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0篇
  16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73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文对合同评审的概念进行了剖析,归纳了植物检疫实验室合同评审的基本过程,并对植物检疫实验室的任务来源进行了系统分类,提出了各类任务的评审方法.  相似文献   
62.
病原菌好气,革兰氏阳性,不形成孢子,不运动,杆状,0.5-0.9×1.5-4微米,以单个出现,偶然成对,很少呈短链。细胞时常排列在“V”状的三角形内或栅栏  相似文献   
63.
为制备乙酰氨基阿维菌素乳剂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黏附力与透皮给药特性,试验将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制备成一种新型高效的透皮给药制剂,以吐温-80和聚乙二醇-8-甘油辛酸/癸酸酯(Labrasol)为乳化剂,卡波姆为凝胶基质,用高速剪切进行乳化分散后制成含药量为0.5%的乳剂凝胶;以乳剂作为对照,对三种不同黏度的乳剂凝胶进行黏附力测定;以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水溶液作为对照,采用Franz扩散池考察其体外透皮特点。结果表明:乳剂凝胶的黏附力值可达(7.12±0.48) g/cm~2,普通乳剂的黏附力值过小而无法测定;乳剂凝胶12 h药物累积透皮量Q_(12 h)为(12.59±2.17)μg/cm~2,透皮速率(Js)为1.05μg/(cm~2·h),是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混悬剂的7倍左右,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乙酰氨基阿维菌素乳剂凝胶黏附性适中,透皮特性良好,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64.
本研究对不同地区的花生秧、玉米秸、全株玉米青贮和不同品种谷草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钙(Ca)、磷(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等常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花生秧和不同养殖场的玉米秸营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不同地区花生秧粗蛋白质含量为7.88%~8.7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67.25%~77.77%,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57.04%~68.69%;不同养殖场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为5.13%~6.89%,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71.68%~80.73%,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50.22%~54.39%;不同地区的全株玉米青贮粗蛋白质含量为6.35%~9.63%,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54.12%~67.2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35.28%~47.21%;不同品种去穗谷草粗蛋白质含量为3.90%~7.26%,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77.03%~82.93%,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51.28%~59.59%,全株谷草青贮粗蛋白质含量为12.02%,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73.40%,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54.66%。综上所述,不同地区来源的花生秧、玉米秸、全株玉米青贮等常规饲草营养含量均存在差异,不同品种去穗谷草营养含量也存在差异,全株谷草青贮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去穗谷草。  相似文献   
65.
张乐  杨扬 《植物检疫》2001,15(1):14-17
为找到梨火疫病菌适度专化性的噬菌体,用于该病的检测和鉴定,从英国病山楂枝条上分离到一株噬菌体,测定了其寄主范围、潜育期、繁殖量等,还观察了其形态。分离到的噬菌体为高度专化性噬菌体,不能单位用于梨火疫病菌的检测和鉴定,可与其他梨火疫病菌噬菌体株系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66.
张乐  刘泮华 《植物检疫》1991,5(2):86-88
1985年5月,在北京市花木公司南郊花圃的大花天竺葵 Pelagoniumgrandiflorum 上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菌病害,病原细菌为 Rhodococcus fascians(Tilford)Goodfellow。这个病菌寄主范围很广,为害18个科30个属的植物,通过土壤、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传播,根治较为困难。其症状是在植株近地表和主茎分枝处产生许多大小不一的瘤状物,这些瘤由混乱生长的小芽和小叶组成,直径0.5~5cm,受病植株长势衰弱,明显矮化,鲜花减产,重病株叶片枯黄。从病组织分离到的病原细菌,其培养和生化性状与标准菌相同。致病性测定是选用绿珠豌豆幼苗接种,10天以后表现症状。此病在我国为首次报道,我们根据在天竺葵上的症状暂定名为天竺葵叶瘿病。  相似文献   
67.
在北京的大花天竺葵 Pelagonium grandiflorum 上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菌病害,其症状是在植株近地表和主茎分枝处产生许多大小不一的由混乱生长的小芽和小叶组成的瘤状物,直径0.5~5cm。根据症状暂名为天竺葵叶瘿病。这种病害是由植病细菌 Rhodococcusfascians(Tilford)Goodfellow 引起,其寄主范围很广,能为害18个科30个属的植物,在香豌豆上引起带化症状,叫香豌豆束茎病。病菌通过土壤、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传播,  相似文献   
68.
散养作为一种传统的饲养方式也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因为最初的散养由于成本高效益低而愈加不适合当下的经营目标和经济效益的实现。因此,为提高鸡蛋产量以及保持鸡蛋品质的而出现了多种规模化的散养模式以及其他的平养方式。但由于不同的饲养方式所采用的管理模式不同,加之不同饲养方式所考虑以及涉及的环境不同,这些都对产蛋鸡的产蛋性能造成了影响。基于此,主要就散养、笼养以及网上平养这3种不同的饲养方式进行分析并浅谈其对鸡蛋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为探讨光照时间对初配母兔繁殖性能的影响,随机选择165日龄左右、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后备母兔4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獭兔。对照组采用自然光照,试验1、2、3组分别人工补充光照至14h、16h、18h,光照强度为55~80 Lux。结果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光照时间为14h、16h、18h时,发情率均显著高于自然光照(P0.01);光照14h时,受胎率显著高于自然光照(P0.05),16h与18h也有所提高(P0.05);光照时间为14h与16h时均能显著提高獭兔的窝产仔数(P0.01),18h相对于自然光照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以上指标,初配母兔每天光照时间为14~16h,繁殖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70.
本试验旨在揭示奶牛围产期免疫功能下降的机理。采用二维凝胶电泳方法建立了分娩前第21天、分娩后第1和21天血浆蛋白表达图谱,SYPRO ruby染色后,ImageMaster 2D platinum 6.0软件匹配检测差异表达蛋白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结果表明:与分娩前第21天和分娩后第21天相比,分娩后第1天血浆中转甲状腺素蛋白表达量下调、而结合珠蛋白和α1酸性糖蛋白表达量上调;与分娩前第21天和分娩后第1天相比,分娩后第21天载脂蛋白A1表达量增加,这些表达变化的蛋白涉及急性期应答反应及运输和代谢等生物学功能。结果提示奶牛分娩后急性期蛋白表达量的增加可能与免疫功能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