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85篇
林业   150篇
农学   137篇
基础科学   161篇
  81篇
综合类   1257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243篇
畜牧兽医   397篇
园艺   127篇
植物保护   6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观察了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精子在室温和低温下的活力与寿命,并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对超低温冷冻前后褐牙鲆精子的运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褐牙鲆精子在室温(25℃)下,可存活4 d,在低温(4℃)下可存活7 d;鲜精的活力为(87. 74±5. 47)%,解冻后,精子的最高活性为(84. 00±3. 67)%;激活0. 5 min时,冻精与鲜精的运动精子占总精子数的百分率(MOT)无显著性差异(P>0. 05),但精子平均曲线运动速度(VCL)、平均直线运动速度(VSL)、平均路径运动速度(VAP)和精子运动路线的曲折程度(LIN)都有显著性差异(P <0. 05);激活4min和10min时,冻精与鲜精的MOT、VCL、VSL、VAP和LIN间都有显著性差异(P <0. 05)。鲜精激活0. 5 min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左右摆动和不运动的精子数目占总精子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4. 49±3. 87)%、(48. 53±4. 55)%、(24. 72±2. 86)%和(2. 27±1. 22)%;冻精激活0. 5min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左右摆动和不运动的精子数目占总精子数的百分比分别为(18. 58±1. 33)%、(35. 67±3. 00)%、(35. 24±2. 67)%和(10. 51±1. 33)%。随着激活时间的延长,褐牙鲆鲜精和冻精的运动状态均发生了改变,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精子数目逐渐减少,而不运动和左右摆动的精子数目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72.
西伯利亚鲟消化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工养殖2龄西伯利亚鲟消化道的形态解剖学和显微组织学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的消化道从前至后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十二指肠、瓣肠和直肠,食道与胃的分界不明显,形成一个"食道-胃过渡区",胃分为贲门部、胃体部和幽门部。组织学研究显示:西伯利亚鲟的消化道由内向外一般分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四层。其中食道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含杯状细胞和粘液细胞。"食道-胃过渡区"已有腺体存在。胃上皮细胞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无杯状细胞,胃的粘膜表面有许多上皮凹陷形成的胃小凹,幽门部的胃小凹较贲门部和胃体部深;贲门部和胃体部中含有大量的胃腺,幽门部无胃腺。幽门盲囊的管腔内被向内深入的肌层分割成许多完全或不完全的囊腔;粘膜褶皱和褶皱上的绒毛纵横交错,形成网状。肠上皮均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细胞间分布有大量的杯状细胞;粘膜褶皱的高度和数量、杯状细胞的数量从前至后递减:十二指肠粘膜褶皱细而高,上有许多绒毛;瓣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向管腔内突出并卷曲,形成螺旋瓣;直肠的粘膜褶皱矮且宽。  相似文献   
73.
首次将史氏鲟从黑龙江南移至长江流域人工条件下驯养,培育成1龄幼鱼,11月龄的个体最大体重为1053克,均重606克;最大体长为898毫米,均长569毫米。幼鱼的最适生长水温为19.8℃在17—21℃水温条件下,生长迅速。1龄鱼全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0.001302L3.2268(r=0.9996),体重生长曲线公式为W=6.777892e0.3855t(r=0.9935)。  相似文献   
74.
张涛  程宝林  张贤刚  柳凌 《淡水渔业》2008,38(2):76-78,59
对5尾澳洲宝石鲈(Scortum bacoo)87个中期分裂相进行了显微计数和测量。结果显示:澳洲宝石鲈染色体数目为2 n=48,其中有2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22对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核型公式为2 n=4 m+44 t,NF=52。澳洲宝石鲈染色体大小的绝对值为(1.19±0.16)μm~(3.37±0.28)μm,平均长度为(2.31±0.17)μm。24对染色体相对长度大小差异较显著,平均值为4.17±0.08。  相似文献   
75.
以鱼粉为蛋白源,糊精为糖源,配制等蛋白质(含量为35%)、等能量糖水平分别为5%,10%,15%,20%,25%,35%(标号分别为T1、T2、T3、T4、T5、T6)的6组配合饲料,对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投喂56d,研究了饲料中糖水平变化对体重为34.45±10.61 g点篮子鱼生长、体成分和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饲料糖水平的增加,点篮子鱼的摄食率和生长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特定生长率(SGR)与饲料糖水平之间适宜的二次方程:y=0.455 1+0.012 5x-0.000 3x2(R2=0.913 7),点篮子鱼饲料中糖的最适添加水平为20.83%;饲料系数(FCR)和肌肉中粗脂肪含量与饲料中糖水平变化成正相关;高糖组(T6)鱼的肝脏中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低糖组(P<0.05)。综合实验结果认为:点篮子鱼饲料糖适宜添加量为15%~25%。  相似文献   
76.
超低温冷冻对日本鳗鲡精子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超低温冷冻保存(-196℃)对日本鳗鲡精子内总ATP酶、肌酸激酶(CK)、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酶活性的影响。运用试剂盒分别测定了冷冻前后日本鳗鲡精子内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超低温冷冻保存后,日本鳗鲡精子的活力下降,精子内GR活性显著升高(P<0.05),酶活性从冻前的358.52±45.65 U/L上升到646.30±70.30 U/L;其它几种酶的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总ATP酶、CK和SDH的活性分别从冻前的3.14±0.61 U/ml、17.10±3.51 U/ml和32±5.94 U/ml下降到1.83±0.43 U/ml、7.33±1.74 U/ml和21±1.41 U/ml,LDH、SOD和CAT活性分别从冻前的2 266.67±313.25 U/L、220.47±32.94 U/ml和48.51±5.94U/ml下降到1 195.91±198.51 U/L、84.16±22.11 U/ml和21.8±4.14 U/ml。超低温冷冻对日本鳗鲡精子酶活性和精子活力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超低温冷冻保存(-196℃)对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精浆和精子中总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等酶活性的影响,并分别测定了冷冻前后俄罗斯鲟精浆和精子中酶的活性。结果显示,经过超低温冷冻保存后,俄罗斯鲟精子活力下降,精子内各酶活性均显著降低,添加冷冻保护液组精子中总ATPase、SDH、LDH和CK的活性分别从(198.47±14.43)U/mL、(30.00±2.65)U/mL、(6 982.29±24.32)U/L和(1.94±0.05)U/mL下降至(110.19±2.32)U/mL、(16.33±2.08)U/mL、(5 122.93±195.07)U/L和(1.49±0.14)U/mL。未添加抗冻剂组则分别下降至(2.25±0.33)U/mL、(11.67±0.58)U/mL、(4 488.04±78.33)U/L和(1.16±0.02)U/mL;精浆中酶的活性均显著升高,添加冷冻保护液组精浆总ATPase、SDH、LDH和CK活性分别从(12.70±0.57)U/mL、(7.50±0.71)U/mL、(2017.26±116.81)U/L和(2.93±0.59)U/mL升高至(92.49±5.18)U/mL、(13.33±0.58)U/mL、(3 688.97±172.67)U/L和(4.39±0.24)U/mL,未添加抗冻剂组则分别上升至(200.27±12.97)U/mL、(24.67±3.06)U/mL、(6 124.40±329.14)U/L和(5.20±0.16)U/mL。结果表明,超低温冷冻对俄罗斯鲟精浆和精子中酶活性及精子活力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初孵仔鱼寄生虫患病鱼体不同浓度盐水浸泡梯度试验,研究新疆裸重唇鱼寄生虫病的致病机理和防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致病寄生虫有鲤斜管虫(Chilodonella cyprinid Moroff)、显著车轮虫(Trichodina nobillis Chen)和东方车轮虫(trichodina orientalis Chen et Hsieh)3种,其致病方式是通过粘连鱼体鳃部、鼻孔、体表等部位,引起鱼体组织发炎,无法游动或摄食,进而死亡。该寄生虫病防治方法为盐水浸泡,浓度为1.25%,在该浓度盐水中,即可以杀死致病虫体,又可以最小程度造成对鱼体生理组织的伤害。  相似文献   
79.
史氏鲟南移驯养及生物学的研究 I.1龄鱼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首次将史氏鲟从黑龙江南移至长江流域人工条件下驯养,培育成1龄幼鱼,11月龄的个体最大值重为1053克,均重606克,最大体长898毫米,均长569毫米,幼鱼的最适生长水温为19.8℃,在17-21℃水温条件下,生长迅速,1龄鱼全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0.001302L^3.2268(r=0.9996)体重生长曲线公式为W=6.777892e^0.3855t(r=0.9935)。  相似文献   
80.
正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又名南美白对虾,自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浙江省开始养殖,由于其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适合高密度养殖等优势,现已成为浙江省水产四大主导品种之一。当前,池塘高密度养殖是浙江省最主要的养殖方式,特别是南美白对虾(海水)高密度温室大棚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