵后腐殖质品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7.
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报告了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揭示了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8.
水稻种子相关细菌的系统发育分析与促生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5株分离自水稻冀粳14号(90-3)的种子表面及其内生细菌进行了多功能筛选评价和16S rRNA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都能够溶解无机磷,不能分解有机磷;筛选获得6株具有明显分泌植物生长素吲哚-3-乙酸(IAA)能力的菌株;12株菌株明显产生铁载体,占所测菌株总数的80%,其中7株铁载体产量达到中等水平,通...  相似文献   
59.
在-20℃下进行冬季牛粪堆肥,研究其温度、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细菌种群多样性的变化。堆肥处理的第6 d进入高温期并持续10 d,最高温度67.4℃;对照温度始终在-11~-13℃。处理的可培养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分别高于对照0.018~1.368、0.040~0.966、-0.778~0.547个数量级;微生物总的变化趋势是细菌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处理不同时期细菌DGGE图谱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对照不同时期图谱无明显差异;UPGAMA聚类分析,处理的相似性在0.54~0.70,对照的在0.95~0.98。处理的优势菌:初期为Clostridium ther-mopalmarium、Psychrobacter spp,升温期为Psychrobacter spp,高温期为Hydrogenobacter hydrogenophilus、Clostridiumspp、Psychrobacter spp、Saccharococcus thermophilus等,降温期为Clostridium thermolacticum、Psychrobacter spp;对照的各个时期优势菌相同,为Clostridium spp、Pseudomonas spp、Psychrobacter spp等;整个堆肥过程中Psychrobacterspp为处理和对照的共同优势菌。  相似文献   
60.
水稻立枯病拮抗菌株抗病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钢圈法测定拮抗菌株发酵液、提取液及灭活提取液的抑菌活性,发酵提取液酶活性测定,对拮抗水稻立枯病的DZW-3、DZW-21、DZW-47和ZLR-2、ZLR-11菌株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ZW-3和DZW-21主要为重寄生作用;DZW-47为提取液中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协同作用;菌株ZLR-2和ZLR-11是抗生素类物质对病原菌的抗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