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篇 |
农学 | 5篇 |
基础科学 | 12篇 |
3篇 | |
综合类 | 60篇 |
水产渔业 | 1篇 |
畜牧兽医 | 42篇 |
园艺 | 1篇 |
植物保护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通过测定隐性乳房炎奶牛的产奶性能、血液理化和抗氧化能力等指标评价乳宁散在奶牛TMR全日粮中添加对隐性乳房炎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400头高产奶牛,分为四组,每组100头牛,分别为乳宁散添加组(饲粮中每日添加乳宁散140 g/头牛,患隐性乳房炎),微生态制剂组(饲粮中每日添加微生态制剂100 g/头牛,患隐性乳房炎),对照组(正常日粮,患隐性乳房炎)及空白组(正常日粮,不患隐性乳房炎),试验期30 d。投药前一天和添加第30天检测4组奶牛的体细胞数和产奶性能;每组选取8头奶牛采集外周血及乳汁,分析比较血液理化、抗氧化(SOD、GSH-PX和T-AOC等)指标和促炎因子指标(IL-1、IL-6、IL-8和TNF-α)。【结果】乳宁散添加组奶牛的产奶性能、血液理化指标和对照组相比与空白组相比均无显著性(P>0.05),乳宁散组与空白组的体细胞数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乳宁散组抗氧化能力和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微生态制剂组结果一致;乳宁散组IL-1、IL-6、IL-8和TNF-α表达量对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 相似文献
42.
43.
试验根据中兽医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辨证施治原则,筛选出抑制引起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佳中药组方,为其临床防治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选用蒲公英、马齿苋、金银花、紫花地丁、赤芍、白芍、菊花、黄芩、漏芦、红花10味中药,通过L12(211)正交试验初步筛选抗菌中药组方中的最佳优选因素,再通过L16(45)正交试验进一步筛选药物组方配比;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中药组方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二倍稀释法和平板计数法分别测定中药组方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通过L12(211)正交试验初步筛选出了抗菌中药组方最佳优选因素:赤芍、黄芩、红花、菊花和白芍;L16(45)正交试验进一步筛选药物组方最佳配比为黄芩:赤芍:菊花:白芍:红花=3:3:3:1:2;新药组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直径为17.39 mm,MIC和MBC分别为62.50、125.0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直径为25.44 mm,MIC和MBC均为31.25 mg/mL。本研究成功筛选出了一种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具有良好抑菌、杀菌作用的中药新配比组方。 相似文献
44.
Wheat stripe rust is a major disease in the wheat growth cycle, which will lead to poor or even no harvest of wheat, and the harm is very serious. In recent years, wheat stripe rust spread in Hanzhong City, which affected the improvement of wheat yield and quality. Combined with the wheat production practice in Hanzhong and its surrounding cities, through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basically found out the source and transmission route of wheat stripe rust in Hanzhong, and summarized the epidemic law of the disease,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early prevention and reducing disease transmission. 相似文献
45.
【目的】对分离得到的1株牦牛瘤胃源菌株进行鉴定和生物学特性分析,开发新型动物源益生菌。【方法】通过显微镜和菌落观察试验菌株的形态学特征,采用VITEK2微生物生化自动鉴定仪鉴定其生化特性,并对其16S rDNA进行PCR扩增、相似性比对和遗传进化树构建。进一步对其生长性能、产酸能力、自凝聚、疏水性、溶血性和耐药性、耐酸耐胆盐及胃肠环境适应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试验菌株经过形态学、分子鉴定和16S rDNA扩增鉴定为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命名为无色杆菌YKS2。该菌株2 h进入对数生长期,持续增长至20 h后开始出现平台期并缓慢下降。发酵48 h后pH未降低,说明该菌株不具产酸性能;自凝聚力为28.7%,表面疏水性在氯仿中达到77.1%,其他溶剂均>60.0%,平均达到60%以上,表明细菌有一定的黏附能力;在血琼脂平板培养48 h后未出现溶血环;通过K-B法测试了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发现其对常见的12种抗生素敏感;在pH 2.0的培养基中不能存活,在pH 4.0的培养基中存活率为61.4%;对0.1%和0.3%胆盐培养基有较高的耐受;在人工胃液重悬后培养3 h的细菌存活率为78.18%,在人工肠液中处理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菌落数极显著增长(P<0.05),说明YKS2菌株能够耐受一定程度的人工肠液。【结论】牦牛瘤胃源YKS2菌株为肠杆菌科无色杆菌亚种,无溶血、产酸及耐强酸特性,非耐药菌株,增殖性能较好,具有耐胆盐、耐胃肠液、自凝聚及表面疏水特性,可作为一种候选益生菌菌株进行进一步的评价和研究。 相似文献
46.
脂肪组织是机体内重要的能量储存库。随着世界的发展,肥胖已成为21世纪以来最大的健康问题,因此对脂肪组织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脂肪细胞根据起源、形态及功能不同可分为三类:白色脂肪细胞(white adipocyte),棕色脂肪细胞(brown adipocyte)和米色脂肪细胞(beige cell),其中棕色脂肪和米色脂肪可消耗体内脂质,改善机体新陈代谢。论文主要论述了动物体内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的转录因子及信号通路,进而为肥胖、代谢性疾病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思路,并对其在畜牧业及人类医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7.
48.
49.
50.
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和研究黄芪多糖不同提取工艺的优缺点,将近年来有关黄芪多糖的溶剂法、酶解法、物理法相关提取工艺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经比较后发现,基于物理原理的微波、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高压脉冲法、组织破碎提取法等新技术,较传统热水浸提法、碱提法、碱醇提取法和酶解法在提取率、提取时间、纯度、能源消耗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并且发现不同方法的协同提取也能明显提高黄芪多糖的提取率。虽然目前这些技术没有被广泛的采用,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提取工艺成本的下降,应用于黄芪多糖的高效、节能的提取技术会逐步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