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8篇
  22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针对市场上银杏叶提取物有效成分偏低的现象,提供一种系统提取分离方法。利用萃取的相似相溶原理,充分萃取,获得高含量的银杏叶提取物;实验的操作要点在于萃取剂的选用及萃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2.
植物保护实验室作为植保专业学生进行实践实验教学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结合植物保护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提出实验室的管理方法和建议,以为进一步完善植物保护实验室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大U形渠道冻胀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渠道衬砌的冻胀破坏是温度、水分、土质和冻胀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北方地区渠道的主要破坏形式。通过对大U形渠道的冻胀观测试验,对衬砌的气温、地温,渠基土的含水率、冻深以及衬砌的冻胀变形量等实验数据统计比较,分析了渠道衬砌的主要破坏时段和破坏部位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应措施,为进一步完善渠道衬砌冻害机理的理论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基于中国土地覆被遥感分类系统,利用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4期遥感图像,分析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近30a来土地覆被类型,保护区各管理区的功能区转类指数变化特征。通过计算转类指数,定量衡量保护区各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转好和转差趋势。结果表明:近30a来,保护区的土地覆被类型以乔木林地和草地为主,各个年份占保护区的面积都能达到95%以上。保护区1990~2000年涉及土地覆被类型变化的面积最大,合计6009.66hm2,但之后涉及土地覆被类型变化的面积急剧减少,表明在2000年以后保护区的土地覆被类型已基本稳定。保护区大部分区域的生态环境略有转好趋势,仅个别区域在某一时期会表现出转差趋势。各功能区不同时期的转类指数都很小,这种转好或转差的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55.
以生物量为指标,对河北省太行山片麻岩退化山场进行了生态恢复试验。结果表明,目前试验区植被生物量(3.5t/hm^2)较该区域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6.75t/(hm^2·a)相差甚远,增长潜力巨大。经过治理,土层厚度增加,土壤颗粒组成由粗变细趋势明显,土壤有机质、氮磷钾总养分逐年增加,治理4a和治理7a的生物量分别为9.5t/hm^2和21.9t/hm^2,生态恢复向良性方向发展,说明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河北省太行山片麻岩退化山场可以达到生态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6.
鱼油脱胶、脱色脱臭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鳀鱼油不仅腥味重、颜色深、凝固点高,而且还含有少许蛋白、胶质、粘液质、游离脂肪酸、水分、脂溶色素等杂质,尤其是鱼油中多烯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和非脂肪成分的腐败产生的臭味物质,更是有毒害作用。为此,本研究对鳀鱼油精炼工艺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试验工作:对经典的油脂加工中的脱胶、脱酸、白土脱色工艺进行了改进研究;研究超临界和亚临界状态下的几种有机和无机溶剂对粗鳀鱼油中非理想成分棗游离脂肪酸、脂溶性色素、挥发性和非挥发性的醛类、酮类、醇类臭味物质的选择性溶解,来达到脱酸、脱色、脱臭目的,以代替经典的填料塔脱酸、脱…  相似文献   
57.
山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30年来山区植被恢复工作研究的技术与成果进行分析,对比分析了人工植被恢复和自然恢复的主要技术措施,以及各自的适用范围、存在问题等,对现有植被恢复技术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山区植被恢复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复配杀菌剂36%丙环唑·咪鲜胺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抑制作用及田间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可知,36%丙环唑·咪鲜胺悬浮剂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EC50为2.232 0μg/m L;田间药效试验表明,36%丙环唑·咪鲜胺悬浮剂750、900 mg/hm2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点防效分别为74.69%、80.59%,兴化市戴窑镇试验点防效分别为74.10%、76.80%。结果表明,36%丙环唑·咪鲜胺悬浮剂对稻瘟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生产上建议稻瘟病发生、流行年份,于水稻始穗期和齐穗期以36%丙环唑·咪鲜胺悬浮剂750~900 mg/hm2施药防治。  相似文献   
59.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整体资源性缺水矛盾异常突出.河流故道区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生态流域区.本文通过对该区的水资源现状分析,制定地下水长期与综合管理计划,从而遏制水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60.
土地资源评价方法及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目前土地资源评价方法和评价系数权重的确定研究成果,评价了主观赋权法(德尔菲、AHP法)和客观赋权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法和熵值法)的优、缺点,并认为运用主观赋权法掺杂了决策者的主观随意性,而运用客观赋权法却缺乏决策者的意愿。指出主、客观信息综合集成的新方法是土地资源评价方法及评价因素权重确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