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0篇
  19篇
综合类   17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日益突显其重要性。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用户的逐年增加,必须保障用户正常的电力供应。当发生电力故障时,能否快速地科学地完成抢修调度显得尤为关键。原有的一些电力抢修调度系统由于技术和策略上的缺陷,不能快速有效的进行抢修调度,加大了经济损失。因此,研究与开发高效的电力抢修调度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根据电网设备在抢修调度过程中需要的地理信息和大量数据信息交流的热点,基于RFID、GIS技术,并辅之GPS和Internet技术对电力智能抢修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2.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林木抗逆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AM)真菌是存在于土壤中的重要真菌之一,它能够与宿主林木根系产生互利共生体,从而对林木的生长发育有着多种促进作用。文中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AM真菌对林木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AM真菌对林木的抗旱性、抗病性、抗盐性、耐热性、耐虫性及对有害重金属抗性的影响等,通过促进林木光合作用、营养吸收、新陈代谢等来增加林木生长量、生物量的积累,从而提高林木的抗逆性;对在AM真菌研究中存在的难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林木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林木抗逆性机制研究、森林经营等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3.
在酸性土壤中,铝对林木的毒害是限制林木生长、降低林木生产力、进而导致森林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在林木铝毒害及耐铝机制方面已有较多的研究,但关于林木耐铝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的综述性报道很少。文中综述了近年来林木对铝的富集、铝对林木生理和分子水平上的毒害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林木耐铝的生理机制和分子机制,简要介绍了外源添加物对林木耐铝毒的调控机制,提出了今后有关林木铝毒需进一步研究的重点,以期为林木铝毒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以及为缓解我国酸性土壤林木铝毒害及森林的健康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张虹 《计算机与农业》2008,(11):121-123
高校计算机机房应做好环境卫生,加强硬件设备与软件的管理,重视系统的维护,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确保计算机机房在教学与实践中安全有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45.
试验设计4~11 g·kg-1 8个NaCl浓度梯度,对转PLD/AtNHXI基因抗盐碱三倍体毛白杨进行组培苗抗盐分化试验,设计2~10 g·kg-19个NaCl浓度梯度进行组培苗抗盐生根试验,设计3~12 g·kg-1 10个NaCl浓度梯度对1年生盆栽苗进行抗盐试验,结果表明:在NaCl浓度达8 g·kg-1时,转基因三倍体毛白杨分化培养37 d后,组培苗的叶色、分化芽数及新稍长度开始受到影响,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将抑制组培苗分化生长,甚至枯萎死亡;在含NaCl 7 g·kg-1的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0 d后,虽然叶色没有受到盐太大的影响,但生根和新稍的生长都开始受到抑制,根系明显的减少;在含NaCl 7 g·kg-1的土壤条件下,盆栽苗培养32 d后,开始表现出盐害症状.  相似文献   
46.
为建立一种通过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快速检测柱状黄杆菌的方法,试验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粒径为20 nm的胶体金颗粒,将其标记纯化的抗柱状黄杆菌单克隆抗体(McAb)制备出金标抗体结合垫。纯化的兔抗柱状黄杆菌多克隆抗体(PcAb)和羊抗鼠IgG分别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的检测线(T)与质控线(C)上,制备出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并对试纸条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该试纸条检测灵敏度为1×103 CFU,检测时间为3.5 min,制备的试纸条与迟钝爱德华氏菌、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均无交叉反应,且稳定性好。本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柱状黄杆菌胶体金快速检测方法,所制备的试纸条具有灵敏、特异、稳定、快速等优点,可用于柱状黄杆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47.
重金属Cu2+·Zn2+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Cu^2+和Zn^2+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根长及植株生长的影响。[方法]重金属胁迫分别设置9个浓度梯度:Cu^2+为0、10、25、50、80、100、200、300和400mg/L;Zn^2+为0、50、100、150、200、300、400、500、600mg/L,利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Cu^2+和Zn^2+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结果]低浓度Cu^2+≤25mg/L、Zn^2+≤100mg/L对紫花苜蓿的萌发率、根长和株高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在Cu^2+为10mg/L、Zn^2+为100mg/L时根长和植株生长达到最佳。随着Cu^2+、Zn^2+浓度的增加,Cu^2+浓度≥50mg/L,Zn^2+≥150mg/L时对紫花苜蓿萌发率、根系和植株生长抑制作用逐渐加大,高浓度时Zn^2+浓度为600mg/L、Cu^2+浓度为400mg/L时,抑制作用最明显。[结论]不同Zn^2+和Cu^2+浓度对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率、根长和植株生长有不同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8.
云南红河紫山药与白山药中微量元素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了云南红河紫山药和白山药中Co、Zn、Cr、Cu、Mg、Ca、Fe等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紫山药和白山药中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含量顺序都是:Mg>Ca>Fe>Zn>Cu>Co,未检测到Cr,其中Mg、Ca、Fe、Zn、Cu的含量较高,紫山药中微量元素Mg、Ca、Zn、Cu的含量高于白山药,Fe和Co的含量相差不大,揭示紫山药的营养价值高于白山药.  相似文献   
49.
为制备抗柱状黄杆菌多克隆抗体,本研究利用颗粒性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收集的抗血清通过辛酸-硫酸铵法纯化,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纯化后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和交叉反应性。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蛋白质浓度为29.28 mg/mL,效价在1:6.4×104以上,与迟钝爱德华氏菌、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及哈维氏弧菌等水生动物致病菌均无交叉反应。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抗柱状黄杆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可用于柱状黄杆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0.
企业发展,首先要走得稳,然后才能走得远。安全,是保证稳步前进的唯一路径。长期以来,安全教育是各单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但一些企业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违章行为没有完全杜绝。归根结底,是安全教育的不到位。对此,笔者认为安全教育要见成效,应过"三重门"。安全教育得跨"心门"。这"心门"就是要安全深入人心,人人牢记。要树立安全发展的价值观,完善带"心"的责任制。只有给责任加上"心",安全才能落地生根,确保各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不走过场。不用心,则遇事马虎,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