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2篇
  3篇
综合类   6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71.
化肥和农药是必不可少的农业生产资料,对防治病虫草害、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崆峒区现代农业不断发展,违规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该文介绍了崆峒区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现状与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化肥、农药减量工作思路,以期为当地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脲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同恢复年限、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坡向等角度对桂西北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用土壤脲酶活性来说明石漠化地区土壤生态恢复的状况。结果表明:土壤脲酶活性与植被恢复年限、植被类型、坡向有密切的关系,土壤脲酶活性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混交模式的土壤脲酶活性明显高于单一植被的土壤,同一采样地点南坡土壤脲酶活性明显高于北坡。  相似文献   
73.
以广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为例,研究不同植被、坡向、年限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试图用土壤脲酶活性来说明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的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的植被类型,土壤脲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天峨见夕森林公园乔灌混交林,侧柏、青檀、阴香等样地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其相互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小,光板地脲酶活性最低,其他样地居中;坡向对土壤脲酶活性有较明显影响,东南坡的土壤脲酶活性明显高于西北坡;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植被恢复年限越长,土壤脲酶活性越高。脲酶活性可以作为石漠化地区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4.
犬尿氨酸途径(Kynurenine pathway,KP)是色氨酸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其途径关键酶基因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物过程。为明确玉米大斑病菌犬尿氨酸途径及其途径关键酶基因在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玉米大斑病菌犬尿氨酸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进行鉴定;利用玉米大斑病菌的表达谱数据,对犬尿氨酸途径关键酶基因在病菌生长发育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玉米大斑病菌中含有犬尿氨酸途径关键酶犬尿氨酸单加氧酶(KMO)、犬尿氨酸酶(KYN)、犬尿氨酸氨基转移酶(KAT)和吲哚-2, 3-双加氧酶(IDO)的编码基因,犬尿氨酸途径关键酶基因在病菌生长发育和侵染的不同时期呈现高表达水平,表明玉米大斑病菌中存在犬尿氨酸途径,犬尿氨酸途径关键酶基因可能在病菌生长发育和侵染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研究结果为阐明玉米大斑病菌犬尿氨酸途径在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5.
2022年,汉中市首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并在镇巴县九阵坝村精心打造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该基地也是国家农业农村部确定的全国10个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示范点之一。为了明确不同类型的除草剂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杂草的防除效果,本研究测定了96%精异丙甲草胺EC、80%唑嘧磺草胺WG、33%二甲戊灵EC和50%乙草胺EC 4种除草剂的大田防效,结果表明:96%精异丙甲草胺EC 900~1200 mL/ hm2+80%唑嘧磺草胺WG 56.25~75 g/ hm2以及33%二甲戊灵EC对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效,而33%二甲戊灵EC的总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并且对禾本科杂草也具有较好的防效。这说明33%二甲戊灵EC具有较广的杀草谱,且防效稳定。综合所有防效结果及生态安全,33%二甲戊灵EC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6.
在对制药企业用电负荷现状进行综合阐述的基础上,介绍功率因数的基本概念,对提高制药企业电力系统功率因数的意义进行探讨,总结常用的提高电力系统功率因素的方法,提出运行维护无功补偿设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7.
78.
试验根据中兽医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辨证施治原则,筛选出抑制引起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佳中药组方,为其临床防治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选用蒲公英、马齿苋、金银花、紫花地丁、赤芍、白芍、菊花、黄芩、漏芦、红花10味中药,通过L_(12)(2~(11))正交试验初步筛选抗菌中药组方中的最佳优选因素,再通过L_(16)(4~5)正交试验进一步筛选药物组方配比;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中药组方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二倍稀释法和平板计数法分别测定中药组方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通过L_(12)(2~(11))正交试验初步筛选出了抗菌中药组方最佳优选因素:赤芍、黄芩、红花、菊花和白芍;L_(16)(4~5)正交试验进一步筛选药物组方最佳配比为黄芩∶赤芍∶菊花∶白芍∶红花=3∶3∶3∶1∶2;新药组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直径为17.39mm,MIC和MBC分别为62.50、125.00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直径为25.44mm,MIC和MBC均为31.25mg/mL。本研究成功筛选出了一种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具有良好抑菌、杀菌作用的中药新配比组方。  相似文献   
79.
为探讨中兽药复方组合与抗生素防治肉鸡呼吸道疾病的协同效应,本研究在规模化鸡场两栋鸡舍内分别随机选取100只3日龄白羽肉鸡,分为两组(Ⅰ组和Ⅱ组):Ⅰ组饮水添加抗生素,Ⅱ组在添加抗生素基础上的不同阶段分别饲喂中兽药玉屏风口服液(3~7 d)、射干地龙颗粒(10~16 d)、双黄连口服液(22~25 d)、麻杏石甘口服液(27~31 d)。分别于8日龄免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和新城疫-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免疫后1、7、14、21、28 d采集血清和气管组织,检测新城疫、禽流感(H9)、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抗体水平,观察气管组织病理变化,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和平均日增重。结果显示,Ⅱ组的成活率较Ⅰ组提高了1.23%,Ⅱ组末体重与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分别提高了561.25和16.63 g/d;Ⅱ组病鸡呼吸道症状较Ⅰ组轻,病程短,肝脏和心脏无明显病变,脾脏指数在36 d显著高于Ⅰ组(P<0.05)。免疫后21 d,Ⅱ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流感(H9)疫苗的抗体水平达到最高,显著高于Ⅰ组(P<0.05);免疫后28 d,Ⅱ组新城疫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综上所述,4种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清肝利胆的中兽药复方组合使用与抗生素促生长和预防肉鸡呼吸道疾病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80.
为探讨诃子、矮紫堇、甘青乌头3种藏药的体外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作用效果,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对BVDV进行增殖并检测TCID50;通过CPE观察和CCK8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测定3种藏药和利巴韦林的最大药物安全浓度和药物半数中毒浓度(CC50);采用先加药后加病毒、先加病毒后加药、药和病毒预先作用的3种不同加药方式进行体外抗病毒抑制试验,计算不同作用方式下抗病毒有效率、药物半数有效浓度(EC50)和治疗指数(TI),进一步明确各个药物对BVDV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经Reed-Muench氏法计算出病毒的TCID50为10-4.67·0.1mL~(-1);诃子、矮紫堇、甘青乌头和利巴韦林的最大安全浓度分别为1mg·mL~(-1)、1mg·mL~(-1)、8mg·mL~(-1)和2μg·mL~(-1);3种藏药及利巴韦林在药物和病毒预先作用方式下的最大有效抑制率均高于50%,其中矮紫堇浓度为1mg·mL~(-1)时,有效抑制率可达到72.86%,抑制效果极显著高于利巴韦林(P0.01);在先加药后加病毒、先加病毒后加药两种作用方式下的最大有效抑制率均小于30%,药物的吸附阻断作用和复制阻断作用并不明显。综上所述,3种藏药对BVDV均有一定的直接杀灭作用。其中,矮紫堇直接杀灭效果最佳且优于利巴韦林,有望被进一步开发成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