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张德利 《四川蚕业》2005,33(1):43-45
南充是一座丝绸名城,南充的丝绸生产和蚕桑生产历经了起起落落。过去,常常出现这样一个不良循环———蚕茧价格高,农民满意企业怄气;蚕茧价格低,企业满意农民怄气。如今,“绿神”闯出了一条新路,它一头连农民一头连市场,兴了蚕业、富了农民、活了企业,可谓一举三赢,形成了良性循环。市场这只无形而神奇的手将企业和农民紧紧“拉”在了一起,企业真正成为了市场的主体。市委副书记、市长杜光辉评价说:“丝绸企业必须走贸工农一体化模式,“绿神”这种模式就很好。”本报选编这组报道,希望可以为我市的众多丝绸企业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2.
银福军  曾伟  瞿显友  马琳  张德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551-10553
[目的]掌握黄连白绢病的发病条件、危害程度及发病规律,为生产上白绢病毒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一般性走访调查,了解白绢病发生情况,并采取样地田间调查研究的方法,定期统计发病率及危害程度,分析相关影响因子。[结果]黄连白绢病发病率高,影响因素复杂,生长期、植龄、海拔、耕作制度、坡度、土壤类型盈周围生态环境等因素均对黄连白绢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危害重者发病率可达30.0%,并造成减产乃至绝收。[结论]黄连白绢病已成为影响黄连生产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43.
蝠蛾绿僵病的典型病症是蝠蛾幼虫感菌后僵化,僵虫体上生长出绿色分生孢子层。侵染传播特点是绿僵菌分生孢子穿透幼虫表皮进入血淋巴,断裂增殖充满病虫血体腔,幼虫僵化。病害可以通过病死虫体、饲料、基质、用具等途径反复传播。防治技术和方法是综合防治,主要采用热力、化学药剂、微波、紫外线等消毒方法杀灭环境、用具、基质中的分生孢子,可以有效的防治人工饲养的蝠蛾幼虫的绿僵病。  相似文献   
44.
缩短红皮云杉苗木培育期的主要技术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造林单位反映:三年生红皮云杉苗,由于根系生长的两对侧根呈八字形展开,而且很硬,植苗比较困难。附合造林标准的二年生苗,根系比较柔软,侧根角度小栽植方便,我圃从1982年开始搞二年培育成苗的生产技术攻关。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1985年培育的二年生红皮云杉苗木,亩产达到15.6万株,超过规定产苗量的20%,其中地径达到0.35cm以上、苗高达15cm以上的苗木占85%。地径达0.55cm、苗高30cm  相似文献   
45.
紫椴苗木越冬贮藏容易干梢,造林成活率低,这是苗木木质化不好所致。近两年来我们对紫椴苗木进行摘梢促进紫锻的木质化程度,具体作法是:当年紫椴苗长到速生期(8月中下旬)苗高30~40cm时,苗梢嫩弱,搭拉头,挺立不起来。这时就将顶部苗梢摘掉  相似文献   
46.
利用CNKI和NSTL为数据来源分别检索国内1915~2009年、国外1995~2009年对冬虫夏草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了解国内外多年来对冬虫夏草研究的状况.结果表明,国内冬虫夏草相关文献数量在今后几年内将呈上升趋势,且冬虫夏草将是国家资助的重点;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受到重视;不同地区的研究重点有所差异;冬虫夏草研究的总体水平不是很高,科研院所是产生成果的主力军.国外对冬虫夏草的研究文献总量较少,但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冬虫夏草菌以及冬虫夏草的药理学、药化学等方面,对冬虫夏草的生物学特性、资源等的研究很少.冬虫夏草研究论文的总体水平有待提高.国外应在继续开展现有研究的同时加大对冬虫夏草其他领域的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土壤基质与土壤含水量对蝙蝠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完善人工饲养蝙蝠蛾幼虫技术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不同类型土壤和不同土壤含水量的基质饲养幼虫,定期测量幼虫头壳、体长、体重等发育指标并调查存活幼虫数。结果:不同土壤基质下对蝙蝠蛾幼虫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养前期带腐殖土基质的处理幼虫发育及存活率均要好于纯沙,中期对生长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不显著,后期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不显著,存活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以处理5纯沙饲养的幼虫存活率最高;不同含水量土壤基质对蝙蝠蛾幼虫的生长发育的影响不显著,对幼虫存活率的影响较大,幼虫饲养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40%-60%,最佳土壤含水量为60%。结论:建议在饲养过程中可以考虑在前期及中期使用腐殖土和沙土混合作为幼虫的基质,后期使用纯沙的基质来饲养幼虫,控制土壤含水量在40%-60%之间。  相似文献   
48.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不同酸碱度和不同光照条件下贡嘎蝠蛾幼虫拟青霉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在0~35℃范围内均能生长,较适宜拟青霉生长的温度为15~25℃,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该菌在pH1~12都能生长, 生长最适pH为6;不同光照处理对该病原菌的生长产孢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9.
对黄连炭疽病病原菌进行了室内分离观察、病害田间调查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组织及叶片上越冬,从伤口侵入寄主,以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管理粗放、荫蔽度大、内质叶品种发病重;药剂防治试验结果,施保功WP 1 500倍液、多菌灵WP 800倍液、甲基硫菌灵WP 8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斑马鱼和赤子爱胜蚓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了硝唑尼特的生态毒性.结果表明,硝唑尼特在静水条件下对斑马鱼24 h LC50为2.312 mg/L、48 h和72 h LC50为2.033 mg/L、96 h LC50为1.968 mg/L,按鱼类急性毒性分级标准,硝唑尼特属高毒类物质;硝唑尼特滤纸法对赤子爱胜蚓24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