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林业   39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以北京首云铁矿尾矿库采矿迹地利用覆盖客土加生态植被毯措施9年来恢复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对不同恢复年限的植被生态系统碳密度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恢复植被地上部分碳密度呈现先降低再增加的趋势,恢复5年后植被地上部分碳密度趋于稳定;根系碳密度随着恢复年限与地上部分碳密度呈相同的趋势;枯落物碳密度随恢复年限呈增加趋势,恢复6年后碳密度变化趋于稳定;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恢复年限呈现增加趋势,各层有机碳密度均显著低于周边自然植被土壤有机碳密度,周边植被土壤有机碳密度为恢复植被土壤碳密度的2.07~2.87倍,铁矿采矿迹地恢复过程中土壤碳库具有较大的碳汇潜能。  相似文献   
32.
杉木马尾松木荷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火灾隐患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比较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的潜在火灾危险,本文通过对1982年营造的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以及这3个树种组成的4种混交林的可燃物负荷量分布格局进行了调查测定,并对这7种林分的潜在能量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7种林分的火灾潜在危险由大到小依次为:马尾松纯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杉木纯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杉木木荷混交林、木荷纯林。针叶树种构成的混交林并不能降低火灾的潜在危险,针阀混交林的火灾潜在危险小于针叶纯林。同时还看到,防火林带的防火效应毕竟有限,只有通过营造针阔混交林,提高整个林分的抗火性,才能真正减轻火灾隐患。  相似文献   
33.
利用高光谱探测反演地物特征是一种全新光谱探测技术。分析了近年来森林可燃物含水量的光谱探测研究进展,探讨了可燃物水分参数的关键指标等效水厚度(EWT)和可燃物含水率(FMC),以及基于高光谱探测的实验分析方法,并讨论了可燃物水分参数指标计算的估算模型。以期为森林可燃物含水特征研究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技术方法和理论依据,从而促进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林火预测预报与森林可燃物火险等级划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4.
本文应用灰色决策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实测资料对角规系数进行选择。结果表明:在天山中东部林区实施角规测树时,选择角规系数 Fg=2.0为最优。  相似文献   
35.
生物强化法修复有机污染土壤过程中,外源降解菌的丰度直接关系着修复效果,有必要开发出特定外源降解菌在土壤中的数量检测方法。针对多环芳烃降解菌PPZ-1,基于基因组测序结果,筛选可能的特异基因序列,设计对应引物。比对各组引物对菌株及污染土壤样品DNA的PCR扩增产物,确定适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特异性基因序列和引物。以含有特异性基因序列的重组质粒为标准品,确定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试验条件,建立标准曲线。将该方法应用于投加了菌株PPZ-1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表明,所筛选的特异性引物在菌株中可以扩增出条带,在土壤样品相同位置无明显条带,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 9,斜率为-3.365,扩增效率为98.233%,熔点曲线无杂峰。对投加了外源降解菌PPZ-1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进行绝对定量检测,检测数值与理论值数量级相同,该检测方法能较准确地反映土壤中PPZ-1的数量。  相似文献   
36.
本文选用森林燃烧率、林火次数比率、森林火灾成灾面积比率、每起森林火灾平均成灾面积四个指标,以各省市区各项指标计算结果由大到小排名次,给出得分。然后由四项指标得分之和算出综合得分,按综合得分值由小到大排定各省市区森林火灾危害程度的名次.并将各省市区划分为重灾区、中等火灾区和轻火灾区,以期为我国森林防火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以便合理调配森林防火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相似文献   
37.
在历史火灾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设置样地,实地调研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草原地下火火烧迹地,分类采集可燃物样品,测定可燃物含水率、热值等因子特性,并进行了模拟点烧实验,对森林草原地下火的阴燃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森林草原地下火过火区域可燃物的平均载量为37.3 t/ha,其中草本层、半分解层和腐殖层载量平均所占比例分别为18.50%、28.95%和52.55%;半分解物和腐殖质的点着温度分别为405、525 ℃,阴燃最高温度值可以达到690 ℃,腐殖质阴燃产生的温度和持续性远高于其他可燃物类型,燃烧性排序为:腐殖质层>半分解层>草本层;可燃物含水量同地表可燃物阴燃下温度上升速度是成反比;随着可燃物物载量的增加,燃烧释放的热量增加,而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缩短。本研究可为森林草原防火研究和防火管理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8.
林火蔓延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运生  张思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208-18209
快速准确地模拟和预测林火的蔓延和发展,可以为及时部署灭火力量、控制火灾蔓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分析影响林火蔓延的地形、可燃物和气象三大因子,评述林火蔓延模型的适用性和林火蔓延模拟的发展现状,并指出目前林火蔓延模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林火蔓延模拟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9.
应用Le Bissonnais法中的快速湿润筛分法(FW)、慢速湿润筛分法(SW)与湿润振荡筛分法(WS)3种不同的破碎机制,模拟暴雨、小雨和扰动共3种不同降雨条件对土壤团聚体的破坏,通过对3~5 mm干筛团聚体的实验处理后的团聚体特征来表征火干扰,分析对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土壤团聚体结构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FW导致的破碎程度最大,WS次之, SW处理的破碎程度相对最小。火干扰后土壤中的 > 0.5 mm的大团聚体数量增加,小团聚体的数量相对减少。FW与WS处理下,低、中强度火烧迹地0~5 cm表层土壤 > 0.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高于对照,FW处理下分别高于对照3.31%和1.97%,WS处理下分别高于对照样地2.85%和1.32%。SW处理下不同强度火烧迹地各层 > 0.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比例均有降低,中火烧强度迹地样地1的0~5 cm土层降幅相对最大,为11.36%,中火烧强度迹地样地2的10~20 cm土层降幅最小,为2.17%。在FW和WS破碎机制下,不同火强度干扰后的马尾松人工林各层土壤的稳定性均高于未火烧对照样地,其中在WS破碎机制下,低、中强度火干扰的马尾松人工林表层土壤的稳定性大于高强度火干扰迹地,因此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火烧迹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受不同火强度干扰的响应均有所不同。低、中强度火烧迹地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在暴雨与小雨条件下的均高于未过火对照,而在扰动条件下则低于未过火对照,而火干扰后的马尾松人工林表层土壤在不同破碎机制下的稳定性均高于下层土壤,因此表层土壤的抗侵蚀能力相对较强,表层土壤的抗侵蚀能力更强与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40.
不同干扰强度下光皮桦群落树木物种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在闽北邵武对受到不同人为干扰强度的光皮桦群落树木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测定优势树种重要值,树木物种多样性指数及种间相遇机率,结果表明:光皮桦致危原因主要是人为干扰破坏了光皮桦群落的结构特性及树种组成的比例,改变了林内的环境,为毛竹的侵入创造了条件,建议对光皮桦群落进行封禁保护和人工造林,并且可考虑营造光皮桦,枫香和丝栗拷混交林。表2参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