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素形态及配比对春茬甘蓝生长、光合作用、养分吸收利用、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H4+-N和NO3--N∶NH4+-N为3∶7处理明显促进甘蓝茎粗的增加;叶片发生数则以NH4+-N处理下相对较多。铵态氮有利于促进甘蓝不同器官中氮含量的提高,硝态氮有利于钾含量的提高,但磷含量受氮源的影响变化不一致。NO3--N∶NH4+-N处于3∶7~7∶3范围内有利于提高甘蓝外叶、叶球和根系的氮、磷和钾含量,同时提高甘蓝叶片的光合作用。NO3--N与NH4+-N配施处理的增产率显著大于单一氮肥形态的处理,其中NO3--N∶NH4+-N处于3∶7~5∶5范围内时促进增产的效果较好,比率为5∶5时最佳。单施NO3--N易增加甘蓝叶球硝酸盐含量,减少Vc含量;NO3--N∶NH4+-N处于3∶7~7∶3范围内可降低硝酸盐含量,获得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其中以NO3--N∶NH4+-N为5∶5时效果最好;铵态氮肥(包括酰胺态氮肥)有利于甘蓝叶片中Vc含量的提高。总之,与单一氮肥形态相比,当NO3--N∶NH4+-N处于3∶7~7∶3范围内时甘蓝易获得高产和较好的品质,其中NO3--N∶NH4+-N为5∶5是最佳比例。  相似文献   
32.
不同配比基质对黄瓜穴盘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腐熟的玉米秸秆、牛粪、蛭石、草炭为材料,按一定比例制成5种不同配比的复合基质,以黄瓜为试材进行穴盘育苗试验,研究了复合基质的理化性状和对黄瓜育苗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5种基质理化性质良好,均符合育苗基质要求,但不同基质对黄瓜幼苗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草炭∶玉米秸秆∶牛粪∶蛭石=2∶2∶4∶2配比基质的黄瓜幼苗在生...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大丰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内草本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植物种类多样性及土壤的物理性质等方面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麋鹿对植物的选择性取食后造成其食物组成在各季节差异大,春季喜食植物生物量高,而秋季则低,不食的植物生物量与此正好相反;(2)圈养区内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2.1992、0.4518,而网外分别为2.5671,0.8993,网内外的Srensen相似系数为0.56;(3)麋鹿活动频繁的生境土壤容重大,为1.52~1.60 g/dm3,含水率低,为21.08%~22.7%,而活动相对较少的狼尾草类群落,土壤容重小,为1.23~1.38 g/dm3,含水率高,为25.78%~26.68%。(4)麋鹿圈养区的景观异质性降低,趋向狼尾草占绝对优势的植被类型和光裸地两个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34.
为探明基质栽培黄瓜适宜的灌水下限,实现农艺节水,以黄瓜品种博特209为试材,采用基质盆栽,共设置4个灌水下限处理,即田间持水量的50%、60%、70%、80%,用A、B、C、D表示,灌水上限统一设定为田间持水量的90%,采用TDR350水分速测仪控制基质的水分含量,研究不同灌水下限对基质栽培黄瓜叶片水分状况、光合日变化及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下限的提高,叶片的相对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及自由水/束缚水的比值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水分饱和亏、叶片细胞汁液浓度及束缚水含量则呈下降趋势,处理C、D的相对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处理A、B,处理A细胞汁液浓度显著高于处理C、D,处理A、B束缚水含量显著(P<0.05)高于处理C、D。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均随灌水下限的升高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则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处理C叶绿素a、叶绿素a+b含量显著(P<0.05)高于处理A、B;处理C、D黄瓜叶片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变化趋势基本呈“V”型,而处理A、B的Ci的变化趋势基本呈“W”型;处理A、B、C、D的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处理B、C、D的Tr在14:00后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处理A在12:00后就呈快速下降的趋势;处理B、C、D的气孔导度(Gs)日变化大致呈“M”型的双峰曲线,处理A则呈单峰曲线;处理A、B、C、D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Gs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整个日变化过程中,处理C、D的Pn始终高于处理A、B。Fv/FmΦPSⅡqP随灌水下限的提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NPQ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基质栽培黄瓜叶片的水分状况良好、光合色素含量高、净光合速率大,有利于黄瓜的光合作用,促进黄瓜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5.
以辣椒叶浸提液作为辣椒连作障碍的自毒物质,研究了辣椒叶浸提液对辣椒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加入谷胱甘肽(GSH)后缓解叶浸提液对辣椒幼苗生长抑制作用的效果.结果表明:50 g.L-1叶浸提液处理后,2个品种辣椒幼苗株高、茎粗、叶片长和宽的生长速率及叶片大小、复叶数的增加都比对照降低,根系活力也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外施GSH能使自毒作用下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叶片长和宽的生长速率、叶片大小及复叶数的增幅升高,植株根系活力也显著提高.研究表明,GSH对两品种辣椒幼苗的自毒作用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最佳缓解浓度为50 mg.L-1.  相似文献   
36.
为明确IDD家族IDD4基因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抵抗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侵染过程中的作用,通过统计病情指数检测拟南芥野生型(wild type,WT)植株、过表达植株IDD4-OE和缺失突变体idd4植株感染灰葡萄孢菌情况,利用组织染色检测叶片细胞死亡和H2O2的积累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PT-PCR,qRT-PCR)技术分析灰葡萄孢菌肌动蛋白基因Bc. ACTIN在3种植株叶片中的表达情况,并施加0.1 mmol/L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后测定IDD4-OE植株的病情指数。结果显示,不同株系对灰葡萄孢菌的抗性由高到低依次为idd4>WT>IDD4-OE,IDD4-OE植株中病原菌感染部位的寄主细胞死亡程度比idd4植株严重。染色结果表明,病原菌侵染拟南芥后4 h,接种部位已有H2O2积累。qRT-PCR反应结果显示,Bc. ACTINIDD4-OE中比在idd4植株中的表达水平更高,表明灰葡萄孢菌在IDD4-OE植株中的繁殖速率更快。对IDD4-OE植株外源施加SA后,其病情指数、Bc. ACTIN表达量与WT植株间均无显著差异,说明SA能将感病植株的抗性提高至WT植株的水平,表明IDD4作为负调控因子参与了拟南芥对灰葡萄孢菌的抗性调控,SA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可应用3次筛选法。首次在45~50日龄,从育雏开始便有计划选留发育良好、鸡冠生长快的小公雏;第2次在120~150日龄,生长发育和体重要符合标准;第3次在150~160Et龄,采精训练时根据性反射和精液品质进行选择。留种公母比例可按1:40预留。  相似文献   
38.
不同配比基质对辣椒穴盘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腐熟的玉米秸秆、牛粪、草炭、蛭石为原料,按照不同比例配制出6种基质,以辣椒为试验材料进行穴盘育苗。依据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以及幼苗生长与生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基质对辣椒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处理T5(牛粪∶秸秆∶草炭∶蛭石=5∶1∶2∶2,体积比)在基质理化性状以及幼苗生长与生理指标上均优于其他处理,与对照(草炭∶蛭石=2∶1,体积比)相当,该处理降低草炭用量46.7%。  相似文献   
39.
开封大红一号石榴是从当地农家品种优选培育出的芽变大果型优良品种。经多年观察和多位专家品评、考察,一致认为在目前国内栽培的石榴品种中,该品种果大、色艳、质优、稳产,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优良品种,其经济效益高于其他石榴品种3倍以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0.
采用透析的方法提取灰葡萄孢菌分泌的大于14 kD的胞外大分子物质,将其接种到番茄和菊花叶片组织,检测灰葡萄孢菌胞外大分子分泌物的植物毒性,并以鞣酸和RB亮蓝为指示剂鉴定灰葡萄孢菌胞外大分子分泌物的漆酶性质。结果显示:灰葡萄孢菌胞外大分子分泌物可导致叶片组织坏死,具有植物毒性;接种灰葡萄孢菌后第3天,鞣酸和RB亮蓝平板出现不同程度的显色反应,第6天时平板几乎完全显色,胞外大分子物质具有漆酶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